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古代修煉傳奇
神話傳說
中國民間故事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
可知「退避三舍」為報恩? 展現什麼精神?
「三舍」是什麼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離單位,古代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則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為在戰場上兩方交兵時退兵九十里。為什麼要這樣作呢? 這其中有一段歷史的情義背景--辟君三舍。
退避三舍
辟君三舍
晉文公
成語典故
2019年4月15日 6:54 PM
【文史】帶淚梨花非尋常女兒花 棠梨遺愛
梨花雲、梨花月形容什麼?不論日、夜,不論觀賞或聯想,都給你不一樣的美:梨花,允文又允武,梨樹--甘棠遺愛在人間,純白芳菲有如大德仁政化育之美,大道無形無色而長存。誠然,帶淚梨花不是尋常女兒花!
召公
梨花
梨花槍
甘棠遺愛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2019年4月13日 5:55 PM
【文史】陽春桃花生煙景 多情多義美人間
錦繡般的春色裡,可愛的桃花風韻波動人的心弦,染出多情多義的史卷和詩篇:「人面桃花相映紅」浪漫情懷傳千年,桃園三結義則演繹了膾炙人口的三國「義」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投桃報李」都是常見的名句。
人面桃花相映紅
投桃報李
桃園結義
桃花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2019年3月22日 3:25 PM
十全吉祥賀詞 日日好用處處奧妙
以下介紹吉祥的祝賀詞,從一貫到十,你知道它們的用處、來處嗎?一元復始、雙飛比翼、三陽開泰、四季花開、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通八達、天保九如,給你「十全十美」的祝福,讓你時時處處都可以用得隨心應口;懂得這些吉祥話的內涵,你的人生更向「十全十美」邁進了!
一元復始
五福臨門
六六大順
吉祥話
華夏的智慧與趣味
2019年2月13日 6:14 PM
「借花獻佛」借的什麼花?獻給哪位佛?
今人對「借花獻佛」的理解是,拿別人的東西來做順水人情,饋贈並不發自本心,這個成語的現代解釋與它的內涵恰恰相反。「借花獻佛」是佛教詞彙,講了釋迦牟尼佛在修成正果前與妻子夙世姻緣的一個緣起。
借花獻佛
優缽羅花
夙世姻緣
釋迦牟尼佛
撫典識慧
2018年12月26日 2:31 AM
成語「香象渡河」寓含的人生境界
「香象渡河」一語源出於佛教經典,比喻僧人證道深刻。今天的漢語成語中,有五百多條都是來源於佛家理論、修行實踐故事,比如「大千世界」、「生老病死」、「芸芸眾生」、「借花獻佛」等等,隨手拈來。
成語典故
香象渡河
泥牛入海
大象
撫典識慧
2018年12月23日 12:01 PM
古時稱妻子為糟糠拙荊非貶低女性 恰恰相反
現代人一般會用最美麗的詞比如 「寶貝」「親愛的」「甜心兒」等稱呼妻子,而在中國古代則相反:文雅有禮的男人,經常用「糟糠」「 拙荊」稱呼結髮之妻。有人說這是貶低女性,有人說古代女性地位低,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
婚姻愛情三千年
拙荊
糟糠之妻
2018年12月16日 2:28 AM
【文史】冬賞枇杷花說薛濤 素華揚雪情海知戒
枇杷花迎寒,素華冬馥,薛濤「情戒」給了生命新的篇章。情海失落的薛濤在成都浣花溪畔,閉門幽居枇杷叢裡。她退盡漫爛還素華的後半生,就好像枇杷樹負雪揚華(花),轉入另一種心境。
枇杷
枇杷門巷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薛濤
薛濤箋
2018年12月14日 12:00 PM
【文史】吃橘懷橘 名將名相用人生說故事
橘子解渴、陳皮是好食方,橘的療效上百種。《二十四孝》詩吟:「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事堪奇。」講了陸績懷橘的故事。橘子在中華文化中獨樹一格,知道長久的「頌橘」文化源自何人嗎?
懷橘
晏子
橘頌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陸績
2018年12月1日 3:30 PM
【文史】美食入詩詞 哪句最得你心?
華夏美食「蓴羹鱸膾」的典故,配合詩人詞家9首詩詞的詩情畫意表情懷與心聲,哪一句最得你心?
