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朕天下 娱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中共外交

中國與鄰國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最近又與日本發生領土爭端。在這背後,是中國軍方最近變得果斷起來,在新一輪領導層變更前夕,中國軍方對外交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
9月28日,日媒報導,中方態度趨向緩和,中國外交部在強調日中雙方「共同努力」的重要性。日本外相首次表示,中國船長詹其雄故意撞日船;日官員稱,近期或將公開日中撞船事件錄像;此前,中日雙方堅稱擁有釣魚島主權,日本要中國撤回在釣魚島海域巡邏的兩艘漁政船。中國漁政官員則說,未來釣魚島漁政巡航將常態化。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漁政船近日在釣魚島巡航險遭日艦衝撞。
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就經「斯科沃羅季諾到大慶」石油管道對華供應石油簽訂合同。該文件9月27日在俄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訪華期間雙邊高層會談結束後於北京簽署。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到訪的梅德韋傑夫總統在會談之後,表示兩國將全面加強能源合作。兩人並於週一(9月27日)在儀式上共同按下「竣工按鈕」,宣佈中俄石油管...
釣魚島事件似乎以「日方釋放中國船長」落下帷幕,但至今未見平息,還在持續「發高燒」。9月27日,中國外交部回絕日本駐華大使就4名日本人被扣一事的會見要求;日70名國會議員“抗議”那霸地方檢察廳放還中國船長,並呼籲派兵常駐釣魚島,而中國漁政則表示將「常態化」巡航釣魚島附近海域。此前,日本索要受損的巡邏船修理費,而中方要求賠償道歉。分析家認為,中國政府完全是做做姿...
中日兩國百年來對釣魚台爭端一直不斷,在9月7號也就是兩個多禮拜以前,一艘中國的漁船因為在釣魚台海域作業捕魚,和日本的巡邏艦發生了撞擊,日本的巡邏艦將中國漁船的船長拘留下來,這個事件當然中日雙方它們的說法不一樣。在釣魚台這個事件上,中、日、韓、美這些國家互相影響的情況是怎麼樣?那釣魚台的事件究竟是圍繞著什麼轉呢?
正當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美國要求日本無條件釋放中國漁船船長之際,今天又傳出2艘中國漁政船日前接應被扣中國漁船時,曾被7艘日本軍艦圍堵的情況。
1937年7月19日,「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後,蔣中正於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宣告對日抗戰開始。
9月7日發生在釣魚島海域的中國漁船與2艘日本巡邏船相撞事件,導致中日關係持續惡化。21日,中國表示反對「無關國家」插手南海主權爭議。日本官員告誡不要太刺激狹隘極端的民族主義。美國則反對在南海使用武力。
日本19日宣布延期扣押中國船長10天。目前中方已暫停雙邊省部級以上交往,中止了雙方有關增加航班、擴大中日航權事宜的接觸,推遲了中日煤炭綜合會議等。有專家稱,中方對日反制措施38年來最嚴厲。20日,日媒報道,日本防衛省擬向西南諸島增兵1.8萬。
18日「9.18事變」79周年之際,由於日中撞船事件,當日大陸的事態受各方關注。北京、上海、長沙、以及「9.18事變」發生地沈陽等地都有小規模的抗議活動。有參加當日抗議活動的民眾披露活動得到官方「默許」,不過北京、上海的示威後來都遭警方采取驅散行動。
(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釣魚島撞船事件在民間持續發酵。大陸民間保釣團體擬在「9.18事件」79年週年之際,著手準備各種抗議活動。不過民間保釣人員證實,當局已經拒絕當天所有的民間抗議活動的申請。近日,「釣魚島」這三個字成為敏感詞,在很多網站不讓出現,引髮網民強烈反彈。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九一八前夕,香港食物及環境衛生署突然到香港保釣船「釣魚台二號」查鼠疫,保釣成員質疑此舉是中共政治打壓民間保釣運動,旨在阻撓他們出海到釣魚島,人權監察則擔憂食環署成為港府政治打壓的工具。
自從今年7月下旬以來,中美關係非常緊張,美國公布要在朝鮮半島東西兩岸,以及在黃海舉行軍事演習,這引起了中美兩國軍隊對陣叫板,持續了有一個多月。這種緊張關係持續了一個多月之後,現在人們正在思考這種緊張關係將要維持多久,它的發展方向將走向何處去?是會走上戰爭嗎?還是會走上和緩?
中日兩國就釣魚島附近海域撞船事件引發的爭議持續升溫。中國民間和政府繼續嚴厲譴責日本。民間保釣聯合會召集人李南表示,將在9.18出海抗議中國漁船被日本扣留事件。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認為,在此事件之前中美在北韓問題上角逐,美韓聯合軍事演習引起北京惱怒,這次中共有意在日本釣魚島事件上「借題發揮」,主要迫於中國國內民眾壓力,以及有意給美、日、韓一點顏色看,很大程度...
(大紀元記者趙莫迦東京報導)就上週在釣魚島附近發生的中國漁船和日本海岸警衛隊的船隻碰撞事件,中日雙方的對峙繼續加強。在日本釋放了中國漁船的14名船員後,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4日表示,日方應立即停止所謂「司法程序」釋放仍然被拘留的中方船長,並強調「當前的事態是日方挑起的嚴重事態,日方必須承擔全部責任」。而日本外相岡田克亦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中否定中國所主張的「日本...
