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 博彩网站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曹長青

法國穆斯林青年的暴動,不僅震驚了整個法蘭西,也成為西方媒體的密集報導和評論對象,因它不僅是 "法國的問題",也是同樣有大量穆斯林移民的荷蘭、英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問題。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猖蹶的今天,它特別引起西方的警覺,為什麼自視最強調 "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竟生三百城鎮暴動,近三萬輛汽車被砸燒的社會大騷亂。究其原因,至少有三個:
在台灣縣市長選舉的第二天,香港人再度舉行大規模遊行,要求民主和直選,而非由北京任命 「 特首」。去年前年的「 七一回歸日」,都有五十萬香港人上街遊行,也是同樣的訴求。這和當年香港回歸中國時,港人那種歡欣鼓舞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關於北韓核武問題的六國會談,談了多次,都無實質性成果。為甚麼一個人口只有 2300萬,面積不到 5萬平方英哩的小小北韓,敢對抗整個國際社會?內部原因是,北韓是個由小流氓統治的國家;外部原因是,大流氓中共暗中給金正日撐腰。美國一廂情願地期待北京能向平壤施壓,促使北韓放棄核武,實在是一廂情願,完全不懂流氓的本性。
自執政以來,民進黨首次遭遇慘敗,在 23個縣市長選舉中,僅獲 6席。為什麼一路成長的民進黨,會遇到這樣重大挫折?以一個局外人的觀察,起碼可以看出幾個明顯的原因:
中國人對索爾仁尼琴的熟悉,主要來自他對共產主義的反抗,但對他那巨大的道德勇氣完全來自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對上帝的信仰這一點,似乎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美國總統布什的中國之行,透漏出美國的中國政策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不僅完全放棄柯林頓時代的謀求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而且對北京的軍事崛起更爲警覺,更傾向支援民主臺灣對抗中國的統戰和威脅。《華爾街日報》社論說,布什的中國行顯示,美國雖然在經濟上仍會和中國合作,但會聯合民主力量制約中國的軍事崛起。
今天四月中國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之後,日本對中國的投資政策就開始發生變化,有把資金轉向印度的趨勢。尤其最近日本國會大選,小泉所屬政黨大勝,《華爾街日報》評論說,這將增加小泉對北京採取強勢政策的可能。
「要凍蒜,不要清算」是政治評論家曹長青的名言。他對民主台灣和共產專政中國的比較分析,深入簡出,給人一種茅塞頓開的歡欣。十一月十九日應民主進步黨加拿大黨部邀請,將到多倫多做專題演講。
八十二歲高齡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為了推動台灣獲得國際承認,得到其應有的國際地位,不辭辛苦,突破來自各方的種種阻力,昨日終於抵達紐約,將在首都華盛頓發表演講、拜會各界人士,為台灣發聲。
李敖在中國幾所大學的演講之爛,是不會超出任何對李敖作品和為人瞭解的人的。但無法不令我目瞪口呆的是某些港台媒體對李敖在中國三場演講的吹捧,其誇張程度簡直令人懷疑,他們是不是都是李敖親口帶出的學生。
羅伯茲被正式任命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成為美國的重要新聞。美國兩黨圍繞這項提名,已爭鬥很久,最後在參院以78對22票獲得通過。
台灣名人立法委員李敖目前正在大陸進行訪問,李敖稱此次大陸之行為"神州文化之旅"。到目前為止,李敖已經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所著名高等學府發表演講,李敖的演講在海內外華人社區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以下就是海外政治評論家曹長青先生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對李敖先生的此次大陸之行,以及他在清華和北大兩所高等學府發表的演講所做出的專題評論。
