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娱乐平台 - 体育

傳染病防治

(中央社華盛頓9日法新電)今天發表於「臨床感染性疾病」科技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項研究指出,馬來西亞研究人員證實,過去以為主要感染猴子的一類瘧疾,也會傳染給人類並致命。
疥瘡是一種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尤其在居住擁擠及個人不注意清潔衛生的狀況下容易傳染流行。此病是由疥蟲(SARCOPTES SCABIEI)所引起,蟲體長約0.3-0.4mm,雌性疥蟲於受孕後喜於人體皮膚角質層內,一面鑽孔道一面排卵,卵經過幾天孵化後,幼蟲又到皮膚表面成長交配;受孕之雌疥蟲又再鑽孔道排卵;疥蟲即如此在人體皮膚內完成其生活週期史。
屏東縣發生首宗鉤端螺旋體病併發其他病症死亡案例,41歲的萬丹鄉李姓鄉民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送醫,引發敗血症、肺炎併多重器官衰竭不治。
(據中廣新聞報導)狂犬病是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膜炎,如果民眾被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病毒可能透過唾液,經由傷口黏膜進入人體,一旦發病,致死率接近100%。在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前夕,獸醫呼籲,雖然台灣並非狂犬病疫區,但家有愛犬愛貓的民眾,還是應該每年定期帶家犬和家貓去動物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做好寵物登記,才能防範未然,保護寵物和人的健康。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 rattus)和褐鼠(Rattus 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肺(肺動脈)中發現此蟲,1937年日本人松本(Matsumoto)在台灣東岸花蓮之野鼠內亦發現此蟲。
一但出現新流感症狀,到底應該在什麼時候使用「克流感」,對於來自美國的防疫專家馬利勝認為,應該要等到重症時才使用,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輕症就應該要投藥,不但能降低病毒數,同時也能減少傳染。
Q28 如何消除面對新流感所產生的恐懼心理?A 隨時關注最新防疫資訊,懂得自我警覺和防護首先,要瞭解新流感的特點,掌握流行情況,不要輕信市面上流傳的謠言和所謂的「祕方」。然後,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只要認真做好防護,就不需要擔心太多。
1名8歲女童因連續高燒 1星期,衛生署豐原醫院檢查診斷後發現,小女孩罹患的是傳染性單核球增生症,症狀類似感冒,經過 1週治療後,情況已改善返家休養。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26日電)台北縣國中小28日開學,因應H1N1新流感可能在校園發燒,縣府衛生局明天將演練學童送醫流程,開學後若有學童疑似感染流感,將爭取黃金48小時,立即送衛生所採檢評估。
沙門氏菌感染症為食因性感染的疾病,亦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因食入遭受動物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一般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在感染後約6-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下痢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症狀,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腹瀉3-7天內會變好,不過約5%腸胃炎的病人會發生菌血症,其中5-10%的病人會發生轉移性的局部感染,例如:蕈狀血管瘤 ( mycotic...
史上最大規模/萬丹災區105人染鉤端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感染,是啟動腎臟纖維化的原因。(自由時報記者葛祐豪攝)鉤端螺旋體感染,是啟動腎臟纖維化的原因。(記者葛祐豪攝)
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option )可以引起腸胃炎的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為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而杯狀病毒(Calicivirus)、星狀病毒(Astrovirus)以及腺病毒(Adenovirus)40和41型也可能致病。
與其給社會抗流感弱勢群體注射預防流感的疫苗,不如把精力投注到在社會中傳播病毒最廣的群體—學校的孩子們以及他們的父母。這樣也會起到預防社會中弱體質人群感染流感的風險。
Q24 如何選擇運動種類?A 可根據時間、興趣、身體狀況等選擇如果是想運動的中、老年人,建議可以選擇如太極拳般較溫和的運動。根據研究顯示,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中、老年人,其免疫系統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作用。其他如慢跑、快走、健身氣功等,以及社區健身中心提供的健身專案,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Q19 什麼藥物能夠對抗新流感病毒?A 目前最新藥物有「克流感」及「瑞樂沙」想對抗新流感病毒,建議可採用「流感抗病毒藥劑」。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流感防治網」顯示,這是種能預防或治療流感病毒感染的藥品。
豬鏈球菌是一種廣泛發現於全世界許多養豬地區的細菌。主要感染畜養的豬隻,但有時也會從野豬、馬、狗、貓和鳥身上發現。人類感染豬鏈球菌之首例個案在1960年代發生,此感染症近年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一般可造成人類致病的病原為第二型豬鏈球菌。
這兩種疾病為新確認的病毒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其名稱是依第一個病例之發生地來命名,亨德拉病毒(Hendra)感染症為1994年在澳洲之Hendra發生,立百病毒(Nipah)感染症則為1999年在馬來西亞之Nipah發生。這兩種疾病其完整的病程還不清楚,症狀的嚴重性由輕微到昏迷甚至到死亡,如病人昏迷後,通常在3-30天死亡。
鸚鵡熱(Psittacosis;Parrot fever)又稱鳥病(Ornithosis),是一種細菌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可能在家庭、寵物店、鳥類飼養者、鳥類展示會及鴿舍中爆發。
(中央社記者陳淑芬台北9日電)莫拉克颱風豪雨成災,衛生署今天緊急召集2組衛生團隊進入淹水地區訪視,協助民眾緊急就醫及防疫工作,並提醒災區民眾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遠離傳染病威脅。
拉薩熱是由拉薩病毒(Lassa virus)造成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出血熱疾病,流行地區為西非。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6日電)大林慈濟醫院醫師賴重彰今天表示,近來天氣陰晴不定,助長蚊蟲孳生,且今年已有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提醒民眾,如遭蚊蟲叮咬後有發燒、嗜睡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及早治療。
為嚴重急性病毒性疾病,病症為突然出現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與斑點狀丘疹與特異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拉薩熱是由拉薩病毒(Lassa virus)造成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出血熱疾病,流行地區為西非。
為一病期短且嚴重度變化大的急性病毒感染疾病,輕微病例在臨床上難以診斷。典型症狀包括:猝然發作、冷顫、發燒、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痛、虛脫、噁心、嘔吐、脈搏慢而無力但體溫上升(Faget`a sign)。
為嚴重急性病毒性疾病,病症為突然出現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與斑點狀丘疹與特異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傳染病介紹: 裂谷熱(里夫谷熱)
庫賈氏病是一種普利昂病(prion disease)。
成大醫院今天表示,醫療知識進步及科技發達,疾病處理已從單純的治療疾病,發展到主動預防疾病發生,兒童預防接種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分佈於世界各地,可感染大部分溫血動物;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final host),而其他所有的溫血動物(包括人類)都可以因誤食貓糞便中已完成芽孢化的卵囊(sporulated oocyst)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是吃到其它未煮熟受到感染動物組織中的囊體(tissue cyst)而被感染。
共有約 78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