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

全球經濟在疫情消退後出現復甦,但能源、糧食、金屬和木材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卻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混亂,使通脹加劇。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小型城市正廣泛面臨房地產衰退,這不僅侵蝕了數千萬個家庭的財富,對中國消費者脆弱的信心更是一大打擊,進而抑制了一般消費支出。
全球投資資金正從中國流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這反映了美中之間經濟政策的分歧正在加深。
中共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讓美國房貸利率飆到目前的新高,也讓美國今年的購房者面臨著房價上漲和房貸利率上升的雙重壓力。
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專員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共幾乎控制了全球的集裝箱製造業,因此有能力操縱價格,這對世界供應鏈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截至4月15日,擁有2600萬人口的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已全面封城半個月之久,其中浦東區已封城近3週,閔行部分地區也已封城近40天。上海不僅是中國經濟和金融中心,也是國際航空、航運和物流重鎮。上海港是全球最大集裝箱港口,去年承擔了中國20%的外貿吞吐量。鑑於上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業界認為,上海長時間封城將嚴重影響全球供應鏈。
俄烏戰爭讓美國更認清中共威脅,進一步加快了推動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IPEF)的建立。該框架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部位於倫敦的非政府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EJF)近日發布了一份最新調查報告,全面性披露了中共龐大的遠洋捕魚船隊全球性的破壞性濫捕活動,尤以在西非為最。
韓國政府最近表示將加快探討加入「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必要性,並於近日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韓國政府認為,加入這兩個聯盟有助韓國擺脫對中共的經濟依賴。
根據一份新報告,國際上對商用船隻的需求,正推動中國海軍的發展。該報告發現,數十億美元的外國造船合同,可能被北京用於資助建造新戰艦。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以及美國農業部(USDA)近日的報告顯示,烏克蘭穀物生產受到戰爭的巨大破壞,而俄羅斯的農業則間接受到美歐制裁的影響,多國的穀物供應將受到波及。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採取限制出口等應對措施。
最近的一份白皮書列出了從化石燃料進行能源轉型時,礦物供應所面臨的挑戰。對政策制定者來說,這是適時的警訊,因為對電動汽車(EVs)的需求增加,正導致這類產品的材料成本快速上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令多個中共「一帶一路」的關鍵國家受到影響,讓中共這個總金額高達4萬億美元、施行了近10年的全球戰略計劃加速崩塌。
中國奧密克戎疫情全面爆發及中共當局嚴格的封控措施,令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及周邊發達地區的物流近乎停擺,這可能會影響對西方出口的聖誕節商品的生產和出口交貨。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發文《美元指數到100,世界重新洗牌!》指出,8日美元指數盤中衝破100,未來美元匯價走高,體質不佳的國家及企業將現出原形,這會是一場大淘汰賽。
隨著春季播種季節開始,中國種植重要糧食作物的農民們,卻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外媒指出,這恐將危及中國今年的糧食供應。
推特(Twitter)首席執行官帕拉格‧阿格拉瓦爾(Parag Agrawal)週日(4月10日)晚間表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已決定不加入董事會。
普京出「盧布結算」狠招,成功回升盧布?中共看到甜頭,藉機複製?歐盟被卡命門,還要不要制裁俄羅斯?
近年來,美國億萬富翁投資家巴菲特一直手握巨額現金,觀望著和等待著投資機會。而隨著股市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他一直嘆息「很難找到能夠吸引自己眼球」的交易。
隨著俄軍在烏克蘭布恰鎮等地的暴行曝光,世界上的民主國家紛紛推出新制裁。專家指出,目前各種簡單的選擇已用盡,若要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西方國家可能必須承擔更多風險。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簽署法令,威脅「非友好國家」如不用盧布來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合同將被終止。此舉被認為是對西方制裁做出的反擊,盧布因此得到提振。但歐洲多國拒絕了俄羅斯的要求。
美國政府正努力控制烏克蘭戰爭所帶來的全球性糧食短缺。國會議員擔心,大範圍的糧食不足可能引發國際政治不穩定,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在全球糧食危機下,北京和其它對手也可能利用糧食儲備,擴大國際影響力。
中國兩大重要港口城市深圳和上海因疫情失控相繼封城,引發人們對生產、物流、航運等運營秩序的擔憂。財經專家表示,作為製造業重鎮和重要口岸,深圳和上海封城將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和通脹壓力。
根據ADP(自動數據處理公司)星期三(3月30日)發布的全美就業報告顯示,私人企業3月新增就業人數為45.5萬人,略高於市場預期的45萬人;遜於2月份調整後的48.6萬人。這表明雖然勞動力市場趨緊,但招聘活動仍然強勁。
日前,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的兩位經濟學家撰文表示,如果俄羅斯今年無法恢復能源出口,全球石油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將持續,並無可避免地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雜貨店和加油站的離譜價格已經創下歷史紀錄,而且上漲速度快得無法精確計算。而這是兩年前的封鎖造成的附帶損害。事態發展兩年多了,但因果關係是直接的。
由於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國際制裁,俄羅斯難以取得運送液化天然氣的破冰船,這將影響俄羅斯開發北極天然氣的計劃。
西方對俄羅斯的入侵所實施的制裁已令俄羅斯經濟陷入搖搖欲墜的境地。經濟專家認為,因俄羅斯手握核武器,普京若發動核戰爭,全球都將陷入重大危局。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將於3月28日收盤後提高鎳交易保證金,從原來的每噸4,808美元漲至6,144美元。由於LME新設立價格日漲幅限制,16日恢復鎳交易後,已有多筆交易因鎳價超限而作廢。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董事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日前表示,俄烏將重塑世界經濟,結束過去30年來的全球化。而台灣經濟學家邱達生和旅美經濟學家程曉農分析,去全球化主要體現在俄羅斯。
共有約 122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中共週三(4月9日)再次以針鋒相對的方式對美關加徵報復性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將對華關稅提升至125%,且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