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娱乐城论坛 - 体育

吳惠林

中研院前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院士,日前在兩場演講中,語重心長地呼籲;「人類使用石油、煤炭使地球超載,年輕人應該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相信五十年後不在地球上的人,老一輩的人只會說『GDP要成長』,但五十年後,現在的老人早已不在,都要由年輕人來承擔後果。……」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我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題目為〈諾貝爾、史密斯、凱因斯、顧志耐〉的小文,先是說諾貝爾獎設立的緣由,竟是阿弗烈‧諾貝爾(Alfred Nobel)為了贖其發明的火藥被用作殺人工具之罪而出資設立,呈現的是:「無心」的好事卻可能釀成巨禍。火藥若用於增進人類福祉的事,當然有大貢獻,但用作殺人武器卻成巨災,發明者雖無心,甚至是善意,卻可能將人...
近十多年來,我的青年時代被視為八股的兩句話時時在心頭浮現,那是「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在全球已將「永續發展」作為追求目標的現時,這兩句話更顯現其深意,說是永續發展的最佳詮釋也不為過。對照現實人間,卻是離得好遠好遠!
早在1980年代,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就公開說:「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他和當時的英國首相佘契爾夫人更曾身體力行,實施「小政府」、縮減政府的服務項目,以及公營事業民營化等。即便如此,政府的財政赤字還是不斷膨脹,此由政府被稱為「必要之惡」可以看出端倪,一來縮小政府並未能確切實現,二來縮小的項目並不足夠或者支出龐大者還保留著,三來官僚的效率依然低落...
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大爆發,全球經濟受到重創以來,各國無不時刻念茲在茲「救經濟」。迄2013年,年年預測「下一年就要復甦」卻屢次摃龜,開高走低的離譜預測讓人對預測的信心盪到谷底。到了2013年底,在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一再出現春燕來到的有關數據後,各機構對2014年的全球經濟有共識地一片樂觀,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也上調,「今年會不一樣」的信念普遍瀰漫,即便...
美國QE(量化寬鬆)政策漸進退場早已成定局,而新興經濟體資金愈來愈緊俏也有影,金融資產泡沫破滅近在眼前的聲音更是愈來愈響亮。其中,紅色中國是最大泡沫愈來愈受到注目,連就在2014~2015年初的確切日期也被明白提出,而且會持續十年大蕭條。這不禁讓我想起2001年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十多年之後是否就要實現了呢?
在聲稱兩岸逐漸趨向和平之際,台灣竹科公司經理鍾鼎邦赴中國探親,卻在6月18日被中國安全局拘捕一事,不但戳破和平假象,更凸顯出中共邪惡本質根本沒變。
關鍵的2012年,在世人倒數計時聲中拉開帷幕。一開年,臺股就大跌一百多點,顯示股民的信心脆弱,也間接表明對經濟寒冬何時落底感到茫然。
戕害世人的金融海嘯、歐美債務風暴,說穿了就是「人的不誠信」所肇致。不誠信和說謊可以畫上等號,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就把共黨統治下的中國形容成「向良心說謊的民族」,他說「還有什麼樣的制度,比逼著人們向自己的良心說謊的制度更野蠻呢!還有什麼樣的知識分子,比用謊言來掩蓋謊言的人更懦弱更無恥呢!還有什麼樣的民族,比這種權力與知識相互結盟的說謊更墮落呢!」
在歐債風暴震撼全球經濟、二次衰退會不會來,以及究竟如何妥善化解、因應,應該以什麼政策和做法等等紛擾不已的時刻,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今年(2011)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兩位美國總體經濟理論學者,實在很明智又很及時,因為他倆都屬於「理性預期新興古典學派」學者,對於政府干預政策有很鮮明的看法。
9月13日,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對台商說,「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簽成是最好,即使簽不成也不會比現在壞,他又說:「我也擔心有了這個投保協議以後,可能會有一部分台商有誤解,以為有了這個協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他表示,台商目前若是有個案需要協助,海基會照樣協助申訴,「有時候說不定這種個案的行政解決更有效率一點」。
