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陶靜慈綜合報導)歷史上的今天——626年7月2日(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由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秦王府集團在唐朝首都長安城(今屬陝西省西安市)...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
縱覽中華數千年歷史,創世主通過聖皇、真人、名臣、戰神、詩仙等為華夏子民開創生存環境,規範道德標準,豐富思想內涵,奠定正統文化,欽置立國體制,並通過朝朝代代天國眾生下世結緣實踐,帶來不同的天國文化,於中華大地融入、演繹、充實中華神傳文化。

《大江報》事件是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之一,另外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導火線,即「名冊事件」。武昌起義爆發時,章太炎正在東京講學,聽到起義的消息,立即回到上海。章太炎從來視中共為中華之異類、敗國害民之徒,因而,當年曾經發表公函反對「國共合作」...

明代的鄭瑄,在《昨非庵日纂》中,寫了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現將內容譯述如下: 唐朝時的郭子儀(697-781年),初以武舉,累官至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安祿山叛亂時,他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擊敗史思明。後任副元帥。再因功升中書令。後又進封...

鄭浣以勤儉樸素要求自己,他出任河南尹的這一天,他叔父家裏兄弟的孫子從覃懷來找他。他的這個孫子在家鄉務農,沒有見過世面,不懂禮節,衣服的式樣很落後,鄭浣的兒子和僕人都嘲笑他粗俗。而鄭浣卻沒有任何譏諷之意。因很同情他,便問他有什麼要求...

李時珍,字東璧,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儒家的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