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五

高血壓專題

(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美國醫學專家西帕希(Ilke Sipahi)及其同事研究發現,部分降血壓藥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藥物(ARB)會致使癌症新發率小幅升高,使用ARB的患者新發癌症的幾率為 7.2%,而不使用ARB的患者新發癌症幾率則為6%,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還需進一步查證,建議應謹慎使用ARB,研究結果發表在《柳葉刀腫瘤》雜誌上。
58歲徐姓婦人突然出現劇烈的頭暈、頭痛,緊急送往台中縣光田綜合醫院,檢查發現婦人腦中長1顆動脈瘤,突然爆裂後造成顱內大量出血,命在旦夕,幸緊急救治,撿回一命。
最新研究顯示,受偏頭痛所苦的人,發生中風的機率比沒有頭痛的人多出一倍。
肥胖在現代醫學已被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因為肥胖會增加許多種疾病的罹病率及死亡率。在各種引發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中,肥胖最容易引發高血壓,嚴重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30),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更高達4倍。醫師表示,肥胖會使血管收縮,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減重,血壓就會降低,且愈年輕的高血壓病人,愈積極控制體重,就能更快地擺脫高血壓藥物,在體重趨於正常後,高血...
李小弟11歲就血壓高,媽媽很煩惱;不過,39歲陸先生的過來人經驗顯示,甩掉肥肉,血壓有機會正常。心臟內科醫師也說,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減重1公斤,血壓會降低1毫米汞柱。
FDA表示,雖然目前沒有對被要求停止販售的藥品,進行品質檢測以確定它們是否對人體有害,但是根據以往的紀錄,使用其他未核准的硝酸甘油錠的病患,曾發生過問題。因此FDA呼籲,正在使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應該持續用藥,但必須向自己的醫生諮詢,尋求其他替代藥物。
FDA
這是我媽媽跟街頭巷尾交流來的偏方,聽幾位老婆婆們用了效果很好,跟大家分享一下。
巧克力不再僅是能挑動味蕾的美食,同時也是能促進健康的食物。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只要食用得宜,適當攝取健康效益高的黑巧克力,不僅能提升腦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還可以預防中風。
高血壓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導致心臟肥厚、尿蛋白偏高,甚至造成中風、腎臟疾病,影響其他器官,最近健保核准一項新機轉的降血壓藥物上市,有助血壓控制、保護器官,目前已經納入健保給付。
(中央社倫敦12日美聯電)根據今天發布的新研究,偶爾血壓過高的人中風的風險,可能高於血壓經常偏高的人。
吃避孕藥,導致一名17歲少女腦中風。這名少女為了要調經期,吃安眠藥兩年,一直偏頭痛,最後到醫院診斷才發現她腦中風。醫師就說,因為這名少女的偏頭痛屬於血管性的偏頭痛,會有幻覺、閃光等症狀,而避孕藥內的動情素容易讓血液凝固,因而造成腦中風。
慢性腎臟病高居國人前十大死因,而且國人亂用藥物的情況嚴重,有高達115萬人曾買過地下電台的不明藥物。
單眼視力突然變暗、看不見,當心是腦中風前兆。醫師表示,1名67歲老先生右眼突然看不見,30秒後恢復,經檢查發現頸動脈狹窄,罹患「暫時黑矇症」,嚴重可能引發腦中風。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許多人知道血糖、血壓、血脂沒控制好,將容易得腎臟病,但是有5成不到的民眾卻不知,血壓如果控制不好,也會導致腎臟病的發生,國民健康局呼籲民眾除了應該要控制和預防三高上身,也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才能避免腎臟病找上門。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指出,近4成國人不知道高血壓若沒好好控制,容易得腎臟病;約1成高血壓病人吃過電台販售來路不明的藥物,將自身置於腎衰竭及洗腎危險中。
