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powerball中奖号码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傳染病防治

家中有小孩的人注意了,今年腺病毒疫情創下五年來新高。 小兒科門診增加三成,已經有有幼童死亡或是用到葉克膜治療,醫師提醒三歲以下的幼童,一旦反覆發燒,時間長達一個禮拜、或是眼屎變多、扁桃腺化膿就要注意,避免引發肺炎。
香港已進入猩紅熱高發期,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天(21)證實,再有1名5歲男童感染猩紅熱死亡,這是今年第2宗兒童感染猩紅熱死亡個案。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自5月22日至今,腺病毒感染病患有增加趨勢,衛生局呼籲家長,幼童若出現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腺病毒目前沒有疫苗可供預防,須以勤洗手、注意家中環境衛生、家長盡量避免幼童出入人多或是密閉場所等方式預防。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發現,引發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出現變種,多了一條基因,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年猩紅熱的流行,比以前更厲害的原因。
德國致命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出現新發展,德國官員首度發現人傳人案例,當局警告民眾,進出餐館、游泳池等都要特別小心,因為病菌可能透過病患傳染給其他人。
目前,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疫苗,是一個愛滋病毒動物模型。在接受測試的恒河猴中,有半數猴子的SIV受它的控制。該疫苗以一種病毒為載體,可以在人身體裏潛伏一輩子,它會使T細胞一直處於活躍狀態,隨時做好準備抗擊入侵的病毒。
疾管局今天公布1名越南籍孕婦感染德國麻疹,因3月底到4月底曾回越南,研判在越南感染,而曾與她接觸的7名孕婦經檢驗後發現已有抗體、沒有感染,但疾管局將持續追蹤胎兒狀況。
(大紀元記者王平綜合編譯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使用新法治療潛伏性肺結核獲得重大突破。過去病患每天服藥,需經歷九個月才能治癒。但是,如果改用劑量較高的相同藥物,加上另一種抗生素,每週服用一次,三個月後絕大部分病患即可痊癒。
感染源不明的歐洲出血型大腸桿菌疫情持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美國與捷克也相繼傳出出血型大腸桿菌的確診病例。
今年是愛滋病發現30週年,目前在美國愛滋病的致死率已經大幅下降,新愛滋病例發生率下降了75%,愛滋病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了3倍,許多愛滋病毒陽性患者只需一天服用一粒藥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然而要想真正徹底治癒愛滋病還是困難重重,即使藥物治療很好的病人,停藥以後愛滋病復發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水痘二次感染的機率很低,但一些民眾雖得過水痘,卻發現身體上又出現類似的紅腫水泡,並呈帶狀群聚分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謝佳憲表示,這其實是「帶狀皰疹」的症狀。
結核病歷年來佔法定傳染病發生第一位,近年來透過宣導新案例及死亡率已逐漸下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許衍道說,肺結核很可怕,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肺結核會傳染;不可怕的是,只要病人規則服藥兩個星期後,就不具傳染力。
流感病毒具有極強的變異性,現代藥物還無法有效地控制,能導致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像肺炎或支氣管炎等。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產生很多副作用及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對導致感冒、流感的病毒是完全無效的。中醫講究辯證施治表裡同治,面對流感病毒,中醫藥在防治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竹科學園區4名員工及友人吃完印尼風味便當後,集體感染傷寒,疫情調查發現,在新竹開印尼風味小吃店的新住民是源頭,新竹先前傳出傷寒零星案例,可能被同1名老闆娘傳染。
旅遊是輕鬆愉快的,但也潛藏著風險,主要是各地氣候、環境、風俗及衛生狀況不同,對旅遊者的健康造成威脅。世界許多壯觀的旅遊勝地同時也是可怕病菌的發源地,從感冒、腹瀉到霍亂、瘧疾或黃熱病都會襲擊國際旅行者,因為旅遊者可能沒有抗體,或者飲食改變、調整時差等因素造成抵抗力減弱,所以感染了旅遊當地的特殊疾病。
「科學」(Science)期刊即將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感染口蹄疫的牲畜,傳染期相當短,約為以往以為的一半。
1項今天發表的研究指出,採用錯誤的方法消滅登革熱病媒蚊,可能在未來爆發更嚴重的疫情。
(大紀元記者田恬法蘭克福報導)目前,麻疹正在歐洲範圍內爆發,並已經進入黑森州。專家預測,今年的患者數目將使往年麻疹患者數目相形見絀。特別是尚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成年人最易得病。目前醫生已處於警備狀態,並大力呼籲人們接種麻疹疫苗。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6日發布國內首例棘狀阿米巴原蟲引起腦炎個案,患者是1名60多歲男性,在田裡種稻時,因跌倒不甚嗆水,導致感染,還好經治療後恢復,而個案也已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臨床上相當重要的致病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也是超級細菌之一,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研究發現,國內5歲(含)以下孩童,鼻腔帶菌率有7.8%,若孩子免疫力下降,就可能被感染,且擁擠環境帶菌率會提高。另外,研究發現餵食母乳能降低帶菌率。
(據台視新聞報導)流感疫情降溫,咳嗽病人卻沒變少,有人一咳就是一個多月,醫師形容,「咳到掏心掏肺」都不誇張 ! 各地診所大排長龍。
防治結核病的最大困難之一是病菌的抗藥性。而產生抗藥性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結核病患者不按醫生指示服藥。現在,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將四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混合製成的藥劑,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20110418-Tuberculosis-120106464l)
美國麻州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已設計出新型的納米顆粒,可以在體內有效的投送治療各類傳染病如HIV或瘧疾的疫苗。
HIV
日本媒體報導,佐賀縣昨天宣佈縣內發生「廣泛抗藥性結核菌」(XDR-TB)集體感染,包括患者和醫護人員等共10人感染。這是日本首度發生廣泛抗藥性結核菌集體感染。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台北市1名2個月大女嬰在3月21日通報疑似感染百日咳,經疾管局確定為確診病例,這也是台北市今年首例百日咳確診個案。衛生局表示,這名女嬰並未接種五合一疫苗,衛生局呼籲家長,應盡速帶年幼孩子到醫療院所接種疫苗,以確保安全。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轄區的桿菌痢疾境外移入案占8 成,聘僱外傭的雇主,應注意外傭入境時的健康,也應避免造成傳染給受照顧者。
印度衛生部門官員駁斥了一項新的醫學研究。這項研究警告,一種帶有某個抗藥基因的細菌正在新德里迅速傳播。 (20110408-INDIA-SUPERBUGS-119464009l)
衛生專家今天再度提出警告,1新種超級細菌賦與細菌具有抵抗幾乎所有已知抗生素的能力,這種新超級細菌正快速蔓延,構成1項全球性的衛生威脅。
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辦事處今天警告,再不採取行動因應抗藥性問題,否則生病沒藥醫的日子可能降臨。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抗藥性結核病人數每年新增病例四十四萬,死於耐藥結核病的高達十五萬人,但得到治療的比率卻不足百分之七。由於各界的忽視,世衛預估2015年將有超過兩百萬的人感染難以治療的耐藥結核菌。
共有約 783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