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买彩票app- 线上博彩全攻略

林輝

自稱「兩把菜刀起家」的賀龍,乃是中共十大元帥之一,曾擔任國家體委主任、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等職。他1896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所受教育不多。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先後任旅長、師長等。受中共影響,1927年參與指揮了南昌暴動,並加入中共,此後為中共奪取政權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文革期間,北京高校有五大廣為人知的造反派領袖,即北京大學的聶元梓、清華大學的蒯大富、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如今的他們是否反思當年的所為了呢?
坐落在甘肅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被譽為「東方的盧浮宮」。洞窟中的不少壁畫、彩塑、經卷等雖在近代被幾個西方人以低廉的價格「買走」,但仍能看出其昔日的輝煌。
馬思聰,中國作曲家、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他於1937年創作的《思鄉曲》,被公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音樂經典之一。
蒙文通(1894—1968),四川鹽亭人。他被譽為超級的「跨學科」人物,其論述方面之廣,層次之多,近世幾乎無人可比。他在哲學及哲學史方面,從先秦儒家、諸子,到漢代經學(今古文)、道教,再到中古以後的理學、佛學(唯識、禪宗)、道學;在中國史方面,從三代以前的古史,綿延而下及宋史;在民族史方面,以先秦周邊民族為重心,尤其是百越民族、巴蜀民族;歷史地理方面,從上古...
前日讀到《陳寅恪與傅斯年》一書最後一節「陳寅恪之死」後,不免掩卷長歎,為之扼腕:一代國學大師如此慘死,真乃中國文壇之大不幸也!中共罪孽何其深重也!
他,曾榮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和理學院,並長期執教。他,還是李政道、楊振寧、王淦昌、錢偉長、錢三強、王大珩、朱光亞、周光召、鄧稼先、陳省身等著名科學家的老師。這位被稱作「大師的大師」之人就是葉企孫。
迄今,在不少中國人的頭腦中,都還留有「非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印象。不過,很多人恐怕不僅不知曉這些友誼都是中共政府花費了巨資購買的結果,而且更不知曉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些國家還走上了反華的道路。
樣板戲,指的是一批創作於中共建政後,主要反映並服務於中共政治立場的戲劇和作品,可以說是京劇的一個變種,其政治意義遠遠超過文藝價值。樣板戲的創作在文革時期達到了頂峰,迄今中共仍在一些中小學中推廣學唱樣板戲。
在京劇界,「須生」指表演老生的演員。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須生余叔巖、高慶奎、馬連良、言菊朋各自創立了獨具風格的藝術流派,被稱為「四大須生」。其後,高慶奎因為嗓疾而漸退舞台,余叔巖和言菊朋於40年代先後去世,「四大須生」的提法隨即有所變化。一種說法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一種說法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周信芳。他們各具特色的表演,為他們贏得了無數...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民國時期,享譽京劇界的四大名旦是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他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藝術流派。
齊白石,二十世紀最為著名的中國畫藝術大師。他1863年12月出生,1957年9月去世,終年94歲。其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影響了一代畫家;此外,他在篆刻、書法、詩歌方面亦別具一格,人稱其「畫印書詩」為四絕。齊白石一生共留下畫作三萬餘幅、詩詞三千餘首、自述及其他文稿並手跡多卷。
劉文輝,一名生長在上海的普通工人,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於1967年3月23日,他成為文革後國內被公開殺害的第一人。他的被害,是因為他反對文革,不僅稱其是一場暴政,是一場禍國殃民、窮兵黷武的大浩劫,而且認定毛澤東正是這場浩劫的罪魁禍首,是殘害人民、給國家和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暴君和獨裁者。在那樣的年月,如此犀利的言辭,亦注定了劉文輝的結局。
上個世紀50年代,為了治理時常氾濫的黃河,中共政府邀請蘇聯專家出謀劃策。1954年10月,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以水利部和燃料工業部為主成立的黃河規劃委員會完成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這是一個展現了非常美妙圖景的計劃:在黃河干流上將修築46座河壩,「500噸的拖船能由入海口航行到蘭州。裝機總容量可達23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達1100億度,相當於中國1954...
