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亞報導

對房企的前景,大陸龍頭房企員工王先表示,「現在死完了吧,過一天是一天。」他還向大紀元披露了國企串通政府賴帳內幕。
中共「戰狼外交」早已倍受詬病。中共黨魁習近平昨天(29日)卻進一步要求中共駐外使節要「敢斗善斗」,「備戰姿態」。習的話在海外社交網上引發非議。有專家則指這次會議可能涉及傳達前外交部長秦剛的問題。
中共軍方兩大傳聞在昨日(29日)閉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得到確認。國防部長職位懸空兩個月後,前海軍司令員董軍上將獲任命為防長。另外,包括空軍前司令丁來杭,火箭軍兩任司令員周亞寧、李玉超在內9名高級將領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據信後續還有。專家認為,董軍應該是習近平不得已的選擇。習近平大批整肅自己提拔上來的人,則說明了他遭遇官場空前的忠誠危機。
12月29日,A股2023年收官,縱觀全年市場走勢,滬指下跌3.7%,深成指跌13.5%,創業板指更是跌近20%。據調查顯示,有83%的股民今年遭到虧損。近日,中共當局放開對外國人在中國炒股的限制,但這一舉措卻不被外界看好。
早前稱開展統計打假的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天(29日)突然發布消息稱,2022年GDP多報了5,483億元(人民幣,下同)。有分析指,數據造假是整個中共系統性問題,不管當局怎樣調整,數據都不可信。
中共日前修訂了被網民稱為「幫規」的紀律處分條例,進一步擴充、細化條文和擴大處罰範圍,其中首度寫入對黨員閱讀禁書、嫖娼和吸毒等的處理規定。分析人士認為,中共黨紀層層加碼,說明腐敗到了極點,黨魁習近平的統治也已陷入死結。
2023年中國工人維權運動風起雲湧,總部位於香港的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ur Bulletin, CLB)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27日,中國的工人維權事件已達1,919宗,已超過以往三年的數字總和。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中共全國政協12月27日宣布撤銷三名軍工企業高層的政協委員資格。有消息指出,他們與之前李尚福和火箭軍貪腐案有關。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表示,習近平要求手下人對他忠誠,但他看他們都有反骨。
近日有網友爆料,前央視記者王志安早前曾捲入中共高層內鬥並致微博被封殺,後被重新招安搞大外宣;王早在學生時期就被收買成特務。分析認為,在中共政治格局下,人都無法保護自己的安全,或成中共內鬥的犧牲品,或中共得勢後被祭旗,因手段詭祕陰毒,這種特務被中共首先拿來開刀的例子太多。
李尚福10月被免去中共國務委員及國防部長職務,官方至今未公布原因,其繼任人選也受到關注。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12月28日對此問題不正面回應。專家表示,習近平整肅軍隊造成軍心受到嚴重衝擊,可能會在國防部長人選上做出平衡,使用非嫡系人馬。
北京當局拋出的金融機構改革近乎塵埃落定,其中央行遭削權,相關人事也進行了「大清洗」。分析人士認為,金融領域過去由朱鎔基、王岐山人馬長期把持,形成「山頭」,他們多為技術官僚且與西方關係密切,令習近平不安。但央行遭大改後淪為習的執行機構,問題更大,西方世界需要關注未來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中共黨魁習近平昨天(26日)率領中共高層到毛澤東紀念堂拜毛,之後在北京大會堂舉行紀念毛冥誕130周年座談會。學者對比習十年前的紀念毛誕講話,發現有兩處不同,與習對權力的算計有關,而習這次是第三度拜毛,則釋放其統治危機信號。
陸媒《財新週刊》昨天(25日)發表社論,引用鄧小平言論稱要改革開放要靠實事求是,又引用習近平的話稱「違背實事求是,會誤黨誤國」,不久文章遭刪。分析認為,該文是暗批習近平,顯示黨內鬥爭白熱化,文章遭刪說明黨內改良沒有出路。
在7月1日實施新版《反間諜法》後,中共國安部頻頻介入多領域表態,日前又發布一份介入全民日常生活的「保密清單」,聲稱要追究「危害國家祕密安全的行為」。觀察人士認為,中共將保密規定深入到民眾日常生活且沒有邊界,人人都是受害者,這很可怕。民眾的唯一出路是終結中共暴政。
