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hkjc投注户口app-足球分析预测-彩票开奖网

駱亞報導

海南省政府近日聲稱,對民營企業家涉案人員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不判實刑,能不繼續羈押的及時予以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分析說,民營企業家對中共政府失去了信心,中國經濟惡化嚴重,可能威脅到社會穩定。中共當局害怕了,哄騙民營企業繼續投資,但中共的承諾沒有可信度,救不了中國經濟。
近年開始受到國際重視的中共強迫勞動罪行,焦點集中在中國新疆的集中營,因涉及當地的棉花產區,新疆棉花因此受到抵制。但長期在中國存在的中共監獄奴工問題,雖偶有報導,似乎並沒有被國際上予以更足夠的關注,並採取有效的制裁行動。
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近日公開以中央辦公廳(簡稱中辦)主任身分亮相。有觀點認為這一安排令習近平變相當黨主席。專家表示,以習的權力現狀,有沒有黨主席這個頭銜不重要。但現在習近平和中共均面臨危機。
中國經濟持續下滑之際,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及一眾中共高官頻頻喊「對外開放」。分析認為,過去幾年外資對中國的營商環境嚴重不信任,特別中共的政策無常,令經商風險大增,外資信心難以恢復。
經過中共二十大和全國兩會,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成功集權,以習家軍為主的新班子上台。近期李強等幾大習親信爭相表現。不過專家觀察到中共內部有很緊張的情況,直指中共新版內鬥正在開啟,政權陷入另一種加速敗亡的危機。
中共在過去40多年中,多次搞所謂機構改革,但都跳不出怪圈。近期,中共當局又宣布進行機構改革,對黨政部門動大手術,同時強化中共黨對政府的控制。這次機關改革的一個特徵是,金融領域改革後的架構退回到了20多年前。而中共在經濟上已經被質疑倒退了20年。
中共新總理李強上任後,不斷有維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動作。昨天(24日)公布新的「國務院工作規則」,減少國務院常務會議次數,但建立學習制度,重點學習習近平講話。分析人士認為,李強要加強國務院的政治性而降低實務性,另外,這是一種對官員加強洗腦控制的做法,等於回到毛澤東時代學毛語錄的做法。
3月20-22日,習近平不顧國際社會強大壓力前往俄羅斯與普京會面,推動所謂「大國外交」,打著「調停」俄烏戰爭的幌子,聯俄抗美。 專家分析,在中共與美國對抗之際,習近平害怕普京政權垮台,訪俄力挺,卻不敢跨西方紅線;習推行所謂「大國外交」,將導致「戰略透支」;聯俄抗美,必推動西方國家團結抗共。
中共文宣系統內訌近日罕見被公開。曾拍攝一批所謂主旋律影視作品的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實名舉報中共中宣部文藝局局長、中宣部輿情中心主任劉漢俊以權謀私及打壓金盾影視。劉漢俊還是代表習近平政治符號的「學習強國」平台的總編。這波爭議背後有何內情?
中共財政部3月1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稅收收入同比下降3.4%,在主要的13個稅收大項中,9大項大幅下跌,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3項稅收增長。同日,央行宣布3月27日降準0.25個百分點。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形勢不好,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不正常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國進民退」越發明顯。央行降準釋放流動性,將流向政府融資平台、國企,而「放水地產」更是飲鴆止...