日本親中大報《朝日新聞》週三引述北京公安當局透露的消息說,中國政府準備允許本週六9-18事件79週年之際,中國民間保釣聯盟等組織的北京大規模反日示威。消息說,這次的示威主要是針對中國漁船上週在東海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海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相撞、漁船船長被日方逮捕至今尚未釋放的問題。預定的示威分別在北京日本大使館附近的天壇公園和其它幾個地點集合,然...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近期中日釣魚台事件持續升級,有熟悉中國事務的香港學者指出,在中共政權過去一直壓制民間抗日活動,反之在重大外交問題上則動員群眾力量以達致其政治目的,反映出這個政權的不民主本質。
圍繞釣魚島海域的撞船事件,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1日表示,中方決定推遲原定於9月中旬舉行的第二次東海問題原則共識政府間談判,東京則抗議中國勘探船「騷擾」日本專屬經濟區。對於中方推遲東海談判,日本政府官員表示:「這是預料中的事情。我們知道逮捕漁船船長,就會有這個結果。」
日本抗議中國海監船阻擾其海洋調查船在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海域作業,而「中國民間保釣者周日赴釣魚島」。
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繼5月份訪華之後,又於8月底再次訪華,並參觀訪問了中國的吉林和黑龍江,引起外界對他此行目的的種種揣測。為什麼金正日在三個多月之後如此急匆匆的再度訪華?那麼高層會晤的地點為何訂在長春而非北京?是否此行的目的像外界揣測的與北韓的權力交接有關?
針對日本以涉嫌妨礙執行公務逮捕中國漁船船長,中國政府要求日本立即釋放船長。日本堅持要按法律行事。有分析認為,日方此次強硬立場的背景或許懷疑漁船實際是中國政府的調查船。此事或將再度激化日中釣魚島爭議(日本稱:尖閣群島)。 (20100908-DISPUTE-OVER-DIAOYU-ISLANDS-102440569l)
釣魚島撞船事故緊張氣氛升級,日本逮捕了涉及事故的中國拖網漁船船長,中國指責此舉為非法扣留。「閩晉漁5179」號漁船的41歲船長星期三(9月8日)凌晨被石垣市海上保安部以「妨礙執行公務」為由正式逮捕,並帶到沖繩石垣市。
(大紀元記者洪峰綜合編譯)7日上午,一艘中國漁船在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海域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發生相撞。之後,另兩艘日本巡邏船在追蹤中國漁船的過程中,雙方又發生碰撞。日本海上保安廳7日晚,以公務執行干擾嫌疑罪逮捕中國漁船的41歲男性船長。
近期中國四周大小國家舉行多次軍演,不言而喻都含針對中共軍事威脅之意,南海之爭中國更顯孤立。你在國內專制霸道,胡作非為,誰相信你在國外會平等待人,尊重法制?
雖然中國的權謀之士要把中國的“崛起”改為“和平發展”,以減弱“中國威脅論”的聲浪,以便在國際上騙取更多的資金與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然而共產黨的貪婪與擴張野心是無法“自”的,它總要頑強的表現出來。因此,借美國與韓國在7月底與8月中旬的兩場聯合軍演,中國做出歇斯底里的反應。這兩場軍演,是美韓對朝鮮炸沉韓國“天安號”軍艦的反應,警告朝鮮不要輕舉妄動。如果中國不支...
最近一段時期,中美關係突然緊張起來。起因主要是兩件事:一是美國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要進入黃海和南韓海軍聯合軍演,一是南海爭端。
8月30日,中共新華網高調報導,金正日26日至30日非正式訪華。此次金正日在中朝與美韓關係降至冰點時訪華,外界猜測,或是為兒子接班、或國內洪災尋求經濟援助、或利用卡特來朝鮮刻意「怠慢」美國,但專家分析,這是中共在高調宣佈與北韓緊密聯盟、針對美韓軍演、美國制裁北韓等東亞戰略的一步新棋。
(大紀元記者趙莫迦東京報導)「先實現經濟統一,再實現政治統一。」由中國流亡作家、曾在北大法學部任教的袁紅冰所著的《台灣大劫難》所揭示的中共對台戰略稱,中共在2008年5月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在2012年不戰而勝台灣。此書自去年11月在台灣出版後,引起諸方面高度關注,本月,日文版在日發行並熱銷。
(美國之音)近日在中國訪問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在會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後離開長春,但目前還沒有他回到北韓的消息。這是金正日最近三個月第二次訪問中國。有專家分析目前東北亞緊張局勢認為,北韓正在操作內部和外部環境為接班人舖路。
蒙古國首都的一處中國援建項目工地,近日,由於一件小事,中國承建公司員工與當地人員發生衝突,雙方各有損傷。事發後蒙古警方欲帶走中方參與人員時,遭到被趕來的120多名中資企業員工包圍,隨後事件不斷升級,中方人員砸損了警車,打傷了兩名蒙古警員。目前,蒙古國已成立特別調查小組,對該事件進行徹底調查。泛蒙古運動組織成員表示:「我們認為毆打蒙古員警就是侮辱我們的政府,破...
共有約 229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禁止中國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飛機及美國飛機零部件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分析師認為,如果禁令持續下去,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令國產C919飛機項目陷入停滯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