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風暴--金融海嘯專欄

(大紀元記者楊嘉玥編譯報導)全美4月新屋開工量下降至45.8萬戶,創歷史新低點。儘管獨立屋的開 工量持續第二個月上漲,但是共管公寓(Condominiums)和公寓(Apartment)建設大幅下降,導致整體開工量下跌。
受金融海嘯影響,亞洲政府紛紛推出多項救市措施,開支龐大。當中有很多無謂的基建項目不但沒有經濟效益,更嚴重破壞環境,如法巴和瑞信均曾指出的國內山區公路工程。因此,大部份政府為了解除燃眉之急,用上黔驢之技,「為了建設而建設」,根本就沒有妥善考慮是否有需要。
(大紀元記者陸劍亞特蘭大報導)美國新房價格受大量法拍屋上市的壓制,也呈現大幅下跌趨勢,這為在當前考慮購房的買家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大紀元記者葉文樺綜合報導)美國國債15日收盤走低,歸結於獲利回吐的拖累。此前公佈的一系列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喜憂參半。而北京當局不久前才對美元資產安全表達憂慮,然而最近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共砸下更多錢購買美國財政部公債。
(BBC報導)全球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造成嚴重打擊,香港2009年首季度的GDP下跌7.8%,是有史以來最大季度跌幅。
(大紀元記者葉文樺綜合報導)5月15日,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洛杉磯低價住宅開發區視察時宣佈將由聯邦輸送給加州將近1億美元的經濟刺激專款,用於取代和消除含鉛油漆項目。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面,聯邦政府的救助或者經濟刺激計劃所帶來的長期的、制度性的效應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比如,在銀行救助計劃中,就包括了政府對高層管理人員工資的限制、對董事會任命的參與等等條件。於是,不少管理得還不錯的商業銀行紛紛開始拒絕或者退回政府的救助款項。一些銀行家公開聲稱,他們寧可不要這些錢,也不願意費神與政府官僚機構打交道。
(大紀元記者周成編譯報導)5月15日,歐盟統計部門Eurostat宣佈,2009年第一季度歐元區16個國家經濟縮水2.5%,超過預計0.5個百分點,分析人員認為德國出口量大幅減少是造成整個歐元區經濟縮水的主要原因。
(中央社倫敦15日法新電)分析師說,伴隨全球股市反彈,國際油價今天小漲至接近每桶59美元。
(中央社東京15日法新電)日本電器大廠Panasonic集團今天宣布,受經濟衰退打擊,上年度淨虧損3789.6億日圓(39.5億美元),並警告本年度仍將出現淨虧損。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怎樣避免金融危機發生呢?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應先解決金融市場的三大問題,才能避免金融危機繼續發生,包括金融監理法規跟不上金融發展速度、造成銀行太多;自滿心導致看不到泡沫在破滅前的存在;開放的金融體系使得國際收支失衡。政府應重整、強化監督金融體制,來因應金融危機的發生。
百年來最強的金融海嘯重擊全球經濟,各國政府紛紛祭出各種手段以振興經濟。在貨幣政策上,主要是調降利率與在公開市場操作以釋出資金。最引人爭議的,無非是施行所謂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
2009年5月11日,歐盟領導人邀請來自基督教、猶太教和穆斯林的大約20位宗教領袖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商討在目前金融和經濟危機下,倫理道德對歐洲及全球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及貢獻。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0日專電)英國國會議員浮濫報公帳的醜聞在政壇鬧得沸沸揚揚,媒體今天報導,前首相布萊爾也利用制度的漏洞圖利自己。
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表示,美國經濟復甦可能須要長久時間,但他承諾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使其加速。白宮現正認真考慮的一項提案建議,由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為「規模過大不容倒閉」的金融企業擔任「超級警察」(supercop),以防再次造成金融崩盤。
(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綜合編譯)據美國勞工部公佈的四月份勞動市場資料顯示,美國經濟減少了53萬9千個工作機會,是六個月以來單月裁員最少的月份,但失業率上升至8.9%,是1983年以來的最高點。
(大紀元記者葉文樺綜合報導)日本科技巨頭、全球第二大NAND晶片製造商-東芝公司(Toshiba Corp.)今天公布歷來最大筆的年度淨虧損3436億日圓(35億美元),並警告該公司在本會計年度將持續虧損。
麥格理指出亞洲公司的利潤率(margin)在未來數年將維持在低水平,因為亞洲需要消化過去長達10年的超額投資。
5月6日公佈的兩份報告顯示,美國私人企業計劃裁員人數連續三個月出現減少,同時預計未來裁員人數也將下降,因此部份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無限制下滑的局面已經結束。
上週,經濟數據出現好轉,房屋銷售、製造業和服務業均好於預期。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今天在國會作證時一改以往悲觀,改稱看到了經濟復甦的跡象;總統奧巴馬和白宮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也已經談論經濟復甦的一線希望;美國股市從今年最低點已經上升了34%;而最近幾月中失業人數也趨於緩和,這是否顯示美國這輪由金融界引起的經濟危機即將結束。據《紐約時報》的經濟專欄記者DAVID LE...
韓國經濟能否輕易復甦仍然言之尚早,其依賴出口的特性始終未變,到最後還是要看歐美消費市場的去向。此外,當地的金融機構著實危機四伏,即使股市近日出現反彈,但並不代表它們的營商環境有任何好轉,更遑論回春。
評級機構穆迪(Moody’s)於昨天發表的《每周信貸前景》報告中特地用上了18張紙的篇幅,根據最新情況指出墨西哥和佳士拿(Chrysler)的信貸相關要點。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3 日專電)日本媒體報導,中、日、韓三國財政部長會議今天在印尼峇里島舉行。會後,日本財務金融兼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將提供亞洲國家10兆日圓穩定金融。
中國大陸銀行為迎合中共政府大手筆經濟刺激計劃,今年第一季度放貸金額激增三倍。不過許多市場分析人士擔心這樣將導致更多銀行壞帳。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2日電)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四勁升4.25角,以33.233元兌1美元作收;總計本週新台幣升值4.78角,升幅1.77%,在亞洲貨幣中次於韓元、印尼盾及馬來西亞幣。
(中央社華盛頓1日法新電)美國當局今天下令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希威頓銀行(Silverton Bank)停業並成立「過渡銀行」(bridge bank)接管該行業務。
(大紀元記者張遠良日本報道)上海世博會預計在明年的5月1日開幕,這是繼08年北京奧運之後的又一個大型項目。但是,由開始於去年的金融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也給上海世博會蒙上了陰影。
經濟危機所引發的負面作用如「多米諾骨牌效應」在過去的幾個月內逐一顯露出來。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從美國次貸危機暴露兩房問題,到銀行破產和遭到吞併,然後是奧巴馬政府出資千億救助汽車製造商,表面似乎緩解了「急症發作」,但紐約市每天此起彼落的抗議聲中,經濟危機已嚴重影響到紐約人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包括醫院和郵局關閉,交通費上揚,水電費調漲,以及失業問題。
美國貿易官員對中國放鬆信息產品安全檢測和認證制度表示歡迎。但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正式啟動對中國輸美鋼管的反傾銷調查。
美國貿易代表星期四公佈《2009年特別301報告》,對全球77個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狀況進行了詳細審議。46個國家和地區被列入優先觀察、觀察和306監管名單。中國連續第5年被列入「優先觀察名單」。
共有約 123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個跨黨派委員會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們還敦促英偉達公司交出可能用於開發DeepSeek聊天機器人模型的相關芯片銷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