蓴羹鱸膾
華夏文化的趣味
人生貴適志
美食
2018年11月21日 6:19 PM
畫鵝不成可像鴨 畫虎不成卻像狗
馬援,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革裹屍」這幾句成語,就是出自於這位漢朝將軍。除了這三個成語,還有二個風趣的成語「刻鵠類鶩、畫虎類狗(犬)」也和馬援有關。
畫虎類狗
成語故事
杜若
2018年11月17日 12:37 PM
【文史】糖炒栗子 陸游與遺民思漢的故事
糖炒栗子的季節呀!油亮的砂石磨挲著鐵鍋的翻炒聲帶著甜香,烘暖了遊子的故鄉夢:「山栗炮燔(*燒烤)療夜饑,喚起少年京輦夢」。從周到今,甘栗帶著一長串珍羞記憶;糖炒栗子帶給人的中華文化深蘊的故事也很感人。
戰栗
栗子
糖炒栗子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陸游
2018年11月9日 9:55 PM
【文史】柿有七絕利人生 柿柿如意
說柿樹嘉美可食可賞可入書,有「七絕」的封號,「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滑可以臨書也」,柿子還有第八絕,那就是轉化之絕,「風霜變顔色」將澀果變甜果。這也是人生功夫,映照唐代廣文博士鄭虔的人生,也映照你我……
書柿葉
柿
柿餅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鄭虔
2018年11月2日 1:53 PM
【文史】伊人在何方?想念的季節──霜降
霜降是最想念的季節,那麼伊人在何方呢?古代經典中就有解釋。看《禮記》記載,還有周宣王時代的《履霜操》……
中華文化300問
尹伯奇
履霜操
霜降
黃庭堅
2018年10月24日 2:35 PM
古早度量衡有什麼文化智慧與趣味?
這些度量衡制度由來已久,影響中華文化又深又遠,不僅在市場執行公正,也衍生出許多語言概念的文明。逛一下度量衡引申而出的成語、常用語,可以微也可以大,可以具體也可以引申成抽象的天地,真是無限寬廣。
中華文化300問
市場交易
度量衡
成語
2018年10月3日 11:06 PM
【文史】一葉知秋 梧桐有信
秋天到了,那深深的記憶中「梧桐」的影像颯然對了焦,清晰起來。古人說一葉知秋、鸞鳳非梧桐不棲、梧桐生於朝陽、桐葉封弟、梧桐相待老……那些典故、那些情意,千載同瞬息,穿梭華夏文采,梧桐娓娓道來。
一葉知秋
卷阿
桐葉封弟
梧桐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2018年8月31日 6:08 PM
【文史】蘭月伴中元 採蘭孝親聖君留典範
孟秋七月也稱「蘭月」。人們常聽說「春蘭秋桂長飄香」,為什麼把秋天七月稱作「蘭月」呢?秋蘭之香價如瓊瑤,「猗猗秋蘭……厥美彌嘉」;「采蘭」比喻人求得珍異而歸,為何而采?因為心中繫念父母親,想要把好東西帶給父母。「盂蘭盆」會,是以大功德報今世和七世父母的恩惠……都是「蘭月」的蘭香。
孝親
康熙
盂蘭節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蘭月
2018年8月24日 8:02 PM
【文史】七月食瓜 華夏養生與處世智慧
「七月食瓜」描繪食瓜的生活文化?「瓜田李下」是怎樣的修身哲學?為何說「榮華未必是榮華,園裏甜瓜生苦瓜」?從「瓜」中看中華文化。瓜瓞綿綿,華夏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也在其中展現。
清郎
瓜
瓜瓞綿綿
瓜田李下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2018年8月17日 6:10 PM
「柳絮才」是形容女子的什麼才能?
聰慧才女謝道蘊是謝安的姪女、大將軍謝玄的親妹妹,從小聰明伶俐、才華洋溢。從她身上怎樣產生「詠絮才」、「柳絮才」的典故呢?
