大陸國企

匯豐控股和Markit週一聯手公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8月份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下修至47.6,創下41個月以來新低,同時寫下連續10個月低於50的萎縮狀態紀錄。從製造業到銀行業,中國經濟正在顯現越來越多的惡化跡象,表明經濟在減速的證據正不斷強化。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使得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國經濟也舉步維艱,在沿海製造業開工不足、物價水平居高不下、地方債務高企等狀況下,中國多數行業都受整體經濟不振的影響慘淡度日。物價未因經濟停滯止步,工廠倒閉、外移,失業工人將引發嚴重社會問題。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隨著全球經濟持續的低迷不振,使得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國經濟增長也持續放緩,近來中國金屬庫存難以消化,造成了金屬價格的下滑。中共官方公佈的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更顯示低於50的萎縮狀態(49.2)。野村證券警告,鼓勵過度生產的中國鋼鐵業偏離市場需求,遲早會導致清倉。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前段時間秦皇島開了個煤炭交易會,以為價格要漲起來了,誰知道又跌了兩個星期,愁啊!」2012年7月11日下午,煤炭貿易商張謙懊惱地告訴大紀元記者。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2012年5月17日,在重慶喜來登酒店舉行的簽約儀式上,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副主任邵寧帶來的三十家中央直屬大型國有企業代表,與重慶簽定了總額超過35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協議。這次簽約被重慶稱為「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簽約,簽約項目一共72項。央企的投資被外界認為,這是中共為薄熙來堵爛帳、「擦屁股」的無奈舉動,實質是全民為薄熙...
前幾天,中石油團購房事件引起很大的爭議。23日,又爆出中國石油石化行業另一巨頭中國石化集團為員工提供團購服務,其「中石化團購網」顯示可選購46款車型中還包括奔馳,優惠額度2萬元起。中石化如此高調炫富,民眾感歎其特權已深深刺傷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感情。
不久前,曾獲「南京十佳傑出青年」和「傑出華商」稱號的南京宇揚集團董事長楊軍攜全家外逃,致5億多元銀行貸款懸空,十多家銀行捲入其中。
中國鋼鐵行業的2012年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成本仍面臨較大上升壓力的同時,內外需求雙雙面臨疲軟前景,鋼鐵業利潤微利或虧損風險加大
1月1日歐洲開始實施「國際航空碳排放費徵收政策(即歐盟航空碳稅)」,5日,代表中國大陸主要航空公司的組織稱,中國大陸將拒絕繳納歐盟剛剛實施的碳排放稅,並對該政策表示抗議。
我們繼續剛才的討論。剛才有觀眾朋友提出這樣的問題,就是這筆錢怎麼用?是不是為了發獎金,是不是在最後2個月、甚至1個月的時間集中有一筆的錢要花費?其實我想有另外的意義,觀眾朋友們也有這樣的問題與觀點。
杰森:剛才我們談到它這個錢不會立刻進入房地產,因為房地產行業現在已經是不被看好的了,銀行也不會冒風險投給它,除非是中央政府強迫讓它投,但是中央政府現在也不看好房地產。我的觀點就是說,它不會讓房地產業的資金鏈得到立刻的改善。
中國央行11月30日週三將在12月5日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在2008年12月三年以來首次調降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那麼《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指出,這可能是一輪放鬆貨幣政策的行動的開始,目的是在貿易和房地產雙雙疲軟之際,提振中國的經濟。究竟中共在此時的這個政策的調整,釋放出什麼樣的信號?為什麼在此時釋放如此的信號?未來物價是否還會再...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發佈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兩大油企淨利潤超過1,600億元,但煉油業務卻繼續出現巨額虧損,共虧損646.39億元。形成煉油業有種怪現狀:在石化煉油巨虧的同時,許多地方煉油企業擔心的不是虧損,而是無油可煉。
大陸上市公司*ST盛潤重新以「殼公司」的角色進入國企集團,這是一場「既吃國家,又吃股民」的內部人財富遊戲。據悉,今年10月18日,*ST盛潤跌停,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個交易日裡,這只股票有過9個跌停板,但從8月10日至9月26日,這只股票曾連續拉出18個漲停板,漲幅高達140%。
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地震後,顧慮未來可能會有多次餘震,恐損壞輸送至中國的運油設備,而決定暫停對中國的供油作業。
(大紀元記者陳怡蓮報導)目前,香港金融專家劉夢熊《我為人民鼓與呼》一文,引發了內地的高度關注。該文說,中國投入美國「兩房」的3763億美元,因「兩房」的崩盤已所剩無幾。對此,大陸經濟學家綦彥臣表示,比「兩房」更重要也更多的資金,是以國企的名義轉移到海外被官僚、利益集團掌控的4萬億資金,國內沒有任何監督。
主持人:好,我們繼續剛才的討論。其實我們都談到了現在民間借貸風行的現狀,究竟它的後續效果會是怎樣?現在網上有一些評論指出,民間高利貸的崩盤,恐將釀成中國式的次貸危機。究竟中國會不會釀成次貸危機,這一發展究竟會怎樣?我們先請教一下在線上的謝田教授。
那麼做為一個企業家的本能,他肯定也要投資一個更能賺錢的產業,那就只有房地產。現在中國整個經濟給大家留下的唯一選擇,就像杰森說的,就這朵鮮花你要還是不要?你不要的話你就去做眼鏡、經營鞋業吧,現在貨也出不去,國際情勢也對你不利。所以這整個還是經濟結構的問題。
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自今年的4月份以來,中國溫州市已經大有八十多位企業主失蹤,僅9月份就達25起。有評論指出中小企業的信貸危機,或將引起中國式的次貸危機。那麼究竟為什麼這些企業主選擇集體出走這樣的一種方式?中國民間的金融秩序究竟是怎樣呢?中國的高利貸,民間的高利貸,為什麼如此的盛行呢?究竟是誰在參與其中?集體出走這樣一個事件,帶來的後效果究竟又如何?
