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娱乐注册

中國房市

大陸去年頻頻祭出打房政策,不過國際房地產服務公司和進軍大陸的台資房仲公司公佈研究報告都顯示,具指標性的上海住宅市場,去年成交量雖然下降,成交價格卻是越打越高。
數十戶西安房產詐騙案的苦主,週一前往陝西省政府門前拉橫幅請願,被警察暴力驅趕。購房者們反映,該項目經過官辦的房展會推廣,政府對詐騙案難辭其咎。
(大紀元記者韓山報導)中共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1月7日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4071億美元),同比增加70.4%。高燒不退的地價,成為2010年房價不跌反漲的最大推手。
(大紀元記者鍾元、特約記者王倩/臺北報導)據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數據顯示,中國千萬富豪涉足房地產投資的超過六成。中國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王阿忠表示,福州房價與年收入比達到20倍左右,遠高於美國和加拿大的5倍,顯示存在泡沫化。而中國房價暴漲,遠超過GDP增長,存在投機炒作,房地產已呈現泡沫過度傾向。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採訪報導)2010年開年以來,中共在調控中「讓房價飛」。臨近年關,「國N條」沒能使一線城市房價降下,部份二、三線城市又出現上漲,不久前,南京、武漢、杭州、廣州等地「地王」不斷湧現。儘管中共政府嚴厲調控樓市,但目前北京、上海土地出讓金已破千億元,由於土地供應量約為過去兩年的總和,今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有望突破2萬億元。不少專家認為,土地財政是...
自去年底要建「國際旅遊島」後,不到一年,海南三亞的房價,拈帶著水泥、磚頭,嗖嗖翻倍往上漲。吸引著外地人蜂擁來此買地建房,一棟棟高樓茁壯成長,房價也在飆升,致使三亞執政者決定「拆房」,如今已拆掉近1/4,一個個村莊成了廢墟,建房者欲哭無淚。
臨近年末,中國廣州土地市場再演瘋狂。12月16日,近20家房地產商競逐白雲新城地塊,廣州又現「地王」,樓面地價首破「兩萬」元。此前,北京CBD核心商務區地塊竟引來十幾家金融機機構競購。調控之下,樓市比想像瘋狂,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房地產調控並非有效,高地價將使樓市泡沫更大,最終破裂時使民眾受害更深。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採訪報導)2010年12月15日,中國央行發佈2010年第4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針對當前房價水平,75.5%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這是央行開展儲戶調查以來的最高值。同時, 43.3%的居民對未來房價持上漲預期。比上季再次上升6.8個百分點,接近於2009年4季度的最高點。
從今年初的「國十一條」、到4月份的「新國十條」、再到國慶前夕出台的「國五條」,調控成為今年樓市的關鍵詞。但在歷年的樓市調控中,卻屢屢遭遇越調越漲的「怪圈」。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成了一個全世界都無一無二的房地產市場,所有中國有關房地產的專業術語和專業分析,房屋性價比等,這一切指標在中國沒有用。
中國社科院最近發表住房報告指出,到今年9月,全中國35個大中城市平均樓價泡沫達29.5%,並預測明年的樓市將「穩中有降」。不過,有國務院經濟專家認為,社科院的數據極不準確,而且一線城市房價恐怕將繼續上漲。
中國大陸近幾年房價飆漲,中國社會科學院今天在北京發佈2011年「經濟藍皮書」指出,有85%的家庭無力購買城鎮房屋,普通家庭也要不吃不喝8.76年才買得起1間房屋。
曾經爆紅的北京海澱區的「蛋屋」在媒體關注、社會關注、城管關注之後,從湖南城市學院畢業加入北漂族的戴海飛,失去了一個並不溫暖但屬於自己的家。他要重新尋找棲身之地。
大陸的高房價倒逼了民眾的各種生存的智慧,此前北京海澱區橫空出世了「一枚城市下的蛋!」,現在北京三環邊上再現「膠囊別墅」,三個碩士生,基於一個集裝箱的空間,3個月時間,打造了一間用手機控制的智能「別墅」。也有人質疑勞神傷財、做工粗糙、不適宜居住,像行為藝術。而「膠囊別墅」的製作發起人表示,他們是在挑戰高房價。
今年以來,大陸房地產市場政府出台了諸多空前的調控舉措,過快上漲的房價是否得到有效抑制?經調查發現,一些城市似乎已出現降價勢頭,其實只是結構性的「假跌」。而房價是漲是跌?深圳地區和國家的數據再次打架。因此發現,政府的調控政策被忽悠。
中國中央政府近兩年多次強調要調控價格上漲太快的房地產市場,但中國房地產商似乎不為所動。上個星期,中國各地買地收入創下新高。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通貨膨脹的預期,促使房地產開發商瘋狂買地。
上海火災慘案剛剛發生,西安又暴 「樓擠擠」 。2010年10月檸檬公寓位於西安南二環含光路十字東北角這間隔十三米的樓盤,十米!28層! 老百姓辛辛苦苦買來的房子今後就將暗無天日,沒有陽光、沒有通風、甚至沒有隱私。2009年3月,50餘人到規劃局集體上訪,規劃局副局長出面表示,給出的解釋既不合法又不合理,藉此平息此事。
近年來,蝸居、蟻族、「鼠族」房奴……這些熱詞的流行,暴露出了大陸高房價延伸出的居民住房問題。近日,北京海澱區街頭出現了一個「蛋形」小屋,引發路人的驚嘆不已。那是來自湖南北漂年輕小夥戴海飛,為節省房租借了6,000多塊錢,在學弟學妹幫助下,打造出來的「蝸居」,而簡陋的居住條件令網友內心發酸。
近日,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在訪問澳門時指出,左一個「國十條」,右一個「國五條」,但房價就是壓不下來。那麼如何理解溫家寶所說的大陸非常難控制房價的說法,究竟是否真的沒有辦法去平抑大陸的房價嗎?