對於中美關係的觀察家來說,胡錦濤的這次訪美之行,是個重要事件。因為這是胡獲得「中國國家主席」頭銜後,首次訪美。但從美國方面的接待規格,以及「布胡會談」的內容,都可看出,這是胡錦濤自討沒趣的一次訪問。
今年對法國人來說,可能是個薩特年,因為正好是這位存在主義哲學家誕生百年、去世 25周年。法國左派報紙《解放報》還邀請中國學者寫文章談薩特,畢竟在八十年代,中國曾有過一陣「薩特熱」。但在美國,不要說知識界沒有任何紀念活動,主要大報連報道和評論都沒有。
十多年前剛來美國的時候,曾和一些朋友在洛杉磯創辦了《新聞自由導報》。有一天,報社的一位同事(他的妻子當時在美國三大電視臺之一的 NBC工作)說,湯姆.布羅考(Tom Brokaw)可能會來採訪我們報社,我當時對美國媒體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所以問他,布羅考是誰?他猶豫了一下,然後用中國人最能聽得懂的語言說,他是美國電視界的毛澤東。
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投降日,今年正好是一個甲子(60周年)。每年到這個時刻,中共都大作文章,宣揚什麼共產黨領導抗日,才贏得抗戰勝利。但歷史真實是,國際上,是因為美國參戰,打敗了德意日軸心國,尤其是向廣島長崎扔了兩顆原子彈,才迫使日本投降,從而使中國人提前贏得了抗戰勝利。在國內,則主要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軍隊正面抵抗日軍,根本不是毛澤東的共產黨。
旅居英國的華裔作家張戎曾以描寫她家三代人的故事《鴻》而在西方出名,該書在全球賣了一千多萬冊。隔了十年多之後,最近張戎(和她丈夫合作)推出第二本書《不被人知的毛澤東》,這本被稱為「毛傳」的書立即引起評論界的重視,並得到普遍好評。文革時曾駐北京的英國外交官喬治.華頓在英國《每日新聞》上發表的書評甚至稱它為「關於20世紀最嗜殺、最腐敗的獨裁者的最權威傳記」,並預測...
國民黨終於「背叛」了孫中山和蔣介石,第一次採用黨員直接投票的方式,選出了黨主席,而不再是蔣總裁的「一致舉手」和孫中山的「共同推舉」。但馬英九能不能真正改革這個百年老店,還是未知數,因為他即使有這個決心,也會遇到太多阻力,那個輸不起的連戰,就是個大障礙。
8月1日,是解放軍建軍78周年,那些曾主導天安門屠殺的「將星們」「核心們」,又要圍繞在一起,把酒慶壽。但其實最好的「壽禮」是兩周前朱成虎少將要用核武毀掉美國二百個城市、寧可犧牲西安以東中國城市和人口的談話。它再次直接地證明,這支軍隊仍是一個由野蠻、愚昧的狂熱者主導的暴力集團。因為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任何一個有點現代文明意識,或稍微有點人性的,都不會發出...
當百年老店的國民黨終於用直選方式產生了黨主席,邁出民主的一步之後,馬英九有沒有智力和魄力,改變連戰的政策,不去北京朝拜,不再「聯共制臺獨」(實際是 聯共賣臺),而使國民黨真正立足本土,成為服務臺灣人民的民主政黨,這是令人關注的。如果說馬英九們對部署了七百枚導彈瞄准臺灣的共產黨還不清楚是怎麼回 事的話,那麼迄今為止已經廣為人知的中共將領朱成虎最近的談話,也許會...
統獨之爭,不僅是台海兩岸的焦點,最近歐洲人也為「統獨�而傷腦筋。由法德兩國領銜的統一歐洲運動,最近接連受挫,在主要推動者的法國,公投結果竟是「法獨」佔多數,不接受統一。
在倫敦市區發生的連續爆炸案,導致三十多人喪生,近千人受傷,像三年前的紐約世貿大廈被炸一樣,再次震驚整個世界,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新聞。
每到7月4日美國國慶節(美國人更願稱它是獨立日),不僅產生一種對美國的強烈的感恩之情,更湧起一份自豪感和責任感。因為看到那面飄揚的星條旗,想到你是屬於這面旗幟所象徵的自由世界的一部份,你是捍衛這面旗幟所代表的民主價值的一員,這是一種多麼大的幸運,多麼崇高的榮耀!
最近《紐約時報》報導說,中共駐澳大利亞外交官陳用林提出「政治庇護」事件,掀起軒然大波,不僅因澳政府被批評處理不當(拒絕了政庇,但同意其申請保護居留簽證),還因陳用林披露,中共在澳國間諜多達一千人。澳洲人口才兩千萬(少於台灣),中共卻要派這麼多的特工到該國活動。
共有約 87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指控中共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之際,基輔週五(4月18日)對三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