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世界教育動態
教育政策
招生政策
學費政策
比較教育
考試情報
獎助學金
家庭教育
胎教資訊
育兒資訊
教養方法
教養心得
親子互動
課業輔導
少兒心理
教育名言
走進校園
學校巡禮
校園安全
校園活動
品德教育
校園榮譽榜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身心障礙
教師園地
教學方法
班級管理
教輔經驗
教學心得
教材教案
師生之間
親師之間
教師感言
學生園地
學涯規劃
學子心聲
讀書心得
作文選登
童詩創作
網路安全
學習園地
中文學習
英語學習
音樂教育
美術學習
數學學習
走進自然
學習方法
故事點播
繪本故事
啟思故事
童話故事
寓言故事
民間故事
成語故事
趣味綜合活動
繞口令
謎語
智能開發遊戲
童謠
童趣欣賞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教父母妙招
教父母妙招
育兒錦囊: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妙計
陪讀最主要的是在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學日開始,直到第一次期中考結束,家長捉緊了這段關鍵時期,可省去往後長期的陪讀。這是提供給讀者的小小心得。
錦囊妙計
育兒錦囊
讀書習慣
陪讀
家庭教育
2020年11月13日 10:44 PM
在家中創設兒童的「快樂天地」
許多教育學家認為兒童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美國兒童專家Miller女士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外部環境裏,將會大大降低兒童不良行為的比率。
兒童房間
教父母妙招
房間布置
2020年11月10日 12:35 AM
大提琴老師顧晨田談兒童音樂學習
疫情期間學校停課,很多家長想藉機為孩子們培養藝術方面的興趣愛好。大提琴老師顧晨田認為,正確的學習方法、保持興趣和家長的配合尤為關鍵。
大提琴
顧晨田
音樂
兒童
樂器
2020年5月23日 9:20 AM
動手做料理 度過孩子停課期 (2):健康的酪梨抹醬
酪梨是最健康的食物之一,它們富含健康的脂肪、膳食纖維與許多微量營養素。它們奶油般的質地也很受到孩子們的歡迎。製作酪梨抹醬時,可根據孩子的口味進行修改,自行調配香草、洋蔥和番茄的用量。在文章的最後,也會提到兩個可給孩子進行的廚房小實驗,可以跟孩子一起動手嘗試。
中共病毒
料理
酪梨
酪梨醬
微量營養素
烹飪
玉米餅
孩子
廚房
2020年4月7日 8:31 PM
5歲童拒上學 父母帶他上街撿垃圾 結果超讚
當孩子宣布再也不要去上學,父母該如何回應?泰國一對父母因其獨特的教子方法而備受網友讚譽。
兒童教育
親子教育
家庭教育
2019年7月17日 11:41 PM
教養的真相:叫不動的孩子 父母先改變溝通術
教養若用錯方法,會造就孩子教不動的個性。父母須改變溝通方法。
教養方法
教養的真相
孩子叫不動
親子溝通
溝通術
孩子不聽話
2019年4月20日 1:03 AM
教養的真相:條件交換的孩子 被動不聽話
「幫忙做家事,才有零用錢」……,這些讓孩子可以馬上動起來的「條件交換」,是好的做法嗎?
教養方法
條件交換
討價還價
不聽話
教養的真相
2019年4月13日 11:09 PM
媽媽寫在兒子21支鉛筆上的話 溫暖全世界
爲了激勵上小學的愛子,美國德州一位媽媽想出了一個很妙的辦法。孩子的老師發現後,覺得真是太暖心了。她在臉書分享之後,讓家長網友們讚不絕口,紛紛起而效仿。
少兒心理
激勵孩子
親子教育
2019年1月29日 6:20 AM
教出懂事的孩子 先從培養責任感做起
許多父母都因「情不自禁」而為孩子做太多。在父母任勞任怨的為孩子籌畫一切時,也應檢視一下,有多少屬於孩子的事務及問題,何時父母該退居一旁,讓孩子學習承擔與付出?因為「放手,讓孩子獨立」,才是父母能送給孩子最棒和最好的禮物。
教育
責任感
家庭教育
2019年1月22日 3:33 PM
女嬰哭鬧不停 阿姨一個動作哄寶寶呼呼睡
哄寶寶入睡通常是一場艱苦的戰役,但蘿倫阿姨好像很淡定…… 她有甚麼絕招呢?
