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波
在今日中國的制度環境和民間生 態的制約下,從野蠻向文明的社會轉型,言論及新聞自由是最好的突破口。近年來民間維權的經驗也證明,任何領域的民間維權都離不開信息披露和訴求表達,離不開國內外的輿論聲援,離開了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曝光、表達和聲援,今日中國的民間維權不可能 達到現在的規模,也不可能取得某些有限卻紮實的效果。事實上,不僅言論自由本身就是每個中國人應該擁有的天...

也許是因為身在高牆之內,讀西蒙•威森塔爾的《寬恕?!》,心靈被某種說不清的尖利刺痛,也被某種慢性的折磨所煎熬。作者西蒙是猶太倖存者,有89個親屬死于希特勒的種族滅絕,他自己也在納粹集中營中度過了最寶貴的青春歲月。但他卻在提出了一個讓受害者難以承受的問題:是否應該寬恕那些不可饒恕的罪行?如果應該,誰有資格給予饒恕?

2 月27日,香港《明報》發表了題為《左派學者聲討冰點主編》報導稱: 「《中國青年報》屬下《冰點》週刊復刊在即,北京有‘左派’學者昨日公開批評《冰點》原主編李大同,指李大同等‘自由派’所支持的‘自由、民主’代表的是某種利益集團的自由,與普通人自由無關,又批駁直接導致冰點停刊的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的文章《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與電視劇《雍正王朝》和《走向共和》 ...

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改革,由於中共在政治上的權力自私,也由於民間力量的分散,短期內還看不到足以任何改朝換代的政治力量,官權內部看不到戈巴契夫或蔣經國式的開明力量,民間社會也無法聚積起足以抗衡官權的政治力量。所以,中國向現代自由社會的轉型過程,必然是漸進的曲折的,時間的漫長也可能超出最保守時間估計。

崔健的《一無所有》,曾經風靡八十年代的中國。的確,那時,經歷了思想啟蒙的中國人,剛剛從愚昧的癲狂中醒來,突然發現他們原來是一無所有的窮光蛋,不僅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中共只改經濟不改政治的政策,必然使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統治危機越發嚴重。現在民間維權意識日益高漲,抗爭迅速發展,已經超越經濟利益層面,有了政治訴求,這是中國的希望之所在。

排行榜
TOPARTICLES
精彩推薦
EDITOR's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