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649中奖规则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人權自由

過去一年中國大陸在茉莉運動的影響下,維權運動一浪接一浪。香港支聯會在除夕夜舉行《反倒退,爭民主》晚會,呼籲港人繼續聲援大陸民主維權運動,維護香港核心價值。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香港政府最近重提11年前法律改革委員會的建議,為纏擾行為刑事化進行為期3個月的諮詢,遭到各界炮轟。香港記者協會批評惡法損害新聞自由,人權團體也擔憂條例一旦推出,勢必成為港府打壓示威自由的工具。
(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導)一群人民力量成員昨日到中聯辦門外抗議,聲援廣東汕尾陸豐烏坎村村民的維權運動,並舉行燭光晚會,悼念死去的村民。
(大紀元記者莫森綜合報導)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巿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程度及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再次跌落谷底,相信與區議會選舉懷疑種票及行政長官選情有關。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上海部分訪民朱金娣、沈金寶、李天紅、宋萍珍、孫成玉、曹善芳、曹美芳、王雅芬、陸苗龍、杜新民、李軍、黃玉晴、管銀寶、經鴻珍等14人,上午10點左右坐地鐵來到亮馬橋站,剛走出地鐵出囗,就被黑壓壓的一大片警察還有上海駐京辦截訪人員堵住。
2011年區議會選舉,在觀塘選區當選的黃春平,被傳媒揭發是前中聯辦官員。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指事件不能接受,但相信本港不少機構已被中共滲透,憂慮香港難保一國兩制。
負責選出新一屆香港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12月11日舉行。扣除自動當選,仍有24個界別分組要競逐,1,300名候選人角逐766個席位,競爭較上屆激烈,全港有23萬多人有份投票。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團隊昨日都積極拉票,泛民希望爭取150個選委席位,足以提名其候選人選特首。
「爭取居港權家長協會」趁國際人權日(12月10日),12月11日在中環匯豐銀行總行再次呼籲港府應負起應有責任,兌現讓港人內地成年子女來港的承諾。協會指,現時仍有1千多人仍未獲取身份證,13年艱辛之路,令年邁家長筋疲力竭,無數家庭陷於痛苦困境。
為慶祝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香港多個民間團體12月11午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行「國際人權日2011──《人權法》實施20周年」嘉年華,活動包括:論壇、攤位、展覽和表演等,抗議官僚濫權,並呼籲市民善用《人權法》,以保障人權和維護尊嚴,藉此引起廣大市民對香港、中國及世界各地人權狀況的關注;同時呼籲市民共同捍衛人權,用行動改變社會不公。
區議會選舉種票醜聞越曝越多,但港府卻遲遲沒有展開行動。在社會各界要求徹查種票事件的呼聲日益高漲下,廉政公署12月4日終於宣佈,上星期五在勝負只差兩票的油尖旺區議會京士柏選區,先後拘捕了22人,4日正式落案起訴其中6人,指他們涉嫌「種票」。多個泛民主派政黨對當局的行動表示歡迎,要求繼續徹查可疑個案。受種票影響而落敗的候選人將會向法庭提出選舉呈請,希望法庭裁定有...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一名多次襲擊法輪功真相點的女兇徒,11月17日在銅鑼灣再次出現,並且手持硬物,拳打腳踢打傷一名法輪功女學員。警方接報到場將兇徒拘捕。
申訴人:安興龍,男,1981年4月1日出生,漢族,住鶴崗市向陽區43委,因搶劫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現於哈爾濱第三監獄服刑。
11月12日是大陸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的生日,香港分別有團體到中共駐港聯絡辦公室,抗議中共監控陳光誠全家和打壓探訪人士,並要求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
(大紀元記者李真、曾嘉連香港報道)香港法輪功學員在旺角街頭設置的真相點及退黨服務點,昨日接連兩次遭到凶徒惡意破壞,法輪功學員強烈譴責中共末日瘋狂、肆意行凶,敦促港府查明真相,將罪犯繩之以法。議員和民眾也紛紛譴責中共的暴力文化蔓延,嚴重損害香港的一國兩制和核心價值。
香港社民連響應全球發起的墨鏡自由運動,在星期六(11月12日)大陸維權人士陳光誠生日當天,前往中共駐港辦事處,慶祝陳光誠生日,並抗議中共無理監禁維權人士,要求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
11月12日是大陸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的生日,香港支聯會於其生日前夕11日(星期五)前往中聯辦,祝願陳光誠生日獲自由,並斥責中共監控陳光誠全家和打壓探訪人士。