今年雖然國家樓市調控力度前所未有,但市場上貨幣資金充裕,導致土地交易市場異常火爆。上海、北京土地出讓金已相繼突破千億,而大連、天津亦距離千億不遠。這些土地或流動資金哪裏來?有專家指出,這是「鈔票印太多」,各地「圈地」運動所致,而且土地交易是房價高企的元兇,不改革「土地財政」,房價不會大幅下跌。
最近幾個月,中國物價幾乎到處是漲聲一片。大陸媒體《南方都市報》刊出一篇題為《「×奴」流行只因跑不贏CPI》的文章指出,在政府無法調和的持續通脹形式下,出現了「房奴」、「卡奴」、「菜奴」等「奴時代」之下無奈的「奴歲月」。
大陸物價一直上漲,通膨壓力節節高昇,曾經是大部分研究生首選的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但在高房價、高成本壓力下,「逃離北上廣」早成為一句口號。近日,在江蘇南京的一場研究生專場招聘會現場調查50名研究生發現,有8成研究生放棄「北上廣」。北上廣的房價高高在,讓研究生望之生怯,但事實上,大陸上漲不止是房價,很多的民生物資都在漲。
(大紀元綜合訊)一段時間以來,「被」字一度成為民生熱詞,工資「被」增長、大學生「被」就業等等,如今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在個別城市,當很多百姓沒有感受到房價鬆動的時候,房價「被」技術性地下降了。
中國審計署11月17日公佈19個省市2007年至2009年政府投資保障性住房審計調查結果,顯示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22市截留146億廉租房保障金。2,132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獲得補貼或住房,6個城市套取中央投資補助資金6,129萬元。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為進一步圍堵流入中國的熱錢,現在大陸當局針對樓市方面開始制定新規,規定外資企業僅能購買自用商辦,不可購置其他物業。 據中國《證券時報》週五報導,大陸近日下發文件,以控制境外資本流入中國房地產市場。根據該規定,境外個人只能在境內購買一套用於自住的住房,而境外機構只能在註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近日,中國樓市調控再次收緊,繼各大商業銀行三套房貸叫停之後,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再次發出通知,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積金貸款,同時提高第二套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首付至五成。分析人士表示,調控政策關鍵在落實,公積金貸款收緊或使樓價下跌,但限購限貸都只是平衡供求關係的階段性措施,長遠看仍需增加住宅的供應量。
中共當局對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加大力度,但是城市樓價依然上漲。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的全樣本調查數據,10月份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為8418元/平方米,較9月上漲0.66%,其中76個城市價格環比上漲,24個城市環比下跌。而廣州位居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前十城市之列。
土地,對於開發商來說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囤地」本來是房地產開發商正常的市場行為。在房價日益高漲帶來的情緒壓力下,「囤地」被視作意在讓房價脫離民眾購買力的「奸商詭計」,也成為了政府、開發商與民眾之間的博弈象徵。
中國「9.29」樓市二輪調控新政出台已一個月,並有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14個城市出台限購令,以及嚴格限制第三套房貸和加息等,但教過不加,各大城市觀望氣氛濃厚,9月的熱銷勢頭不復出現。儘管絕大部份城市都未說明限購時間,但依然很多人擔心一旦限購令解除,之前被壓抑的需求將如洪水氾濫。有業界人士說,如何保證限購令解禁後的樓市穩定,房產稅很可能是不得不祭出的終極一...
一紙住房補貼擬發放人員名單,又將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向風口浪尖。身家數百億的騰訊董事會高收入主席兼CEO馬化騰,以及一批社會精英都赫然在列。關於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10月25日,中國社科院在京發佈2010《國家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國家競爭力報告》。藍皮書指出,中國近20年的經濟增長並非靠產業結構升級換代來獲得,而是靠消耗資源和擴大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業膨脹發展。
共有約 70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一場強烈的風暴橫掃美國多個州,截至週六(3月15日),已造成至少32人死亡。伴隨這場風暴而來的破壞性龍捲風、沙塵暴及野火,影響超過1億人口,並在多地釀成嚴重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