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走势图- 线上博彩全攻略

三鹿毒奶粉事件

香港、澳門和台灣召回又一批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製品,有關產品包括巧克力餅乾和外帶比薩奶酪粉。澳門衛生局和經濟局最新檢測結果發現,韓日樂天企業在中國生產的“樂天小熊餅”50克裝被檢出每公斤濃度24毫克的三聚氰胺。
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簡稱「食藥廳」)25日決定,全面禁止進口含有中國產奶粉和牛奶的加工食品。食藥廳當日決定全面收回HAITAI制果公司的「米愛心乳蛋餅」,並將全部銷毀。原因是從中國進口的「米愛心乳蛋餅」中檢出三聚氰胺(melamine)。這種餅乾使用的原料是中國一家叫做「完達山」的乳製品企業供貨的脫脂奶粉。
(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喬龍報導)中國的毒奶粉事件又出現新情況,地方政府和部分醫院,對腎結石病症輕微的患者,瞞報病情。兩名黑龍江大慶的患者家屬,星期五對本台表示,當地30名已被醫院確診的腎結石嬰兒,經官方安排所謂的專家會診之後,僅證實其中3人有腎結石,家長指醫院坑人。
領養機構正對領養父母發出警告信,最近才從中國領養孩子的父母可能需要幫孩子檢查腎臟是否受損。
河南嬰兒小濤疑似因為出生後喝了一百多袋三鹿奶粉,導致腎、尿道與膀胱長滿結石,小濤的家長最近委託律師狀告三鹿公司並索賠。這是毒奶粉事件後,中國首個消費者索賠的案例。
中國三鹿牌毒奶粉事件在菲律賓造成滾雪球式的效應,除了將中國製乳品於日前全面下架之外,菲律賓貿工部今天還要求衛生部所屬的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擴大查驗市面上其他中國製食品的安全,包括豆漿、冬粉等。
高雄市衛生局今天中午接獲楠梓區健仁醫院通報,一名兩歲男童在中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多月後返台,最近就醫檢出疑似腎結石求診,正進一步接受院方追蹤檢查中,這是衛生局接獲通報的首例疑因喝毒奶導致腎結石的病患。
加拿大食品檢測局昨日發出警告,中國大白兔奶糖也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建議消費者勿購買。至此,食檢局共對四種中國產奶製品發佈警告。在此之前,大溫哥華地區的華人超市大多主動撤下從中國進口的奶製產品。儘管如此,本地華裔居民仍擔心,是否更多有問題的中國食品還未曝光。
台灣、香港和澳門再次召回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製品,有關產品包括巧克力餅乾和外帶比薩奶酪粉。
(大紀元記者董韻報導)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昨日(9月25日)發出最新消費者警告,公布中國生產的大白兔奶糖中可能含有三聚氰胺, 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目前已有四種中國產品列入CFIA警告之列。
這些年來,有關有毒有害食品的報導和消息可以說是不絕於耳,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種種傷天害理發明層出不窮。食品隱患防不勝防。僅僅央視的《每週品質報告》有限地曝光就已讓人觸目驚心。
然而這一刻,看著照片裡六個月就夭折的蔡沖,看著那三鹿奶粉的大鐵罐……長長的悲憤之後,我無意識地自問:「這麼充滿生命前途的孩子都只能活六個月。我,還能有十年嗎?」從來沒有如此的失落悲觀!因為翻來覆去地盤算,在這片大陸生存下去,我真的過不了十年!我更無法保證我的家人和將來孩子能過得了十年!
