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心水推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中國房市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在去年神奇的中國房市泡沫中,許多人為了搶先買到海南島三亞市的預售公寓,甚至寧願睡在路旁的帳篷裏等待。
中國房市烏雲罩頂,前三季量縮價跌的難擋頹勢,讓第四季銷售建案原地不動的紛告停擺。而當局政策與信貸的雙向緊收,就連到了傳統旺季也不見起色。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的持續探底,讓北京、上海的建商也成了要維權的苦主。已有不少專家悲觀示警,未來5年只有10%不到的業者得以在泡沫化後僥倖存活。
(大紀元記者林欣怡綜合報導)大陸房地產企業正面臨寒冬,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負債為人民幣1.24兆元(約新台幣5.88兆元),資產負債率達近10年高峰,而日前「綠城破産」的謠言更加重市場擔憂。對此,《中國即將崩潰》的作者章家敦在《富比世》(Forbes)的專欄指出,大陸房市正處於「自由落體」狀態,前景不樂觀。
(希望之聲《伍凡評論》節目)伍凡:各位聽眾好,現在是《伍凡評論》第261期,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中國房地產泡沫終於開始破裂」。
(大紀元記者林琮文綜合報導)中國物價節節高昇,一線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更是驚人,因此,「逃離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曾被年輕一代視為尋找幸福生活的起點,但二三線城市也絕非世外桃源。一些人回到小城市工作,卻發現自己並不適應,這些年輕人又上演「逃回北上廣」。
林先生:你好。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就是中國經濟的一個大毒瘤,早先它是地方政府盤剝老百姓的一個工具,是地方政府把房價通過更高價賣土地,把房價推到了很高,然後把社會上一些其它資金都陷到房地產市場上來,致使一些實體經濟沒有辦法生存,因為現在中國的普遍狀況是高樓林立、轎車滿地、美女如雲,所有這些表象的繁榮都被實體經濟的崩潰所代替,這些所有的東西都是由於地方政府對房地產...
主持人:最近廣東的佛山市出臺了一個限購令放鬆的政策,但是剛剛出臺半天就被喊停了。讓我們先來看一段本台的新聞報導。
當溫州老闆的跑路潮尚未平息之際,又傳來了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一間房地產公司的老闆因為無法償還民間的貸款,而把自己吊死在厠所裡。鄂爾多斯又迎來民間融資的嚴冬。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述)中國城市的部分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近日不僅沒有「打折」,還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5%-30%不等,部分城市甚至有上浮50%的銀行。
(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廁所上吊自殺。由於信貸緊縮及高利貸等原因導致當地出現大量房地產企業倒閉。數年來鄂爾多斯房地產市場火爆的同時,民間借貸亦近乎瘋狂。
「套現急售」、「回籠資金賠錢急拋」、「大三房降價30萬」……熱衷炒房產的溫州投資客,受到資金鏈緊張影響,眼下紛紛拋售手中物業,從9月中旬開始,上海房產市場上就出現了不少「溫州客急售房」賣房套現,與市場價相比,售價少了人民幣數十萬到數百萬元不等。
主持人:好,我們繼續剛才的討論。其實我們都談到了現在民間借貸風行的現狀,究竟它的後續效果會是怎樣?現在網上有一些評論指出,民間高利貸的崩盤,恐將釀成中國式的次貸危機。究竟中國會不會釀成次貸危機,這一發展究竟會怎樣?我們先請教一下在線上的謝田教授。
那麼做為一個企業家的本能,他肯定也要投資一個更能賺錢的產業,那就只有房地產。現在中國整個經濟給大家留下的唯一選擇,就像杰森說的,就這朵鮮花你要還是不要?你不要的話你就去做眼鏡、經營鞋業吧,現在貨也出不去,國際情勢也對你不利。所以這整個還是經濟結構的問題。
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自今年的4月份以來,中國溫州市已經大有八十多位企業主失蹤,僅9月份就達25起。有評論指出中小企業的信貸危機,或將引起中國式的次貸危機。那麼究竟為什麼這些企業主選擇集體出走這樣的一種方式?中國民間的金融秩序究竟是怎樣呢?中國的高利貸,民間的高利貸,為什麼如此的盛行呢?究竟是誰在參與其中?集體出走這樣一個事件,帶來的後效果究竟又如何?