自2004年12月,由《九評共產黨》引發退出中共黨、團、隊(三退)的精神覺醒運動,迄今6年多的時間,在大紀元網站上公開聲明三退的人數已經達到1億多人。目前,這場轟轟烈烈的三退活動正在全球各地展開。在茉莉花革命引發中東專制政權倒台的此刻,特別值得注意和慶祝。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父親節,身為爸爸者想必都接受兒女們的各種方式慶賀,只是不知有否準備跟子女們說些什麼。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逢九級強震、引發大海嘯,以及難以明瞭的核能危機。震災除造成重大死傷與財務損失外,也使汽車及電子等多項產業的元氣大傷。根據日本政府的官方統計,這場堪稱是有史以來世界第四大的強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5兆日圓(約合新台幣9兆元),相當於台灣5年多的全國總預算金額。
美國「自由之家」在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發布2011年全球新聞自由評比,台灣的名次連三年下滑,評分也是新低。
沉寂多年的「核四建廠」議題,在日本福島核災危機出現下,在台灣再度成為熱烈攻防。大致而言,還是呈現朝野對峙、官民不同調局面。
關於考試作弊,早已不是新聞,各級學校早就普遍存在,進入社會後顯然延續,如今連國考也淪陷。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公務人員考試,考後成為公務員,而公部門應具「公信力」,其從事公共事務,人員的操守相較重要,以如此偷雞摸狗的方式進入公務員行列,將來貪汙、舞弊、官商或特務(間諜)勾結,走後門等等情況恐怕很可能發生。
年假一過,物價漲聲就此起彼落。繼泡麵確定漲價後,麵條、香菸、飲料、食用油、麵包、毛巾、襪子等商品預計2月底至3月初起漲,平均漲幅1成5至2成5。除了民生物資價格看漲外,水電、瓦斯和油價等公用事業費率也蠢蠢欲動。
光陰似箭,經濟大師、1970年第二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遜(P. A. Samuelson)去世已屆週年,全球正陷於泡沫陰影中,而泡沫經濟的形成與薩繆爾遜傳佈的經濟理論關係密切,此時不免想起他在經濟學的功過。
債台高築可說是當前各國的通病,「以債養債」是最常使用的手段,這也可說是「債留子孫」的同義語。還有一種減輕債務的方式,那就是增加貨幣的發行釀成通貨膨脹。
日前報載台灣新竹縣國立關西高中邀請名作家九把刀演講,校長聽完後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做了加髒話的評語,結果獲得全場轟然掌聲。而九把刀事後在部落格發表稱讚校長的感言,也獲得不少學生的呼應。值得強調的是,關西高中校園當天在演講過後,出現「口出髒話」風潮,主因是校長親口講髒話的帶動。
日前,台灣監察院王院長在一個分享閱讀經驗的公開場合,談及大學生打工賺錢,認為是賤賣大學黃金時間,把黃金時間當成石頭賣掉,真的是「笨死了」。這一席話引發廣大討論,大體上不認同王院長說法的居多數。
在全球正陷於「無就業景氣復甦」窘境的時刻,瑞典皇家科學院發佈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70歲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戴蒙(Peter A.Diamond)、71歲的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摩坦森(Dale T.Mortensen),以及62歲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皮薩瑞德(Christopher A.Pissarides)三位共同獲得。不但未聞異聲,還獲得普遍肯...
由20國集團(G20)的財長及央行行長於10月22日參與的韓國會議上,人民幣匯率依然是重點問題。雖然會議對經常項目收支和盈餘規模設定具體限制提出建議,但未能訂出具體措施。而人民幣低匯率對全球經濟復甦的影響是否會因此項提議而減弱,抑或演變成一場「持久戰」?這將是被各方面人士持續關注的問題。
近日,連續出現兩則登上平面媒體頭版的「拾金」事件。前一則是一位大學女生撿到學妹的現金4萬元註冊費,主動地聯絡失主明言收取30%賞金(新台幣1萬元)。後一則是一位國小五年級學童撿到5萬元,卻聽從母親平時教誨「不是自己的金錢不能拿」,將撿到的錢全數送交警局處理,歸還失主。
不論是「競爭力」或「奉獻力」,終極的目標都應在反應人民生活福祉,或者是幸福、快樂。經濟競爭力高或許會有較富裕的生活,但物質享受和錢財多並一定代表幸福多。是乏人問津。這意味著什麼?
日前媒體報導,台灣雲林縣一戶人家打造了一艘長達7公尺的小艇,準備淹大水時全家逃命用,而在其閣樓裡則存了超過1公噸的乾糧,屋外的水池也養了雞鴨鵝,這些都是世界末日時的保命食物。這個主人不認為電影《2012》的情節只是戲劇效果,因而認真有計畫地沙盤推演逃命計畫。
在美國參議院以60對39票通過金融改革法案後,奧巴馬總統日前隨即簽署。這個法案將賦予政府分拆大型銀行的權力,一個由財政部長擔任主席的10人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將跟著成立,以監控金融體系的可能風險,同時也將設立消費者保護機構,以檢視金融交易內容。
台灣媒體報導,隨著松山虹橋航線啟航、ECFA的簽署後,不僅對於兩岸經貿架構帶來重大且深遠影響,也開啟兩岸的就業市場大門。
全球網壇4大公開賽之一溫布頓草地賽,今年賽程已近尾聲,大爆冷門的賽局還真不少,最受世人矚目的無疑地是那一場男單16 強賽,由台灣土生土長的盧彥勳對上全球發球最快、曾榮登球王的美國重砲手羅迪克。賽前幾乎無人看好盧彥勳會贏,畢竟羅迪克在草地的戰果輝煌,更曾多次擊敗盧彥勳。
共有約 33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加拿大週三(3月12日)宣布,從2025年3月13日凌晨12:01,加拿大將對美國價值298億加元(合208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