(大紀元高紫檀綜合報導)近日,中國中鐵公司(簡稱中鐵)被曝自身負債率超過80%,有280億元的工程款被拖欠。有分析認為,國內受鐵道部拖累,海外經營不善虧損嚴重,中鐵面臨危機。
中國紅十字會近期可謂是禍不單行醜聞迭起,在郭美美事件進入尾聲時,另個驚人大醜聞再被媒體踢爆。日前港媒以「中國紅十字會徹底臭了!再曝大醜聞 醫療器材黑洞驚人!」報導了紅十字會購買醫用「超聲波刀」疑報大數。據報導,4年間,約100台每台報價500萬的醫療器械超聲刀,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紅會)進入到了全國百家治療癌症的醫院,但有銷售人員透露,上述「超聲刀」實際價...
(大紀元記者韓山報導)大陸經濟會軟著陸還是硬著陸,已成國際間關注的主要話題,以中國在國際經濟實體的份額和外資投資的比例來看,都將影響到國際經濟的發展。在一份海外機構研究報告提到,中國最令人擔心的五大硬著陸風險是電力短缺、汽車銷售放緩、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放緩、房地產下滑,以及貨幣政策緊縮。
近期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富裕階層人數今年將比危機前翻一番。但是,有評論也看到,中國新貴階層迅速壯大的背後,其實暗藏著巨大的危機:他們因為缺乏安全感,正在將錢轉移到境外;不少人也在準備移居海外。 (20110606-Rich-Entrepreneurs-Are-Leaving-China-123272473l)
(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6月1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預測稱,「三華」( 華北、華東、華中)「電荒」將從今夏、今冬蔓延至2012年,甚至2013年。國家電網認為,只有儘快上馬投資達5000億的特高壓項目,才能最終解決電荒危機。不過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特高壓存在問題太多,倉促上馬很可能是又一個像三峽大壩一樣的爛尾工程。國家電網拿電荒說事,目地就是壓制對特高壓的反對意見...
從最近一段時期,尤其是這一個星期以來,中國大陸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表明中共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危機,給人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狂風暴雨將要來了,現在正在起風,所以我稱它為「山雨欲來風滿樓」。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近日,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簡稱中鋼,英文簡稱sinosteel)被曝,百億資金被合作夥伴佔用難追回,審計署認為財務風險「觸目驚心」,此外還曝出中鋼諸多財務問題。加上此前有網貼稱內部人員曝料,造假帳在中鋼內部已是公開的秘密!中鋼曾利用子公司互相轉賣擴大營業額,營業收入由400億猛增至1600億以上,從而得以進入世界500強。
據大陸媒體報導,北京部份商超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利華」)的力士和夏士蓮24日也開始漲價,漲幅為10%左右。但對於為何要漲價,聯合利華一改三月下旬在媒體面前實話實說的態度,沉默以對。聯合利華為何被重罰後依然堅持提價,讓發改委的約談變成「空談」,有民眾認為,這是聯合利華弄懂了「中國國情」的結果。
中國審計署20日發佈審計結果公告,公佈了中國聯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等17家中央企業2007—2009年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部份企業出現領導職務消費不清、假發票、違規發薪酬、少繳稅收等問題。審計署表示,目前處理的65名責任人中,局級幹部10人。
(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今年3月份以來,電荒開始在中國大陸蔓延和肆虐。社會各方都質疑國家電網暴利擠壓了電力企業的利潤,致使多家火電企業虧損,發電不積極,導致電荒的出現。而中共相關部門公佈的2010年電網數據,其中利潤相差甚巨,更暴露出國家電網的行政壟斷經營,是造成國企暴利及高福利的原因。
就在西方各主要國家針對汽油價格過高,開始調查汽油暴利的時候,中石油則自爆家醜,稱今年一季度煉油業務虧損61億元,有關負責人把虧損原因歸結為「國內成品油價格過低所致」。這一表態引發了網友們的強烈質疑和炮轟。
共有約 10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即將在下週宣布對等關稅之際,印度和美國官員週六(3月29日)結束了為期4天的貿易會談。根據印度商務部發布的聲明,此次會談取得進展,雙方努力到今年秋季能夠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