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

去年是西藏,今年是新疆,暴亂強度,有增無減,既然繁榮昌盛,何以國無寧日,不可遏制?原因很多,看看統治集團的對策是一個象徵。烏魯木齊七月五日大規模流血事件是六二六韶關玩具廠數百維族工人被毆事件的繼續,當局不當處理,疏於防範,遂引發七五事件。事發後政治局代理總書記的習近平和另外七名常委不出聲,不開會;中央軍委二上將副主席八委員也沒有聲音,不作為。要等到胡錦濤回國...
中共特工來港已如過江之鯽,許家屯透露有六千人之譜,他們潛入各敏感角落,大報告,小報告不斷地傳入大陸,而令人不知不覺。
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之際的中國三年大饑荒的真相,經過整整半世紀學者和傳播工作者的追尋,最近才得以浮現出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墓碑》的作者楊繼繩先生描繪了一幅赤地千里、舉國悲慟的浩瀚畫卷,提出死於饑荒的人數為三千六百萬(稍早,張戎在《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也不約而同地採用相近的數字),北京知名學者,前人民大學副校長謝韜痛稱,這場大饑荒是古今中外最大的暴...
最近,文化名人聶紺弩案的告密風波,引起對中國知識界的許多議論。在現代社會,毫無疑問,知識份子是社會的良心和主軸,知識份子整體的素質和發展對社會有主導性的影響。聶案把我們帶回毛時代的沉重回憶。在中共統治近三十年的那個時期,如果說「階級鬥爭、無法無天」為其特徵,讓千百萬人受害的實質,就是與知識份子為敵。縱覽聶紺弩檔案可以看到,暴政下知識人的命運有如社會學家潘光旦...
十二月十八日,胡錦濤在紀念大會的講話中公然刪掉一段有關四個堅持的話,分析這種反常行為的背景和意圖,暴露了中共在改革開放路線上戰略性的決策矛盾和無能為力的困境。
十一月四日,奧巴馬在芝加哥發表當選演說,無數美國人熱淚滾滾,哪年哪月中國的一位總統也在武漢發表當選演說?美國這種選舉人票制度適合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適合未來中國。
從美國雷曼公司破產引發的金融危機,如海嘯般席捲全球,中美經貿關系如此密切,危機效應下中國經濟如何自處?中國以經濟維持政治的局面又該如何評估?未來走向何處?涉及專業性強,我們特地邀請五位專家作出分析,他們都是經驗豐富、善於表達的高手,相信拜讀他們的大作既是資訊的享受,也是一次認識當代全球化經濟問題的機會。
英國十九世紀作家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為背景的小說《雙城記》開篇就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個名句似乎也適用於今天的中國。
編者按:台灣政界聞人前經濟部長趙耀東因和本刊主編之父昔為知交,對本刊曾給予關愛指導。本文略述經過並寄以感恩追念之情。
●中俄邊界劃定,中共認同條約神聖原則。但是中國何以潛在四周巨大的分離主義隱憂?中國承繼滿清王朝的疆域又有何遺患?在大一統的淫威之下,掩蓋著歷史的禁區。
北京奧運會曲終人散。作為這場裡外通吃的盛會的批評者,我們製作了專題給京奧評分,看看我們的批評是否得到證明。極權政府最善於利用絕對的權力,製造排山倒海的氣勢和激情澎湃的場面,藉此動員群眾、矇騙天下,他們才是最大的民粹主義。中共建國之後,就不斷地使用和完善這種手段,這次奧運,天賜良緣,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除了會前會後全過程的嚴密控制外,開幕式、閉幕式兩場大型文藝表...
始於十九世紀涉及大片領土的中俄東部邊界爭議,最近達成最終協議,全線勘定。尊重歷史,面對現實,中國斷無收回失地的可能。但決不能容忍中共以剝奪人民權利的獨裁方式處理外交問題。
新唐人和希望之聲向亞洲播出訊號自上月16日被歐衛中斷以來,至今沒有得到恢復。中國問題專家、香港《開放》雜誌總編金鐘指出,事件肯定和中共舉辦奧運有關,因為自由媒體是中共最害怕的。
編輯部常有訪客。四月份有大陸來客說,民間有耳語流傳:「二○○八,火山爆發」。當時聽之,一笑置之。不料五月十二日,晴天霹靂,四川汶川果真發生數十 年未有之八級大地震,天翻地覆,人間變為煉獄,震撼全國,震驚全球。半個月來,遇難人數近十萬。此刻仍然餘震不斷,災後重建,環保失衡,千頭萬緒,海內外 莫不同感悲慼。
中國民族狂熱蜂起,把西方媒體比為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但究竟誰超過戈培爾千萬倍?大漢族主義怎能理解獨善其身的藏人?周恩來怎樣解釋中國不接受民族自決權?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是林昭一九六八年在上海被秘密處決的四十週年,她死 後第二天,官方派人向她母親收取五分錢的子彈費。我們有一組文章紀念她,並發表她的長篇詩作《普羅米修士受難的一日》。
三月是賞花踏青好時節,今年這個三月卻帶給我們出人意表的政治事件,大戲連場,舞台在西藏、台灣、北京。明星是達賴喇嘛、馬英九,演出新版「兩岸三地關係」。
一年之計在於春。三月是北半球的春天,今年三月,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台灣的總統大選。陳水扁八年執政的結束,台灣政局正面臨新一輪政黨輪替的選擇。三月二十二日的投票,對於台灣海峽兩岸未來互動的影響,也是觀察家密切注意的重點。本期重點文章介紹了選前藍綠陣營的強弱對比,並未以民調作為主要依據,而是側重台灣政治版圖的具體分析,指出馬英九謝長廷對壘還有相當的灰色...