王女士是一位年約60歲的家庭主婦,平常因為高血壓、糖尿病定期在門診追蹤治療,自入冬以來,經常出現有天旋地轉,噁心想吐的感覺,發作的同時,血壓也都特別的高,她心想是不是中風了?因此前來就診。因王女士的媽媽是中風過世的,所以擔心自己也是中風。
很多人手腳冰冷,會以為是自己體質偏寒,不以為意。不過一位35歲的男子,實在是受不了冬天手腳就冷到不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血管硬化。
(中央社加州聖地牙哥20日法新電)權威神經學家今天表示,透過歌唱的方法可以讓無法言語的中風病患恢復語言能力。
最近天氣寒冷,台中縣光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羅明原,今天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儘量避免從事全身泡湯、三溫暖等活動,如果想享受泡湯樂趣,建議以足浴、半身浴為主。
這是我媽媽跟街頭巷尾交流來的偏方,聽幾位老婆婆們用了效果很好,所以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作法是將黑木耳(據說最好是乾貨,不要新鮮的)洗淨泡軟,置於鍋中,加水到剛淹過木耳。放在瓦斯爐上加熱,水燒滾以後,加一把枸杞,用小火煮15分鐘,關火以後加入黑糖適量。待到冷卻以後,將湯汁與木耳倒入果汁機打糊,每天早晚各喝一杯,據說十分有效果。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灣台南報導)主動脈剝離是一種罕見而造成高死亡的疾病,在臨床上的表徵變化多端,病程的進展也往往變化快速,而且是病患家屬相當陌生無法接受的疾病之一,大約8成左右病患有高血壓病史,且與高血壓控制不好有密切關係。主動脈剝離可透過血壓控制、多運動等方式預防。
一名年僅21歲男子因視力模糊到成大醫院就診,檢出網膜出血,血壓值高達 228/140,住院後精密檢查,還合併腎臟、心臟衰竭,醫院確認是「續發性高血壓」,成大心臟內科醫師林志展表示,臨床上只要有嚴重或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或是突發性高血壓,以及小於30歲或55歲以後發生第2期,就得懷疑是續發性高血壓。
來自於「英國巴茲與倫敦醫學院」,英國飲食控制、藥也吃了,血壓還是很高?英國臨床實驗顯示,施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能有效控制血壓。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二年前的大過年,48歲住台南的陳小姐,突然在大過年心臟病發作住院,7天後出院卻再次中風,意識昏迷指數只有3,經過一個月的治療,醫師表示康復機會微乎其微。其夫鄭先生不願放棄相守多年的妻子,隨後北上台中的醫院進行2次開刀手術,將堵塞的血管接上,同時展開高壓氧的治療。
美國學者建議美國人少吃鹽 , 避免罹患多種疾病。
由於飲食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使得高血壓的比例日益高升。高血壓是引發心臟病和中風的最大危險因子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半數以上都有高血壓的困擾。
病人血壓突然升高,並伴有噁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甚至視線模糊,說明已發生高血壓腦病,應讓病人立即臥床休息,及時服降壓藥,另服利尿劑、鎮靜劑等,並穩定病人情緒,不要緊張。如果服藥和休息後病情無好轉,應通知急救中心送醫院急救。
一般說來,雖然大家的注意力偏重在心肌梗塞上,大多數民眾對腦中風的認識的確也不如對心臟認識那樣深,不過兩邊受害的病患人數卻不相上下。心肌梗塞仍高居西班牙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死亡原因榜首,約九個死亡人數便有一個死於心肌梗塞。但是腦中風緊追在後,每十個便有一個受害者。從比較上來看,癌症頭號殺手肺癌奪走最多人的生命,比起腦中風,奪命的人數超過半數以上。而每有一個人死於高...
最近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很多心血管疾病也蠢蠢欲動,最近有醫院就罕見的在兩天內,連續接獲兩個「主動脈剝離」的病例,由於這種病致死率高達9成,還專找高血壓患者,因此醫生特別警告這些病人,千萬要小心。
共有約 52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