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娱乐城平台 - 体育

高血壓專題

發表在美國神經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神經學」(Neurology)月刊的研究今天指出,攝取橄欖油的老年民眾,中風風險較低。該研究對象為超過7000名法國民眾。
雖然胖不是病,不過胖起來可能會要人命。 我們再從腰圍來提醒您,如果腰圍超標就要當心會小中風。
計程車司機陳先生某天突然大舌頭,他把車開到醫院,一走進就昏死過去,清醒後才知自己先後3次小中風,嚇得他趕快減肥瘦腰,服藥控制高血壓,以免下次大中風害人又害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當今頭號殺手」(the leadingkiller today)最新報告,心肺疾病、癌症及糖尿病等非傳染病成為全球最大死因。
(據中廣新聞陳奕華報導)台灣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高血壓問題,未來可望透過基因篩檢,獲得更有效治療!中研院團隊已經找到五個東亞族群特有「血壓調節」相關基因,將可研發更適合東方人的治療藥物,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這個研究登上國際重量級期刊「自然遺傳期刊」。
高血壓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不過研究顯示,國內有160萬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醫師建議民眾應該定期量血壓,而血壓測量也有一些小技巧,如果方式錯誤,得到的血壓數據可能就不準了!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表示,高血壓患者中約4成不自知,且高血壓控制率只有3成,患者可能處於中風等風險,心臟學會希望在5年內將台灣高血壓控制率由30%提升到50%,確保患者健康。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調查指出台灣民眾每4人有1人患有高血壓,但是不到3成的患者能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的目標值。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心臟學會,希望5年內將台灣高血壓控制率由3成提升到5成。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世界高血壓日將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舉辦「解讀身體3密碼,你也是健康達人」活動,民眾只要上網登錄血壓、腰圍、身高、體重等資料,參加高血壓減鹽牛刀小試活動,有機會獲得實用健康好禮。
BMI
(據台視新聞報導)去美容院洗頭有可能引發中風嗎?這是怎麼回事? 一名五十多歲女子,日前在美容院洗頭後,走路開始不穩,就醫後才發現是罹患「美容院中風症候群」,原因就是洗頭時太後仰,導致頸部兩條椎動脈受壓迫,因此引發中風。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綜合報導〉許多人都需要喝點咖啡來提提神,但是每天飲用咖啡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根據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天喝5杯咖啡的人,罹患高血壓的比例並不會比喝1杯的人多。
微循環生理領域之國際SCI期刊,近期刊登了一項台灣的微循環研究,該研究領先全球首度採用體表血流量測技術,取代穿顱侵入式方式,評估中風病患健患兩側血流阻力狀態差異。對針灸中風療效,提供有力的客觀證據與生理探討基礎。
研究發現,許多病人的高血壓被認為難以療癒,其實可能是苦於害怕醫生的緊張情緒。當人們就醫,所謂的「白袍症」可能造成血壓上升。
(大紀元記者陳瑋臻台北報導)酸菜經發酵產生許多風味物質,不僅可以增進食慾,也能促進消化,然而據消基會今(11)日公布抽驗市售酸菜20件發現,鈉含量最高的3件吃100公克就等於吃下一天鈉攝取量,另外有3件含防腐劑、17件漂白劑過量,消基會除建議民眾煮前務必沖洗外,也呼籲衛生署將商品盡速下架回收。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庭光今天表示,一名熱愛運動男子,打羽球後突然急性心肌梗塞,幸及時就醫挽回生命。林庭光說,預防心肌梗塞,包括運動、飲食、血壓等缺一不可。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常吃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2、3名!據統計98年國人因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2萬5,476人,最近又有疑似過勞引發心血管疾病發作致死事件。行政院衛生署長邱文達呼籲民眾,需重視心血管疾病防治,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家人。
腦中風又稱為腦血管疾病,是一個相當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佔國人10大死因的第2名。它是突發性的腦內出血或缺血,使執掌各種感覺、運動的腦內神經受到壓迫或循環不良,而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和思考能力,暫時性的或永久性的失去作用。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一位40歲從事科技業的王先生,半年前曾罹患中風與高血壓。日前起床時,竟二度中風!經醫師研判後,是因為氣候溫差之故,導致血管疾速收縮引發腦部中風。醫師提醒,若曾患有中風之民眾應特別小心溫差的變化。
美國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在27日舉行。每年每位入圍者走在紅地毯上時,看來神采奕奕,但研究顯示,這些巨星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無異於一般人。
(據台視新聞報導)喝無糖汽水不一定比較健康!這是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每天喝無糖汽水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不喝的人高出六成一。
研究今天指出,45歲以下美國人,特別是34歲以下的男性,中風住院人數在1994年到2007年間急遽增加;但老年人中風住院比例卻有下降趨勢。
(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近日寒流來襲,天氣驟冷,中風患者增加,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回顧過去三年,中風病患就醫情形發現,竟有高達18 %急性但症狀較輕的中風患者,延誤三、五天後才就醫的情形,顯示一般民眾對輕度中風的認識不足,而延誤就醫,錯過治療的黄金時間。
(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每年冬季都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去年底到今年初,寒流、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因為天氣劇烈變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逐漸浮現。各大醫療院所開始出現比往年冬天還要多的病患,特別是對天氣比較敏感的病患,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目前擔任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的殷偉賢醫師,談到了他在臨床上的觀察。根據每年在最冷的時節與最熱時節相比,增加一倍...
寒流頻報到,新北市立醫院提醒心血管病患以及高危險群,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有頭暈,半邊手腳麻等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前兆,要特別小心;另外抽煙喝酒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突然中風的機率,市立醫院提醒過年應酬時喝酒要適量,另外冬令進補也要適可而止,才不會讓自己處於中風的危險當中。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表示,法國藥廠巨擘賽諾菲安萬特(Sanofi- Aventis)生產的一種心臟藥物,和若干病患的肝臟受損有關,其中2名病患甚至需接受肝臟移植。
冷氣團一波波,中風送醫的患者大增,台中慈濟醫院今天指出,1名66歲男子,沒有心血管病史,在上波低溫特報時,夜裡起床上廁所後就出現中風徵兆,幸好及時就醫。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天氣冷吱吱,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收治好幾位腸胃道出血的病人,原來都是因為喝酒取暖所造成。急診醫師莊欽翔提醒,酒後因為血管擴張,暫時會感到暖溫,但過一陣子卻會更冷,而且還會傷身,喝酒暖身是錯誤的觀念。
(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寒流及冷氣團一波波南下,溫度劇烈變化的結果,各大醫院急診室都出現中風、心血管急症的病患,急救的比例增加了兩到三倍,以往只有夜間才會出現的狀況,現在連白天都會發生。由於後續仍有冷氣團南下,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民眾要注意保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身體的狀況。飲食也應該避免暴飲暴食,攝取過多的鹽及糖分。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秋冬季節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危險期,近日氣溫驟降,42歲的李先生因心肌梗塞造成肺水腫、喘個不停而就醫,醫師緊急施行心導管手術放置血管支架,住院4、5天後順利出院。心臟內科醫師表示,每年入冬後心血管疾病急診患者比夏天多出一倍,若突然出現胸悶、喘、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應該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共有約 52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台灣知名歌手Tank(本名呂建忠)在中國接受心肝移植手術的器官來源不明,近日在台灣激起對中共活摘器官的民憤,有網友發起「向大紀元道歉」活動。對此追查國際主席汪志遠、新唐人評論員秦鵬稱讚民眾在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