特首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將於10月30日舉行,「回歸基督精神同盟」(回基盟)呼籲全港市民(不只基督徒)投廢票,以示對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的不滿。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關注團體「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調查區議員於會議中的活躍度,發現2011年民選區議員表現最勤力,而委任、獨立議員雖然大多會出席及完成會議,然而只是當作完成任務,絕少發言和議政。團體批評區議會委任制脫離群眾和落後,應盡快廢除,並應訂立檔案法規管政府和議會。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近期香港3位準特首候選人接連就六四鎮壓發表淡化言論,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強烈批評他們不僅迴避六四鎮壓事實,更是冷酷無情,只懂緊跟中共政權,完全背離港人的核心價值。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香港政務官鄧忍光今年9月空降香港電台擔任廣播處長一職,引發各界憂慮,星期五(10月21日),香港立法會召開特別會議,多位議員和港台員工狠批政府粗暴干預香港電台編輯自主,要求港府撤回政治任命。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被稱為「維權媽媽」的大陸維權人士王荔蕻被控尋釁滋事案昨日二審宣判,維持一審判決,監禁9個月。北京法院外並聚集10多人聲援王荔蕻,有上百名公安到場戒備。第九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及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昨日也舉行王荔蕻事件記錄片放映會,探討王荔蕻事件根源,以實際行動聲援王荔蕻。
全球接近一千個城市星期六(10月15日)相繼發起示威,響應美國持續近一個月的佔領華爾街行動。做為金融中心的香港,多個團體發起「占領中環」,反對金融霸權,抗議官商勾結剝削工人權益,大約有三百人參加。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述)添馬艦新立法會大樓雖取名「門常開」,但區內採訪困難重重,不但設立了多個禁區,限制記者進入;當局還動用保安築成人牆,阻礙記者採訪官員;更以行動阻止傳媒採訪。港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港府將記者當成洪水猛獸,嚴重剝削採訪自由。
香港支聯會星期一(10月10日)到中共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辦事處,抗議她對六四事件的言論,對其指六四乃不幸事件感到憤怒和不滿。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旅居美國的中國民主人士楊建利,星期五(7日)準備來港參加一個辛亥革命研討會時,被拒入境香港,目前已經乘飛機往台北。主辦團體批評港府破壞一國兩制,令香港自由港形象蒙羞。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今年8月中旬中共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3名在香港大學被推入後樓梯的學生和在麗港城被抬走的居民,以及七一遊行遭警方非法拘捕的新唐人電視台實習記者,10月4日申請法律援助,向警務處處長提出民事訴訟,控訴警方襲擊、非法禁錮和拘捕,並向警方索償。
外傭爭取居留權的司法覆核案,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入境條例》違反《基本法》,即外傭享有申請居港權資格。10月2日的《城市論壇》上,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表示,法庭是頂著很多壓力做出此裁定。另外,有外傭僱主團體調查發現,六成半的受訪外傭都指會取居港權。但有外傭代表指,香港生活指數高不是每人都想留下。
(大紀元記者關式明香港報道)上月中,中共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港大百周年慶典儀式,引起警方保安爭議。3名大學生今早會到法律援助署申請法援,向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提出民事訴訟,投訴被警方襲擊及禁錮。這是香港開埠以來,首次有學生向警務處處長提出的民事訴訟。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4年一度的第四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提名期今天結束,昨日再收多49份表格,令總提名表格增加至887份,加上今天提名最後衝刺,預計參選總數比上屆918人報名略高或持平。有學者認為,本屆區議會選舉將是一個不公平的選舉,中共對區議會採取三大操控手法,包括用資金、國情教育以及中聯辦扮演協調等,對香港泛民主派進行打壓。
香港政府為紀念辛亥百年資助的歌劇《中山‧逸仙》近日在北京被禁,引發各界揣測。有香港學者認為事件涉中共政治審查,擔憂對孫中山事跡的討論,會觸發民眾對中國現狀,包括中共貪污腐敗的不滿,最終導致中共政權變天。
共有約 260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禁止中國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飛機及美國飛機零部件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分析師認為,如果禁令持續下去,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令國產C919飛機項目陷入停滯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