哄寶寶
水龍頭
白噪音
2018年5月20日 9:11 AM
媽媽在幼子手腕畫一顆心 個中原因融化網友心
去年11月底,一位媽媽在臉書發帖,講述了自己在兒子手腕上畫一顆心的原由,引起眾多網友、特別是父母們的共鳴。她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兒童分離焦慮
育兒經
教父母妙招
育兒有妙招
兒童心理
2018年1月11日 4:48 AM
媽媽生雙胞胎 2年後觀察他們的臉 有驚人發現
2015年11月,加州湖濱(Lakeside)地區一位媽咪布蘭迪突發奇想,做了件很讚的事:她決定在自家做個試驗,對象是2歲的雙胞胎兒子……實驗結果公布到臉書後反響熱烈,三天即有4萬多網友分享。
親子互動
育兒經
雙胞胎
嬰兒哭鬧
可愛寶寶
2017年9月17日 10:39 PM
感動千萬人的動畫短片!《鷸》引家長深思
迎面而來的風浪,讓鷸寶寶無法招架,那無辜眼神讓觀者看得好心疼!這則著名的皮克斯(piper 2016)製作的動畫《鷸》,片長僅有6分鐘,但在權威的電影網上評分將近滿分。
動畫
動畫片
品德教育
2017年7月21日 1:27 AM
日本老校長:住院半年 九本日記 感慨女性偉大
當大家正期待著老校長能傳授如何打動人心的絕妙的交流技巧時,老校長卻突然談到了他剛剛結束的、長達半年之久的住院生活,他說,原本屬於生死攸關的手術,本該屬於恐怖痛苦的一段經歷,他卻因每天的感動而寫下了九本日記。 講如何交流,為何突然提到這...
女性
日本老校長談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身教
2017年6月21日 10:17 PM
讓孩子有禮貌 只需父母一句話
老校長說,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如今的社會,擅長與人交流的孩子,等於在社會成功了一半,而禮貌熱情,往往是交流的開始,是打開人心的關鍵。 那麼,讓孩子變得有禮貌,會不會很難啊?其實很簡單,只需要父母每天起床後對孩子說上一句話,不到半年...
家庭教育
打招呼
早上好
身教
日本老校長談家庭教育
2017年6月16日 7:12 AM
憂心孩子在校表現?請先牢記這七個要點
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受到近年來少子化的影響,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與教育更是格外重視。擔心孩子在校成績表現、擔心孩子在校與其他孩童的互動情況、擔心孩子在校的言行舉止……每天總有操不完的心。
親子教育
2017年5月16日 10:52 AM
傳統閱讀過時嗎?紙質書全方位大贏家
日漸普及的電子書確實有其方便之處。同時,出版者也利用人機互動設計,讓讀者獲得別樣的閱讀經驗。即便如此,數字閱讀卻未必是更好的選擇,從理解、記憶、認知、睡眠、健康等各方面來看,總體而言,傳統紙質書都是大贏家。
傳統閱讀
數字閱讀
神傳文化
紙質書
電子書
2016年12月26日 6:54 PM
「全是我我我!」為何今天的孩子更少做家務
今年8月,澳洲財政部長斯科特‧莫里森警告說:「等着依賴政府的一代澳大利亞人正在成長。」學界稱之為「我一代」(Me Generation),有的學者甚至說:「我們面臨著『我、我、我的流行病』。」為甚麼今天的年輕人變得更自戀?據研究,年輕人同情心水平的下降,應部分歸因於1980年代家庭教養方式的變化。
家務
家庭教育
家教
教養
親子
2016年10月29日 6:51 AM
關注孩子返校壓力 專家談對症減壓
研究顯示,相對成年人來說,孩子和老人有時更容易受壓力的影響。因此孩子返校期間的壓力問題不容忽視。大紀元採訪了蒙特利爾人類壓力研究中心的壓力問題專家索尼婭‧露班(Sonia Lupien)博士,以便家長了解如何幫助孩子正確應對壓力,其實人生中...
