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hkjc tv香港Rapp - App Store

亞洲新聞

美國海軍計劃利用日本的私營船廠,來維護、修理和檢查軍艦,分攤美國船廠的工作量。這種合作模式,可加強美國與盟友的合作,強化對中共的綜合威懾。
北京週日(5月21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上發表的聲明,提出「嚴正交涉」。對此,日本已公開提出三點反駁。
週六(5月20日),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執政七週年演說中表示,台灣不會挑釁,但也不會向中共的壓力低頭。她強調,該島是全球的焦點,「台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
七國集團(G7)即將推出了一個新的聯合機制,以打擊中共政權的「經濟脅迫」。
日本外務省週六(5月20日)宣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於週日親自出席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並在逗留期間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晤。
知情人士透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前往日本廣島,親自參加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議。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日相岸田文雄計劃最快於週四,邀請全球半導體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會面,加強多邊合作。
正當國際社會熱切關注俄烏戰場變化之際,印度、俄國、中共三國之間微妙的互動,同樣吸引外界的目光。而在太平洋另一側,美國積極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前往訪問,或將打破歐亞三大國間的平衡關係。
消息人士週三(5月9日)表示,印度當局計劃重啟100億美元的獎助計劃,鼓勵芯片製造,以吸引國際廠商投資,希望讓印度成為全球芯片供應鏈的重要角色。
韓國總統尹錫悅結束訪美行,國內施政支持率微幅上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將於7日訪韓,象徵日韓恢復「穿梭外交」。專家分析,日韓關係解凍,相當於讓東北亞局勢大致底定,也讓美國長期布局的圍堵中共的印太戰略,拼上最後一塊拼圖。
日本北陸地區的石川(Ishikawa)縣在週五(5日)下午2點42分左右,發生了6級以上地震。目前已知有5人受傷,其中一人情況危殆。
美菲計劃實時共享軍事信息、加強合作,以應對中共在南海與台灣周圍的脅迫行動。
據日媒報導,北約(NATO)正計劃在日本東京開設聯絡處。這是北約第一個印太地區的常設聯絡處,將藉此加強與印太夥伴的接觸。
消息人士週五(4月28日)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考慮在5月初訪問韓國,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會面,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共同應對朝鮮導彈威脅。
日本的黃金週長假即將展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利用長假走訪非洲4國,專家分析,岸田在G7廣島峰會前夕,實際走訪非洲,為其鞏固「全球南方」政策加溫,並在抗衡中俄上起到作用。
最近,日本西南部離島的居民,在海邊發現巨大金屬片。專家從外型與其它特徵上研判,很可能是中共長征火箭的殘骸。
佛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週一(4月24日)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開始了他的四國訪問行程。會面時,德桑蒂斯高度支持日本提高國防開支的努力。
美國官員週五(4月21日)表示,拜登總統下週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會面時,將承諾採取「實質性」措施,加強美國阻止朝鮮對韓國發動核攻擊的承諾。
斯里蘭卡一位部長週二(4月18日)表示,該國政府正在考慮一家中國私營公司提出的,向中國出口10萬隻當地獼猴的提議。該消息引發了動物保護團體的抗議。
週六(4月1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河內會見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兩人表示,他們希望深化並提升雙邊關係。美國正努力鞏固東南亞地區的夥伴關係,以對抗不斷增長的中共威脅。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週六(4月15日)上午在和歌山縣準備發表談話前,會場附近突然發生爆炸,岸田緊急從現場撤離。
美國和菲律賓召開了2+2會談,部長們強調,美菲強烈反對中共在南海的非法海洋主張與挑釁行動,並且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4月11日,日本外務省發表2023年度「外交藍皮書」,認定中共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意即中共是日本的「頭號敵人」。 這份「外交藍皮書」將2022年定位為「歷史轉折點」。何以2022年成了「歷史轉折點」? 因為2022年發生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戰爭爆發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北京,中共宣稱中俄合作「無上限」;戰爭爆發後,中共一直沒有譴責俄羅...
週二(4月11日),美國、菲律賓在南海與台灣海峽水域,啟動了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演,高調表明兩國重新強化同盟關係。
韓國政府週一(4月10日)表示,韓朝聯絡辦公室及軍方聯絡管道已4天都未成功與朝鮮通話。初步判定,是朝鮮單方面拒接電話,將視狀況研擬因應方案。
日本已大幅削減了對俄羅斯煤炭的依賴,電力公司已轉向印尼和南非等其他國家,尋求不同的燃料來源。
美國、日本和韓國在週五(4月7日)發表一份聯合聲明,對朝鮮為支持其武器計劃而進行的「惡意」網絡活動表示深切關注。
根據一份新報告,朝鮮可能利用中共入侵台灣的時機,來對韓國發動自己的攻擊。
分析人士表示,最近印度對東南亞國家的武器銷售激增,這表明印度希望成為重要的武器供應商,對抗中共日益增強的軍事威脅。
韓國出口不景氣延續到了3月份,突顯出在銀行業動蕩之下,全球需求仍持續疲軟。
共有約 136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