前中共央視記者王志安(社媒名:王局志安),2020年移居日本,並經營自媒體。一直以來,有關他充當中共大外宣的質疑聲四起。與王志安有過交往的日籍華裔作家李小牧日前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披露一些具體細節,直指王志安往往會在「共產黨最需要的時候」跳出來。
中共當局近年來只強調「集中統一領導」,日前政治局會議突然重提「民主集中制」,黨魁習近平並且要求政治局委員如實地向中央報告情況。專家表示,因為習搞個人獨裁,手下習家軍為了自保,都上報假消息,面對政局混亂,習非常惱火,這一情形說明中共政權已進入死胡同。
12月24日平安夜,大陸有城市高校將學生強行控制校內,甚至寢室不得有聖誕標誌。有的城市街頭佈置大量警力,甚至在教堂附近實施戒嚴,但上海卻舉行大型聖誕節,街上人裝扮的聖誕飾品在集體行走。評論認為當局將上海作為開放的標誌,但對對其他地區進行區分,早已神經錯亂。
旅居日本的海外自媒體博主王志安(社媒名:王局志安)近日被起底。分析認為,諸多事實說明,王志安對中共是「小罵大幫忙」,平時小罵中共扮演「反共人士」,但在重大事件上配合中共的宣導,為中共洗地。
近日,居住海外的前央視調查記者王志安被起底。幾位大陸精英對大紀元表示,王志安表面做得客觀中立,關鍵時為中共站台,實際是假冒反共人士的中共大外宣。
近期,大陸學者倡議給年輕人發錢來拉動國內消費。海外專家分析了中國經濟內需不振的核心原因,並認為中共也不會用發錢的方式來刺激消費。
2023年即將過去,2024年中共政局的關注點在哪裡?旅澳學者袁紅冰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延續2023年諸多整肅事件,中共黨內充斥反叛和野心,未來一年中共政局凶險。
中國經濟疲軟,地方政府罰沒收入近年來呈兩位數增長,網民曝出很多幾十元小生意被罰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案例。近期中共發文取消和調整33個罰款事項。專家分析,這沒有用,「罰款」已成地方政府制度化行為,當局變相搶錢以解決財政及經濟危機,但可能官逼民反。
前中共喉舌央視記者王志安(社媒名:王局志安)近幾年在海外社交平台異常高調,遭揭實為中共特務。鐵鏈女吹哨人趙蘭健對大紀元揭露,王志安曾向中共爭取大外宣經費,他把共產黨的宣傳模式,完整的拷貝到境外,毒害翻牆出來的民眾。
12月18日23點59分,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淺層地震。地震波及到相鄰的青海省海東市。當地官方稱已致131人遇難,近1.5萬間房屋倒塌。但在15小時內就宣布救援結束,且讓外省救援隊退場,留下重重疑點,專家對此做出分析解讀。
近期,中國經濟低迷,職場競爭激烈,政府管控嚴厲,讓年輕人極度沮喪,從網絡熱詞,「躺平」「擺爛」到「四不青年」,近日更是發展到「十不青年」可見一斑。分析認為,當局沒有給年輕人一個創業環境,太多的慘重教訓,除了躺平、擺爛沒有別的辦法。
正值隆冬,大陸甘肅積石山縣18日深夜發生規模6.2級淺層地震,大片房屋倒塌,傷亡慘重。而地震發生後僅15小時,中共就宣布救援工作基本結束。官方播放的現場視頻顯示,在黃金救人時間裡,官方救援人員並未真正緊急救人,被指為完成擺拍。同時,甘肅拒絕外省救援隊參加救援。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國安部頻頻介入經濟領域表態,在宣傳口引發內訌。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強調「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胡錫進疑似藉機暗批國安部製造「橫炮」效應,削弱了經濟發展主目標,國安部則隔空回應。專家認為,中共內訌表明,中國經濟已進入天怒人怨的階段。
近日中共掀起一波所謂的「指尖上形式主義」整改,聲稱形式主義在數字化背景下變異翻新。分析認為,中共懼怕官員躺平,建數字系統管控,但是官員卻利用電子政務搞腐敗,並且上下層已經嚴重對立,內部在分崩離析。
即將過去的2023年,中國局勢暗流涌動。在未來的2024年,中國會有怎樣的黑天鵝飛出?專家認為習近平「出事」恐是明年頭號的「黑天鵝」。
近年來,中國的天氣變得更加極端。今年入冬以來,一波接一波的寒潮席捲中國,上一輪寒潮剛剛結束,新一輪強冷空氣又接踵而至,低溫、寒潮、大雪、凍雨等極端天氣輪番橫掃北方和南方,多地開啟「冰凍週」。
共有約 853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中關稅戰沒有緩解跡象,出口美國市場的牛仔裤、家电等产品订单驟減,衝擊中國製造業。中国工厂已开始减产、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