2016年9月13日 1:08 AM
放學後——孩子「開心轉換」的關鍵時段
我的孩子們開始上小學後,我驚訝地發現,放學後的一兩個小時竟然這麼有挑戰性。在校6小時(實際上是6小時25分鐘)後,平時開心的小傢伙們會表現出急躁、悲傷和疲勞,要過渡到屬於家庭作業或課外活動的下午時段總是相當困難。很快我就明白,堅持讓他們進家門五分鐘就做功課,或追問他們一天過得怎樣,均非上策……
兒童成長
放學
親子
課外
BarbaraDanza
2016年9月10日 4:35 PM
返校季來臨 家長簡化廚務的九個實用技巧
為孩子準備早點、盒裝午餐、放學後的點心及晚餐都在——廚房。美國生活網站realsimple.com近日提示了在新學年中讓廚房井井有條、下廚省時高效的九個實用技巧。
午餐
家務
廚房技巧
收納
整理
2016年8月26日 3:48 AM
大量土豆去皮妙招 超級高效有趣
要烹製一堆土豆,最麻煩的環節可能就是削皮。下面的趣味視頻介紹了一種讓孩子們(當然其他家庭成員也可以)開開心心幫主婦收拾土豆的好方法。
削皮
去皮
土豆皮
妙招
竅門
2016年8月16日 12:29 PM
看完這篇文章 你一定想清洗你的飲水瓶了
可重複使用飲水瓶的妙處就在於可多次使用。你可以隨時拿到可飲用自來水龍頭下面灌水,但瓶子如果總是潮濕的,其實它並沒得到很好的清潔。由於潮濕黑暗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保持每晚清洗水瓶的習慣是必要的,或者至少應每隔幾天洗一次。以下就是洗掉細菌和污垢的幾種方法。
水瓶
消毒
清潔
滅菌
除垢
除菌
2016年8月9日 9:10 AM
培養兒童觀察力 比科考隊員還細微
一天晚上,金蓮全家看南極考察的電視節目,14歲的女兒突然發現,科考隊員站的觀測位置錯了,並解釋了原因。果然,後來測量人員改變了觀測位置,電視上的記者解釋的原因與女兒如出一轍。女兒在看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的偵探故事片時,都能很清晰的看出事件發展...
健康成長
觀察力
金蓮
2016年8月1日 7:59 PM
竟有這招? 美催眠治療師用催眠管教小孩
父母親管教小孩的方法有很多種,但你可能沒有聽過催眠這一種。美國洛杉磯催眠治療師馬臣伯格(Lisa Machenberg)便透過催眠給予孩子正面影響,協助他們解決壓力、焦慮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同時讓他們分工做家務事,進而使整個家庭運轉得更有效率。
催眠
家庭
教育
父母
育兒
2016年8月1日 2:20 PM
避免暑期學業荒廢 專家:父母角色舉足輕重
中小學生在暑期會享受到很多夏日的樂趣,但他們的學業水平也會下降,這種現象被稱作「暑期學業荒廢」(summer learning loss)。教育專家表示,在這方面,家長們可以起到舉足輕重的督促作用,讓孩子以簡單而有創意的方式進行暑期學習。
學業
暑假
暑期學習
暑期輔導
親子互動
課外學習
2016年7月18日 10:05 AM
生為弱智兒 我曾受益於變聰明的「這一招」
2016年6月11日週末版的《大紀元時報》C6版上登載了一則科學信息,題目是「變聰明:這一招老少都適用」。如這篇報導所介紹的,通過學外語來提高智力、克服弱智狀況正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筆者對此有切身體會。弱智兒童無需自卑,他們的家長和教師們應該得到鼓舞和啟發而採用包括鼓勵學外語在內的多種方法去幫助孩子擺脫弱智。
外語
提高智力
特殊教育
益智
語言學習
2016年6月16日 12:20 AM
嬰幼兒大腦為何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每個學外語的成人對語言學習的難度都深有體會,由此,當一個成長於雙語家庭的三歲孩子在英語句子中夾帶西班牙語單詞時,大人們會按傳統思維猜測孩子把兩種語言搞混了。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外語學習
嬰兒發育
嬰幼兒認知
學外語
幼兒發育
早期教育
語言學習
語言能力
雙語家庭
2016年5月24日 9:36 AM
從小孩11種行為看父母身教 漫畫引網絡熱議
中國有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生活中,父母的身教勝於言教;孩子的人生態度、生活目標、對事物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來自家庭的熏陶。不盡責的家長有多種表現。近日美國生活媒體CureJoy就發表了一組主題漫畫,盤點了父母們很少意識到的12種不良教育方式,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
不良教育
家庭教育
家教
教子有方
教育之道
父母
育兒
2016年3月3日 11:43 AM
寶寶心靈豐富超想像 如何溝通與撫慰他們
最近,有一對剛剛生下第三個寶寶的夫妻聯繫我,寶寶顯得很難受,但他們找不出原因。三個月大的小嬰兒總也不休息,是奶水的原因,還是疼痛?到底為甚麼?以我的經驗(我有兒童心理學學位,是一名替代療法醫師),有的寶寶正處於適應出生或自己身體的過程中。運用「追溯前世療法」(past-life regression therapy),有的人能回憶起自己降生的過程,有關的細節獲得了他們父母的證實。
兒童心理
前世記憶
嬰幼兒
新手爸媽
生命探索
育嬰
胎教
輪迴
轉世
2016年2月12日 2:29 PM
上一頁
1
2
3
4
...
下一頁
共有約 163 條記錄
【品讀唐詩】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