柳絮
詠絮才
詠絮之才
謝道韞
中華文化300問
2018年8月8日 4:00 PM
【文史】膝下芝蘭玉樹齊 富貴榮華好家教
芝和蘭本為兩種植物,都是芳香香草,比喻人德操、才質的美好。說芝蘭玉樹要提到東晉名人謝安、謝玄和庾亮……東晉高貴名門重視家庭教育,培育出「芝蘭玉樹」成了後代優秀子弟的代稱。
芝蘭玉樹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謝安
謝玄
2018年7月13日 3:00 PM
卓行列傳 奇男子為侄哺乳讓強盜回頭
「紫芝眉宇」德行高潔!這位古道大男子元德秀怎能哺乳呢?出門時一定把母親背上帶著走,守喪期間只吃粗食不食鹽酪,他還讓強盜去打虎治患還老實地回報,唐玄宗聽他的歌讚:賢人之言!他的一生為人而不求自足,列唐代卓行列傳。
元德秀
卓行
德行
唐玄宗
紫芝眉宇
2018年7月2日 9:57 AM
為開國帝王「披荊棘」 掃除障礙的良吏
曹操所說的王必「披荊棘」一詞,並非是首創。漢光武帝劉秀也曾說過。劉秀登基後,任命大將馮異為征西大將軍,派他前往關中平定赤眉軍。
三國志成語故事
披荊斬棘
馮異
王必
2018年6月22日 12:19 AM
成語典故:安然無恙
趙威后很清楚,如果收成不好,糧食缺乏,百姓就會挨餓。國家內部不安,國君的位子就坐不穩當。她說的話,其意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是相通的。
趙威后
安然無恙
2018年5月31日 4:05 AM
太平公主跋扈 小官判其理虧
李元紘,字大綱,本姓丙氏,其曾祖粲,隋朝時擔任屯衛大將軍,善撫地方百姓,很得士人之心。唐高祖李淵起兵後,丙粲率眾歸附李淵,受封應國公,賜姓李。
太平公主
李元紘
南山鐵案
公主傳
2018年5月28日 8:58 PM
飲酒高歌治天下──漢初名相曹參
曹參對漢惠帝說:「陛下說得太對了。高祖皇帝和蕭何定鼎天下,法令已經制訂得很清楚了。現在陛下垂拱而治,以無為治理天下,參等謹慎的守好職務,遵循前朝法度,不使它遺失,這不是很好嗎?」圖為曹參像(清人繪) 。
曹參
蕭何
蕭規曹隨
漢惠帝
2018年5月26日 11:33 AM
鶼鰈情深 為什麼比翼鳥要雙飛?
感情深厚、形影不離的情人、夫妻怎麼以比翼鳥、比目魚來譬喻?鶼鰈情深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300問
文化典故
比翼鳥
鶼鰈情深
2018年5月23日 3:37 PM
柳下惠傳奇:坐懷不亂 隻身退大軍
如果柳下惠的定力不能超越美色的誘惑,怎麼能美色當前,還坐懷不亂?如果柳下惠的氣度沒有超越大軍的氣勢,又怎麼能隻身現身敵營,撼動一國的軍力呢!
柳下惠
坐懷不亂
魯國
2018年5月15日 12:31 AM
成語典故:尸位素餐
至漢朝時,朱雲將尸位和素餐連接起來。朱雲對漢成帝說:「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現在朝廷中的大臣,對上不能輔佐國君;對下不能幫助百姓,都是占著職位,只享受著國家的俸祿,卻不盡職守。
尸位素餐
祭禮
朱雲
成語
2018年5月14日 2:38 AM
【兵仙韓信】漢中定計 逐鹿中原
劉邦經鴻門宴後,燒毀棧道,困居漢中,以示臣服於楚霸王。他雖然封了韓信做大將軍,但仍感到前途渺茫。因為項羽以霸王之姿號令諸侯,令當世名將章邯等鎮守關中,扼制漢軍。項羽統軍四十萬,而劉邦只有十萬人。
兵仙韓信
韓信
劉邦
項羽
陳倉
2018年5月11日 12:49 PM
射箭沒射中怎麼辦?反求諸己
射箭之前,射手要求心正,身體才會正,張弓搭箭也會穩固,這樣射出去的箭容易射中目標。如果沒有射中,也不會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反過來想自己,哪裡沒有做好?
射箭
六藝
反求諸己
伯啟
2018年5月11日 4:14 AM
1
2
3
4
共有約 101 條記錄
【岳飛傳】洞庭湖一戰 岳飛八日滅楊么
鸚鵡救火的傳說
【品讀唐詩】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