面對收回的萬餘噸問題奶粉及巨額的退還款,加上需負責所有「結石寶寶」醫療費及索賠,中國毒奶奶粉事件的「始作俑者」河北省三鹿集團己瀕臨倒閉。
就在溫家寶來美參加在紐約舉行的第63屆聯合國大會之際,洛杉磯多個人權團體於25日晚在中領館前舉行燭光晚會,抗議中共繼續迫害人權。組織者視覺藝術家協會的主席劉雅雅在發言中質問溫家寶是要挽救面子,還是挽救中國人。
(大紀元記者方曉採訪報導)近期中共政府所控制的媒體對大陸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報導趨向「和諧」,令受害者非常不滿。特別是在三鹿曝光後又公佈的22家企業的奶製品含三聚氰胺成分,令嬰兒家長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家長們持續關注事件的發展,並質疑政府為什麼不將這類害人事件上升到應有的高度重視,更沒有進入法律處理的程序。
中國大陸深圳市衛生當局表示,深圳市至今確診因食用「毒奶粉」導致結石寶寶累計達九百九十九宗。
紐西蘭媒體今天報導,一名紐西蘭男子表示,吃完含中國污染牛乳的糖果後出現腎結石。
中國上海製造的大白兔奶糖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上海光明食品集團26日決定全面停止銷售大白兔奶糖。「含毒」的大白兔奶糖現在已經引發全球恐慌下架,包括美國、紐澳、新加坡、日本等國,都已經展開回收工作。現在紐西蘭更傳出,一名男子在吃了2包大白兔巧克力糖之後,疑似引發腎結石。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日接獲醫院管理局通報,一名10歲男童曾飲用被「三聚氰胺」汙染的奶類製品後,證實腎臟結石的確診個案,這是衛生防護中心接獲的香港第五宗確診個案。
因三鹿嬰幼兒奶粉內含三聚氰胺被曝光,國家質檢總局緊急在全國開展了嬰幼兒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專項檢查,其結果讓人吃驚,佔有絕對市場份額的22家企業嬰幼兒奶粉被檢測出三聚氰胺,其中不乏我們所熟悉的伊利、蒙牛、聖元、施恩等知名品牌。
中國大陸三元集團公告說,公司股票今天起停牌,至相關併購事項確定後復牌。市場人士預測,三元極可能在有關部門安排下「挺身而出」,收購深陷毒奶粉風波而瀕臨破產的三鹿集團。
毒奶事件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民眾人人自危!宜蘭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25日公佈3名小孩、1名大人,共4名疑似喝到毒奶導致腎結石的病患;其中一對母女,媽媽是大陸配偶;還有一對分別是3歲和2歲的姐弟,3歲姐姐這幾年喝特定品牌的奶粉,時間長達1、2年,腎結石超過10顆以上,甚至已經有「腎臟積水」、「水腎」的情形。
台灣陸委會主任委員賴幸媛表示,衛生署專家團明日到大陸,了解毒奶粉事件。
(大紀元綜合報導) 山東都慶奶精在台灣驗出有問題,中共國台辦24日幫山東都慶奶精背書,保證產品沒問題。台灣強調檢驗確有毒,金車受二度傷害。台灣無數廠商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受池魚之損失慘重,國台辦僅對台灣民眾的損失表達痛心。
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許多國家禁止中國奶製品進口之際,中國官方的新聞媒體全力進行官方的主旋律宣傳,強調中國採取嚴格措施保障食品安全。與此同時,批評者指出,中國當局依然拒絕面對,甚至是禁止提起官商勾結和新聞封鎖害死人這個最大的教訓。
(大紀元記者楊曉慧、梁鳳娟吉隆坡綜合報導)續9月22日馬來西亞衛生部發表文告擴大入口禁令,全面禁止進口中國乳製品後,馬國衛生部對中國毒奶風波持續保持高度戒備,其中包括充公和抽樣化驗被懷疑含有三聚氰胺的乳製品,確保含三聚氰胺的中國乳製品沒有流入馬國,以及確保目前市面上售賣的食品不含三聚氰胺成份。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毒奶粉事件擴大,已成全球風暴,舉凡糖果、糕餅、原料及包裝牛奶等中國奶製品都陸續被驗出三聚氰胺,越南23日更一舉查獲18噸中國毒牛奶。含有三聚氰胺的中國毒奶粉危機蔓延全球,迫使各國相繼採取措施,加強對中國奶製品的限制和檢查。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畢子默報導)中國「毒奶」曝光至今已經兩星期,當局極力為事件降溫。但世界範圍內的「中國製奶」恐慌卻不斷蔓延,丹麥宣佈禁進口中國食品﹔法國、韓國、印度先後宣佈禁止中國牛奶和副食品;台灣衛生署長受事件影響引咎辭職;香港再有一名小童患上腎石;而大陸亦因事件餘震不斷。
說中共高層知道中國食品有毒最有力的證據是中南海的官員和他們的親屬們吃的是沒毒的國務院中央國家機關特供食品,「被甄選為『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的著名品牌有十幾個。所選用的有機食品均來自嚴格按照國際、國家食品生產規範和標準生產的有機食品生產企業及有機農業體系,並通過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的認證」。中南海的官員們只要吃這些「特供食品」,就說明他們知道中國食品有毒!
共有約 116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當局引發的關稅大戰,讓無數對美貿易的中國出口商停工停產,一旦曠日持久,中國將可能出現千萬規模的失業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