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算法- 线上博彩全攻略

中國經濟

中國面臨這個國家境內債券市場的第二次違約。一家建築商說,它下週可能無法支付到期債務,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債務市場最新的緊張跡象。同時該公司董事長因為涉嫌違法被調查。
中共過去的補貼政策及低利貸款,使中國大陸的鋼鐵、平板玻璃、化學、太陽能板等產品產能過剩,並且將國內難以消化的產品降價出口。與中國競爭的國際廠商被迫降價,獲利暴跌,最終可能破產,這已成為國際間的一大難題。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隨著政府尋求遏制影子銀行同時允許銀行騰出空間進行新的融資,中國各銀行出售的貸款抵押債券今年飆升了22倍。
隨著中共央行釋放一波借貸幫助地方政府繼續投資項目,當局週三宣佈它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達到7.5%,略微好於預期。但是外媒報導說,在一個又一個行業裡,銷售和信心仍然在惡化,一切指向跟GDP數字相反的方向。外媒也質疑,依賴刺激提振經濟,將帶來甚麼後果?
中國臭名昭著的空污問題啟發了一些思維,這些思維未必是實用的或政府的錢未必總是好好地被利用,但從空氣中除去細微顆粒污染物的這項嘗試,肯定是有些創意的,不過其移除污染細微粒子的效果並不佳。
路透社7月15日報導說,隨著北京加強努力刺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各銀行六月份新增貸款數額遠遠超過預期,達到1.08萬億元。市場原本預計銀行六月份的新增貸款數額是9150億元。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根據知情人向《華爾街日報》透露,中國各大銀行已經停止一個實驗性計劃,這個計劃是由央行批准,幫助公民轉移大筆資金到海外。這次叫停發生在該計劃受到中央電視台的批評之後,凸顯了中國富豪轉移資金到國外這個問題的政治敏感性。專家說,央視的批評可能阻礙中共放鬆對金融系統控制的努力。
上週,中共央視對中國銀行提出洗錢指控。儘管中國有貨幣限制,多年來,中國富豪轉移數十億美元的財產到海外,在紐約、悉尼和溫哥華等海外搶購昂貴的房地產。
週三早上,中共央視指責中國銀行「赤裸裸的提供洗錢服務」。《福布斯》7月13日發表華裔作家章家敦的評論說,央視公開抨擊中銀,暗示中共高層內鬥激烈。在中國媒體受到嚴控的今天,央視無法播出一則調查而未得到高層政治人物的批准。而這個高層人物很可能是中國銀行負責官員的反對派。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組成部份——中國大陸房地產行業,其行業風險正在日益加劇。一份最新調查顯示,經濟學家認為房地產行業已經取代信貸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危險。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央視指控中國銀行洗錢以幫助中國富豪規避現金出境控制。CNN有線新聞網7月10日報導分析,這可能預示習近平的反腐運動焦點在轉向向國外轉移財產的中國富豪。
據諮詢公司新公布的調查,對國際商務人士來說全球最貴城市不是日內瓦或東京,而是安哥拉首都魯安達(Luanda)。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城市,上海由去年第14名擠進第10名,北京排名第11、甚至高於第12的倫敦、
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對摩根大通(J.P. Morgan)在華雇傭高官子女的行爲進行調查之際,該銀行展開了對其中國區管理團隊進行調整,其中包括挖角瑞士銀行高管李一(David Li)負責中國業務。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的貿易表現在六月份改善,但是仍然未達到市場預測,加強了外界期待北京將不得不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來穩定經濟並達到它的2014年增長目標。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兩名知情的政府官員向彭博社透露,中共央行和貨幣監管機構在調查央視對於中國銀行違反有關資金轉移海外的規定的指控。外媒關注,中共兩大國營巨頭打架,誰會贏?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華爾街日報》7月9日報導說,在中共政府兩個強大部門之間出現一個罕見的公開爭鬥。中共國家電視台週三瞄準中國銀行,指責銀行洗錢並幫助投資移民轉移資金到海外,並逃避國家對跨境資金轉移的控制。中國銀行則聲明稱,該項目屬於試點計劃,是國家開放資本賬戶的嚐試。
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8日(週二)在北京清華大學發表演講,默克爾強調人權、法治以及可持續發展對於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默克爾特別指出, 將經濟效益、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分開,是行不通的。
中國房地產領域處於衰退。市場樂觀主義者堅持說,它在經歷一個類似於先前房地產衰退的調整期。但是一個更清醒的觀點是,由於史無前例的過度建設和影子銀行爆發催生的槓桿,這次衰退是更嚴重的和系統性的。中國可能處於15年來房地產和建設投資型增長模式的結局的第一階段。
中國是一個曾經被毛思想禁錮的國家,其中產階級對西方商品感到飢渴,僅Gap一家美國零售商,從2013年到2016年的服裝銷量就預計將翻三倍。但是外國公司在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導致許多高管疑惑,好時光都到哪裏去了?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商業部隊反壟斷局已經批准聯想收購美國科技巨頭IBM的低端服務器業務的價值23億美元的收購協議提案。但是這個協議仍然需要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批准。
行業數據暗示,由今年信託基金還款高潮構成的金融危機的威脅已經推遲,而不是獲得解決。彭博社7月3日報導說,瑞士信貸分析萬得信息技術的數據估計,明年第一季度到期的信託債務是1.5萬億元,相比之下,本季度到期的債務是1.3萬億元。野村證券也預測,1萬億元的還款高峰更可能發生在2015年而不是本季度。
在許多城市房屋過剩的情況下,隨著房地產開發商削減價格以刺激銷售,中國房價六月份連續第二個月下降。穆迪分析師發佈報告說,如果中國房價下跌三分之一,中國GDP可能急劇放緩到4%。
在各大開發商使盡渾身解數賣房的時候,為刺激銷售,溫州和杭州這兩個樓市行情最弱的城市,同時出現房地產開發商推出「住宅回購」促銷計劃,向購房者承諾在3、5年後以高出購買價格20%至40%不等的價格,無條件回購。上海浙商證券分析師戴芳認爲,「這表明開發商對現金的極度飢渴」。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所有的眼睛本週都在盯著香港的呼籲民主改革的抗議遊行,它的人數因為北京最近的強硬姿態而膨脹。但是香港很快將會有另一個抱怨。對於香港銀行向大陸發放貸款的熱潮,專家拉響了更多的警報。
中國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說它在起訴處於青島金屬融資欺詐醜聞中心的公司以及它的母公司,要求賠償1.77億美元未付款項。這個行動暗示醜聞開始影響到中國其他領域。
根據國家審計署,中國工商銀行和七家其他銀行不顧政府的限制,不當借貸逾600億美元給房地產開發商。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隨著一波新的IPO(首次公開募股)從現有股票當中分流資金,中國股票週三收跌,金融股跌幅領先。
中國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已成為嚴重社會問題。6月23日,習近平、李克強罕見現身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性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更暗示了不尋常信息。從1978年至今,此類會議僅召開過三次。
北京迄今未對加入 《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與否正式表態。而中共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六月份在內部演講中說,出於對經濟增長的考慮,北京應儘快加入協商談判。
中國央行說它在使用「定向寬鬆」政策以允許銀行注入更多資金到緩慢的經濟。定向降準的消息讓大陸大小銀行著急,由於尚未有具體的官方標準,而央行標準引質疑。
共有約 277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廣東深圳業主李天輝因遭受中共迫害而逃出中國大陸,2024年7月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近期他對大紀元記者講述了在國內遭受迫害的經歷,包括非法拘禁、酷刑、威脅、恐嚇以及持續的監控和騷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