受到中國大陸打房政策影響,大陸房市傳統「金九銀十」旺季今年卻冷颼颼,據統計,北京市9月上、中旬新屋成交量首次不足供應量的一半,16個房地產新案,平均銷售簽約率僅4%。
為了抑制房價,北京從今年2月施行最嚴「限購令」已有半年時間,卻促另一個社會現象開始凸顯出來。受到限購政策的影響,很多當初有購房意願的人失去了購房資格,部分購房需求轉化為租房需求,造成北京房屋租金大漲。部分房租成本已佔去很多人月薪的25%以上,部分租房者只得多人合租,或者到更遠的地方租房,也有人開始考慮要離開北京。
財政部近日公佈的2010年全國財政決算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逾3萬億,這一數據為去年預算的226.5%。與此前被廣為引用的2.7萬億元土地出讓收入數據相比,去年土地出讓金實際上還多出了3000多億元。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近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130個城市土地出讓收入總額為7.5千億元,同比下跌5.5%。土地出讓收入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同比降幅最大的為北京,降幅近五成,降幅最小的上海,也降過兩成,出現下跌的5個城市全部為一線城市或者發達的二線城市,另外5個上漲的城市均為相對欠發達的二線城市。
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最多能有幾間房?不是4間,也不是5間,而是19間。南京市江寧21世紀現代城內,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躍層公寓被房東隔成了19個房間,分別出租給30多名房客,這裡的租客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或為在校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套被稱為「南京最牛蝸居」的公寓引發當地居房對居家安全的隱憂。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2011年6月22日,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重慶舉辦的瑞信中國投資年會上,表達了獨特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大陸4~5年後房價將跌一半。儘管謝國忠認為房價下跌50%後經濟不會崩盤,但發改委專家認為將引發經濟大蕭條。這一觀點也令大陸貸款買房人士感到震驚,而無房人士相對感到高興。
近日《華爾街日報》頻繁報導了數十家中國通過反向收購在美上市公司,因為財務造假問題而停牌的事情,從而許多知名的基金做空了中資公司的股票,同時《華爾街日報》最近也連續的討論了中國房地產泡沫等一系列的問題。那麼究竟華爾街對於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一系列動作,傳遞出了什麼樣的信息?華爾街究竟嗅到了中國經濟的那些要害?
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售價變動情況的數據顯示,有9個城市新盤價格按月比下降,23個城市二手樓價格按月比下降。而一份新出爐的報告預計,在限購和限價的雙重壓制下,未來一線城市仍有30%降價空間,二線城市有10%至20%降價空間。
(大紀元記者金靖綜合報導)6月9日來自中國大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消息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要求,今年的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必須在11月末以前全面開工。業內人士認為,如今保障性住房的大規模建設又進入了沒條件也要蠻幹的時代,工程質量恐出大問題,當局想靠約談來保證質量,純屬癡人說夢。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最近的一系列統計數据顯示,中國的土地價格在持續數年升溫後,出現回落的跡象。有專家指,地價下滑過快可能會對中共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形成威脅,使有大規模有風險債務的地方政府陷入違約的困境。 美國之音報導,據追蹤新興市場經濟數據的統計公司CEIC調查,中國地方政府2010年的土地轉讓資金總額高達3萬億元人民幣(4,629億美元),佔到地方...
從最近一段時期,尤其是這一個星期以來,中國大陸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表明中共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危機,給人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狂風暴雨將要來了,現在正在起風,所以我稱它為「山雨欲來風滿樓」。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近期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房地產泡沫,預計2012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可能崩盤。他預估,美聯儲或在2012年下半年開始,將利率提高到5%以上,屆時在中國境內的大量熱錢將會撤離,房地產崩盤也將隨之而來。
我們在上一期節目中跟資深評論員陳志飛教授一起談到,中共要在未來5年建3,600萬套保障房,中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現狀,以及回顧了20年樓市發展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和當局在其中的角色。那麼我們今天將繼續這個話題,來探討一下房地產在中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定位?
國際貨幣基金是一個金融組織,它在最近發表了一個預測的報告,它預測中國的經濟將在2016年超過美國。今天我要來做這樣一個簡單的評論,它這樣的預測有沒根據,或者可信度又如何呢?
進入2011年,中國又說要在未來5年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中國樓市發展的二十年來背後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奧秘呢?們將在接下來的幾期節目中,將來探討和回顧一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
據《廣州日報》報導,上海《福布斯》中文版在全球富豪榜的基礎上,首次發佈2011全球華人富豪榜共有213 位。中國大陸佔115位,香港35位,東南亞地區27位與台灣25位,另外美國華人富豪佔據7個席位。消息經過大陸媒體報導後,引發網民罵聲一片。
共有約 70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四(4月17日)表示,美國和烏克蘭將於下週四簽署一項關於重要礦產的協議。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也於週四早些時候表示,兩國可能會在當天先簽署一份「意向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