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 app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心臟病專題

尿酸過高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問題,三十歲以上高尿酸血症的比例為男生25.8%、女生15%。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uric acid)濃度過高,通常以男性超過7.0 mg/dl(毫克/百毫升)、女性超過6.0 mg/dl 為準,致病主因為喝酒、肥胖、腎功能異常及使用利尿劑。
所謂「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心臟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突然死亡,病患死前的急性症狀為一小時內突然失去生命跡象,死亡的發生時間及方式乃非預期的;根據統計,三分之二的非外傷性猝死是心因性的。心因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包括心肌梗塞及狹心症)引發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少數是因主動...
美國運動醫學年刊的研究發現,歡笑不只是可以降低壓力,還可改善血流量、避免高血壓並促進心臟的健康。
突然心臟不舒服,又沒醫師在旁怎麼辦?交通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合作研發標靶式心電圖,透過鈕扣般大小的無線感測系統,讓醫師對心臟急症做最緊急有效的處理。
俗稱「火燒心」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其實與心臟無關,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健麟提醒患者,應到腸胃內科就醫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困擾。
(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德國科學家已經證實牙週病與心臟病之間有部分遺傳性上的關連。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30日電)醫學研究發現,用腰臀圍做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比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好 ,健檢機構呼籲民眾健康管理要從注意腰臀肥胖做起,拒當「小腹婆(翁)」。
署立基隆醫院小兒科醫師謝王虎指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比例不算少;他提醒,若新生兒有明顯的心雜音或有家族史心臟異常者,應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及早診斷治療。
(大紀元記者胡維真編譯)最新研究顯示,對過重的心臟病患者而言,每天長距離健走比標準的心臟復健法更來得有效。健走不僅能達到兩倍的減重效果,而且能消耗多餘的脂肪,甚至也能控制胰島素的穩定性及促進血液循環。
(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除了膽固醇外,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簡稱TG)是另一個引發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它常被忽視,專家提醒,婦女更要小心注意三酸甘油酯指數。事實上降低三酸甘油酯的指數並不難,定期監控三酸甘油酯數值、改變飲食、運動與保持理想體重,就能維持在標準值之內。
雖然多數脂肪確實對人體有害,但並非所有的脂肪都不利於健康。事實上,人體需要一些脂肪幫助運行,如吸收必要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有一些好的脂肪有利心臟健康。
(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發表在最新一期《內科醫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份研究報告針對先前大約200項、涉及幾百萬人的研究進行分析,歸納出對心臟有益或有害的食物清單,希望能減少人們對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的困惑。
(據中廣新聞報導)急性心肌梗塞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國立陽明大學附設宜蘭醫院最近一個月內連續收治兩名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分別只有32歲和27歲;其中一人到院前甚至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硬是從鬼門關前被救了回來。醫師提醒,急性心肌梗塞已經悄悄找上生活習慣欠佳的年輕族群,不可不注意。
(中廣新聞 黃麗鳳報導)急性心肌梗塞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國立陽明大學附設宜蘭醫院最近一個月內連續收治兩名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分別只有32歲和27歲;其中一人到院前甚至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硬是從鬼門關前被救了回來。醫師提醒,急性心肌梗塞已經悄悄找上生活習慣欠佳的年輕族群,不可不注意。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8日電)27歲吳姓男子因心血管阻塞,經署立嘉義醫院緊急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醫師表示,27歲就有心血管阻塞,相當罕見,尤其是3條動脈都阻塞,疑因抽菸、生活作息不佳造成。
(大紀元記者王雲編譯)最新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術成功地找到了「隱性」心臟病發作的受損組織。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無疼痛的「隱性」心臟病發作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可能比一般認為的更高。
心痛、胃痛與膽痛都會造成類似心臟病發作的症狀,不太容易區分。因此,有必要學會簡單判斷心痛、胃痛與膽痛的健康知識,以降低誤診率,及早對症就醫。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說,利用最新影像技術所作研究發現,「無聲無息」心臟病突發,可能比我們想像更常見、也更致命。
(大紀元記者梁雅如編譯)據健康日新聞(HealthDay News)10日報導,科研人員對美國長跑運動員健康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長跑運動員比一般人患代謝綜合症,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可能導致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要小很多。
CRP一直是發炎反應的臨床指標,與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亦有很大的關聯。近來丹麥的研究更指出,高CRP值的人罹患癌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30%,若罹患癌症較早辭世的可能性更大增80%。
中央健保局今天公布器官移植存活率成果,國內醫院的心、肝、腎手術,已達先進國家水準,振興醫院的換心、台大醫院的換腎以及高雄長庚醫院的換肝,表現最佳。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慶琮新創「改良式人工血管路徑手術」,近4年累積250例臨床心得,追蹤後都沒問題,月前在「亞洲心臟血管及胸腔外科學會」醫學發表會做成果分享。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報告說,口腔裡面細菌最多的人,最可能罹患心臟病。
(大紀元記者顧佳韻編譯)在30日(週一)的「美國心臟醫學學會」年會上,加拿大科學家公佈最新研究顯示,結合阿司匹靈、降膽固醇藥和三種舊式降血壓藥合成的複方藥丸(Polycap),能夠降低一般健康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至少50%。
(中央社佛羅里達州奧蘭多30日法新電)德國一項最新研究推翻了過去的研究看法:補充魚油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其實對心臟病人並沒什麼額外好處。
今天公佈的研究指出,一種結合低劑量阿斯匹靈、降膽固醇、降血壓藥的新「超級藥丸」,可讓健康人罹患心臟病風險減半。
美國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天天吃紅肉,也就是牛、豬、羊肉4盎司,相當於一塊排骨,或1.5片的焢肉,在未來10年內死亡的機率會增加3成,而且大部分是死於心臟疾病和癌症。
兩份今天公佈的研究指出,研究人類基因組的科學家發現10種常見的基因突變,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干擾心跳,提高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的風險。
(大紀元記者陳勤台南報導)台南縣麻豆鎮巷口關懷中心20日上午,邀請佳里醫院醫師與護士到活動中心,幫民眾做免費高血壓量測與舉辦醫學講座,內容有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忠群「談冠狀動脈疾病與高血壓」與衛教師許淑蕙談「結核病應如何預防」,深入淺出,讓民眾知道如何保健與維護健康。
有感冒症狀,如果又合併胸悶胸痛,千萬不要輕忽。一位19歲的年輕男子,只有一點頭暈不舒服,以為是感冒,結果卻是病毒入侵引發猛爆性心肌炎,用了兩套葉克膜才救活。
共有約 92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週二(3月25日)在夏威夷向井上健-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KI-APCSS)發表演說時,闡述了他對國防部印太戰略的整體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