去年在紐約一個大學生的藝術展上,看到一件回顧性的抽像作品〈二十世紀大屠殺〉,引起我注意的是其附件,一份統計表,記錄了四十三次大屠殺主使人及死亡人數。毛澤東排名第一,殺人數量四千九百萬,說明是「死於大躍進與文革」。我問一位女學生,資料從何而來?她不知其詳,只說是美國學者研究的數字。
在這大地回春,歡慶佳節的時刻,我們和讀者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今年的夏季奧運會,那是中國人等了十年的大日子。現在中國大陸的奧運氣氛已炒得很熱,進入倒計時。我們留意到北京奧運的主題口號正在四處飄揚——「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英文是 One World , One Dream 。作為香港人,對這個口號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香港人十年來,也生活在一個形狀相似的口號之下...
「上海幫」這個概念,據維基百科的界定是:「中共六四事件後與江澤民有直接關係的一個非正式派系,對胡錦濤的共青團派,形成強大壓力」——其實,上海幫之名,溯其源,應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文革時期,且出自毛澤東之口。因以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為主角,毛又欽定為「四人幫」,以縮小打擊面。毛死,中共乃將文革浩劫之罪,歸於「林彪四人幫」。鄧小平文革後復出,四人幫覆滅...
隨著巴基斯坦著名政治家貝布托在暗殺中倒下,二○○八年來到人間。從香港人的立場迎接新年,是不無遺憾的。因為過去的一年,是九七回歸時許諾有希望舉行「○七○八雙普選」的一年,結果雙泡湯。近日特首曾蔭權在北京宣稱,感謝中央允許香港在二○一七年普選特首。一拖又是十年!到時候是不是又會找理由「跳票」?我們判斷過,共產黨本質上是不會給香港人選票的,它需要的是馴化港人成為愛...
香港立法會(議會)補選將於12月2日結束,「兩個女人的戰爭」即將揭曉。據民調陳方安生高於葉劉淑儀十個百分點。但有媒體分析,因為臨選前親中派的抹黑戰術,挾帶其在區議會選舉的大捷氣勢,陳太輸葉太贏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無論誰輸誰贏,我們認為這場選舉對於展望香港民主前途的意義都是不可忽視的。
中共無意政治改革,已表現在十七大保守封閉的組織程序中,開成一個地下黨式的一言堂大會,比之五十年前的八大,是明顯的倒退。
在中共十七大擇日既定之際,本欄九月號的文章是〈胡錦濤遇到了麻煩〉。鄭重指出,十七大的最大意義是選出十八大的接班人。十月號,本刊捷足先登地肯定「習近平李克強雙接班」,新聞稿發出後,中外媒體跟進。現在,十七大閉幕,水落石出。本刊關注和報導的重點一一得到證實。接下來的話題是,解釋所發生的事情,並分析未來可能的趨勢。這正是本期盡力而為的內容。
九月底在緬甸仰光爆發的「袈裟革命」,迅速成為世界傳媒的焦點。因為能源價格上漲一個民生問題,何以引發數十萬人的抗議示威和流血衝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緬甸戰後獲得獨立,初行民主制。
開放雜誌編者按﹕本刊總編輯金鐘八月初首途日本,公餘特地赴廣島參觀原爆遺址,並與日本朋友交流。本文記述若干觀感和印象。
開放雜誌編者按﹕本刊總編輯八月三日,應邀在東京半藏門酒店出席月刊日本主辦的座談會,就與會者感到興趣的幾個問題發言,並回答若干問題。
炒作經年的中共十七大,現在才有一個確定的開會日期(十月十五日)公佈。公眾關注的人事安排,據本刊內幕報導,到八月底尚未有最後的決定。距開會還有一個多月,各種變數都有可能。權力分配、派系鬥爭集中在人事上,這是歷次黨代會的慣例。
共有約 10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將智能手機、電腦和芯片等排除在徵收的對等關稅之外。此舉可能減輕對消費者的衝擊,同時使包括蘋果公司和台積電在內的電子巨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