文革期間,全國各地紅衛兵和民眾受中共蠱惑而到處「破四舊」,剷除「封建迷信」,不僅肆意摧毀寺院、道觀、教堂等宗教場所,而且還毫無顧忌地砸爛佛像,焚燬佛經,並將僧人拉出來批鬥,甚至逼得僧人為護教而捨身自焚。我們無法確知,每個參與「破四舊」的人的結局,但根據民間流傳的說法,這些人大多結局很慘。不妨試舉幾例。
我眼前的電腦螢幕上是一張令人心痛的照片:一個手執鐵錘的學生正站在梯子上用力地砸著有著巴羅克風格的清華大學二校門,校門周圍聚集了不少學生。因為無法看清他們的表情,所以無法揣測他們當時的心境,是痛惜,是歡慶?最終,在錘子的敲擊下,在汽車拉繩的拖曳下,這座古典西洋磚石結構的大門轟然倒塌。這一幕發生在1966年8月的一天。
在中共高層領導康生的授意下,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學哲學系黨總支書記聶元梓帶頭貼出了「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之後,這張大字報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文革得以在北大、北京乃至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並造成了極為慘烈的後果。北大的教授、教師和行政領導當然首當其衝,成為最早的受害者。
提起曾昭掄、俞大絪夫婦,在民國時期的學界也是知名人物。事實上,二人乃是表兄妹,曾昭掄是清朝後期著名大臣曾國藩的弟弟曾國潢的曾孫,俞大絪則是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三百年來第一學者」陳寅恪先生的表妹,其哥哥俞大維曾任台灣國民黨當局的國防部長。在國民黨撤離大陸前,蔣介石曾力勸二人前往台灣,但二人拒絕的結果是在文革期間均被迫害致死。興盛百年的曾氏傳承,至此不復見於神舟...
1966年5月,文革正式爆發後,響應毛澤東號召的紅衛兵在校園內掀起了「紅色恐怖」狂潮。8月,數百萬紅衛兵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等待毛的檢閱。在紅衛兵接受大檢閱時,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講話中第一次提到「破四舊」。林彪說:「我們要大破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要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我們要掃除一切害人蟲,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臭名昭著的文革肇始於1956年的《五一六通知》,該通知被認為是文革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有毛澤東加的這樣一段話:「混進黨裡、政府裡、軍隊裡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們識破了,有些則還沒有被識破,有些正在受到我們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
「紅寶書」,即中共第一殺人魔王毛澤東寫的語錄、詩詞、最高指示等結成的文集,對於經歷過文革的中國人而言並不陌生。為何被稱為「紅寶書」呢?原來,當年最流行的版本是用紅色塑料封面包裝,同時又是紅色領袖的經典言論,所以在文革中被普遍稱為「紅寶書」。
上個世紀50年代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不僅造成了餓死至少四千萬人的後果,而且使中國經濟遭遇重重困難。中共黨內對此出現了紛爭,並在1959年召開的廬山會議上變得白熱化。彭德懷等人批評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各種強制性的經濟措施,並將上述問題的產生歸結於毛澤東。而毛卻拒不承認錯誤,並以另組建軍隊相威脅,打倒了彭德懷等人。
1923年3月出生於福建籍華僑家庭的王唯真,1933年11月隨父親到菲律賓讀書。抗戰全面爆發後,他受中共宣傳影響,經香港輾轉來到延安,開始在新華社從事翻譯以及編輯工作。
中印邊境戰爭是指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中共從其建政開始,先後擔任其最高領導的中央總書記或相當於總書記地位的有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王明、博古、張聞天、毛澤東、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和胡錦濤。除了胡錦濤的結局尚未有最終定論外,其餘人的結局都說不上是善終。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死了,這讓一直扶持他但卻時常被其「耍弄」的無可奈何的中共高層又喜又憂。喜的是可以有機會實現金正日「託孤」遺願,在扶植其繼承者金正恩的過程中,加強中共在朝鮮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從而將其繼續作為與國際社會週旋的籌碼;憂的是年輕的金正恩是否能「鎮住」朝鮮實力派人物,特別是那些有意改變現狀並傾向於韓國的軍方人物。
1949年中共建政後,通過一系列運動,在政治、經濟和思想領域都取得了絕對的統治地位。1955年,毛澤東首次提出要在大約幾十年內追上或超過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不過,1957年,毛澤東出訪蘇聯,在回應赫魯曉夫的「蘇聯要15年趕超美國」的說法時,毛大口一開,稱要讓中國在15年內趕超英國。於是,1958年初,中共中央在做出了「全面大躍進」的戰略決策。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共出於政治需要,造出了一個又一個「英雄」,大字不識幾個但老實肯幹的掏糞工人時傳祥也被推上了這樣的舞台,從此,他的人生隨著中國政局的變化跌宕起伏,直至其人生的最後一刻。
《阿詩瑪》是流傳在雲南彝族撒尼族人口頭上的敘事長詩,故事的主人翁是美麗、善良、堅貞的阿詩瑪和聰明、勇敢的阿黑。很多人對於這個故事的瞭解是通過中國首部音樂歌舞片《阿詩瑪》。然而,這部拍攝於1964年的電影卻直到1978年後首次公映,參與拍攝的主創人員的命運同這部電影一樣,也十分悲慘。
「文革」爆發前後,中共軍方為了突出解放軍的「光輝形象」,推出了許多所謂的「英雄人物」,作為正面典型宣傳,並為此不惜美化、拔高這些人物,以達到欺騙世人的目的。這些人物中有雷鋒、王傑、劉學保、劉英俊等等。本篇說的就是那個所謂的「捨身護橋英雄」劉學保。
共有約 76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