中共新總理李強上任後首次到地方,近日在湖南考察製造業,強調重視實體經濟,推進高端製造。專家指,由於市場換技術的能力下降,再加上美中貿易戰爆發後的科技制裁等因素,中國製造業發展困難重重。
習近平週三(3月22日)結束對莫斯科的訪問。中俄此次會談被指在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上沒有突破,只在經濟和能源問題上加深了合作。不過專家分析,習近平此行,帶來的風險比獲得的利益更大。
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22日)結束3天訪俄行程。習在離開克里姆林宮時,對普京說了一句話,稱所謂百年變局,「我們共同來推動」。普京則回應同意。專家分析表示,習的話來自所謂「東升西降」的誤判。中俄試圖聯手攪亂「世界秩序」,這會給中國帶來毀滅性後果。
在烏克蘭戰火紛飛之際,3月22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一連三天的訪俄行程。在習與發動俄烏戰爭的普京會談後,中俄發布了聯合聲明。專家認為普京在會談後的一些言論是話中有話。另外,習訪俄還出現一些異常細節,令人懷疑暗中有涉軍事方面的交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新任總理李強近期均放話支持民企發展。經歷了三年嚴厲清零防疫以及各種政策性打壓後,中國的企業家們相信中共領導人所講的嗎?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週一(3月20日)訪俄,同天中共在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引發關注。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20日)高調訪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超過4個小時。普京首次提會討論中共的所謂和平倡議,烏克蘭則表態烏俄和談的前提是俄軍撤出烏克蘭。美國對習訪俄發出警告,提醒外界勿輕易上當。而習訪俄之際,日本首相突訪烏克蘭,引發關注。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高調訪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超過4個小時,並共進晚餐。普京首次提「仔細研究」中共的所謂和平倡議,但美國和烏克蘭對此倡議表態說,烏俄和談的前提是俄軍撤出烏克蘭。分析認為,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潭,普京欲借習近平脫困,但北京無實質性的解決方案,也未破烏克蘭底線;中俄關係遠非「鐵板一塊」,習近平此舉也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3月20日起,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三天的訪問。俄媒指習近平與普京當天舉行一對一雙邊會談。普京與習近平同一天在中俄官媒發表吹捧兩國關係的文章。專家分析習企圖聯俄抗美。
中共新一屆國務院班子3月13日正式完成換屆,中辦昨天(19日)發文要全黨大興調查研究。1961年毛澤東曾發動這類運動。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領導的新班子正面臨內憂外患,試圖拋出老一套來渡過危機,當中也包括了對下邊官員進行敲打。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啟第三任期後不久,將於3月20日到22日前往莫斯科訪問,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尋求將北京描繪成和平調停者。分析認為,習近平此舉是在外交上走鋼絲,試圖擔任和平調停者背後有其目的;而中共提出的12點和平計劃頂多算是其宣傳用品,既不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接受,也不被俄烏兩國重視,擔當不了雙方的中間人。
就在習近平連任中共國家主席的當天(3月10日),北京高調宣稱,在中共斡旋下,沙特和伊朗最近在北京達成一個和平協議。專家表示,這只是在北京做一場政治秀。
剛結束不久的中共兩會,被認為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獨裁時代的到來。而中南海的南北院之爭,南院即黨中央機關,北院為國務院機關,數十年來一直是外界觀察中國政治和經濟政策內部衝突的焦點。之前有習和李克強的所謂「習李不和」之說,但新總理李強上台,習和李強被認為是主僕關係,中南海的南北院之爭疑會結束。不過專家認為,這種所謂的一體化,造成的後果嚴重。 習和李強被指成主僕關係...
中共央行17日宣布,於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專家分析,這是李強上台後的重要財政政策,試圖提振消費。然而,由於中國經濟整體不好,市場信心受挫,內需嚴重不足,中共降準效果不會大。
中共中央、國務院昨天(16日)正式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該方案提出組建中央金融委、科技委、社會工作部以及中央港澳辦等新內容。17日,就中共的金融和科技方面的機構改革,幾名專家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指,中共在感到不安全之下強化集權,但會帶來另一方面的兩大風險。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兩會上,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中共官方今天(17日)宣布,習近平22日起一連三天訪問俄羅斯。此前外媒曾披露,習還計劃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視訊會談。專家認為,中共之前拋出的所謂和平計劃沒有收效,習訪俄,就是實際支持俄羅斯,迫使國際社會跟中共談,中共則從和平談判裡面,謀取政治利益。
中共昨天(16日)公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包括新組建一個中央社會工作部。專家認為,中共新設這個部門涉及社會維穩和對地方政權的整頓,或因習近平擔心基層管治失控。
3月16日,中共公布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此前一天,中共央行再稱,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要「精準拆彈」。分析說,為防範政治風險,中共拼命金融維穩,卻無力拆除「金融炸彈」,只能強行壓制。如果國際金融形勢、國內經濟形勢繼續惡化,金融風險會急劇上升,並率先引爆地方債危機。
中共因打壓網絡自由,一直倍受詬病。但中共今天(16日)發布「網絡法治白皮書」,公開向他國輸出其網絡極權「經驗」,引人關注。專家表示,中共白皮書反映出它透過現代科技能全面控制網絡,其所謂網絡法治最主要還是對中國人民的監控,這種控制模式其實早已輸向全世界。
中共兩會3月13日結束,官媒披露兩會換屆過程,稱有人主動退位。而與五年前介紹換屆相比,還有一些表述不同。分析人士認為,中共搞獨裁統治,所謂全過程民主都是騙人的,然後寫些官樣文章為自己辯解,但這樣上來的班子,往後日子就難過了。
共有約 852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廣東深圳業主李天輝因遭受中共迫害而逃出中國大陸,2024年7月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近期他對大紀元記者講述了在國內遭受迫害的經歷,包括非法拘禁、酷刑、威脅、恐嚇以及持續的監控和騷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