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开奖号码- 线上博彩全攻略

曹長青

中港臺的新聞自由度不同,明顯臺灣大於香港,香港大於中國。但如果跟美國比較,在新聞專業上,三地卻都差很多。最近,美國CBS電視臺前新聞主播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 )去世,成為很大的一條新聞。雖然美國有左、右兩黨,媒體也由於理念而分野,但兩黨、兩派媒體卻都對克朗凱特高度評價。以克朗凱特為例,更可看出美國和中港臺媒體(尤其電視方面)的不同。
最近一期的美國知名雜誌《Newsmax》,它的封面故事就是美國日報的衰弱。這期雜誌的封面,竟然是給美國鼎鼎大名的《紐約時報》做的訃告,列出這家報紙的生死年份。出生當然是該報創刊的一八五一年,死亡是二零一三年。也就是說,這家雜誌認為《紐約時報》頂多還能挺四年,就會倒閉。
奧巴馬當上總統才半年多,就要把美國帶向社會主義:要巨額擴大政府開支,擴大福利,擴大財政赤字,政府要管醫療保險,管教育,管企業,甚至連大汽車製造廠,政府也要成為最大股東。奧巴馬任命的幾十個如同欽差大臣般的「主管」,被媒體嘲諷地稱為「沙皇」。
新疆流血事件發生後,很多大漢人主義者群情激昂,痛罵維吾爾殺漢人,甚至有自視追求民主的人士,也指責新疆人野蠻,似乎整起不幸事件,都是因為有個「維吾爾」。
五月的一天,像以往一樣,在晚上關電腦之前,再看一下電子信,突然發現加州柑縣FAPA副會長余哲明先生來信說,我們共同的朋友王敏昌被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趕快拿起電話,王敏昌夫人葉秀卿在電話那端,悲傷地證明他先生被查出膽管癌。
在美國左、右兩黨理念分歧,媒體由此也幾乎形成兩大陣營的情況下,剛去世的前美國CBS台電視主播沃爾特.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卻受到兩黨、兩派媒體的一致高度評價,成為一個傳奇。以92歲高齡去世的克朗凱特,其橫跨世紀的記者之路,起碼在三個方面,給從事新聞的人提供了樣板——
對於新疆烏魯木齊流血事件,中共發佈的最新數字是,184人死亡,一千多人受傷。但海外維吾爾團體說,這個數字不真實,可能有六到八百維族人喪生。國際媒體也多對中國當局的數字質疑。但即使是184人死亡,也是重大流血事件。南韓當年震驚世界的光州大屠殺,最後查明直接遇難者166人。這次新疆流血事件,死亡人數超過光州。
我從未看邁克.傑克遜的搖滾音樂會,但僅從他去世後各大電視台反覆播放的他的演唱片段,就可以看出他的確是個相當有才華的流行樂歌手,更是個出色的舞蹈家。在舞台上,他那種熱情奔放、淋漓盡致地展示出的充滿想像力的自我,實在是極富感染力。舞台上的他,是藝術家的傑克遜,是真正表現他內心深處那個自我的傑克遜,是那個他想成為的自己。所以在舞台上、藝術中的他更真實。這個世界上恐...
最近發生的新疆烏魯木齊流血事件,據中國官方數字,有156人死亡,800多人受傷。對這次重大流血事件,國際媒體都有報導,在Youtube上也有不少畫面。美國大報《華爾街日報》還就此發表了社論。國際媒體報導的焦點,是中共當局的新疆政策的失敗,造成這麼大的流血事件,這麼多生命損失,胡錦濤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伊朗總統大選以及隨後引發的爭議,尤其是聲勢浩大的反對派,百萬人走上街頭的遊行抗議,引起全球媒體關注。有人從示威者手腕上的綠色標誌,以及伊朗的近代歷史引申概括說,這是伊朗的「綠色革命」。
洪都拉斯總統賽拉亞被廢黜而流亡,成為國際媒體上的醒目新聞。賽拉亞的支持者強調,這是洪國軍事政變,賽拉亞必須復位。不僅「美洲國家組織」,連美國也這樣表態。更「挺賽」的是古巴總統(卡斯特羅的弟弟)和委內瑞拉強人查韋斯。卡斯特羅弟弟和查韋斯簇擁著賽拉亞的照片,凸顯了這位洪都拉斯總統在美洲如何被左派和共產勢力推崇。但有意思的是,這次美國卻一反常態,竟和向來反美的查韋...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創黨88週年,成為歷史上最長壽的共產黨(蘇共只有79年)。與此相呼應的是,中國也成為全世界唯一沒有選舉的經濟大國。不要說世界七大工業國家(G七)全都是民主國家,連後來擴大成G20的國家中,除了中國和沙特阿拉伯,其他18個國家也全都實行了選舉制度。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樣看待今天的中共和中國?
最近,伊朗的總統大選,以及選後出現的爭議和抗議浪潮,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密集報導和關注。中國官方媒體也對伊朗的選舉,做了一定的報導,並報導了伊朗選舉之後出現的糾紛,伊朗反對派發動示威遊行、指控選舉不公、官方操縱選舉等等。
在中國有巨額投資的台灣旺旺公司老闆蔡衍明,以二百億台幣的大手筆收購《中國時報》集團,引起爭議,不少人質疑其資金可能來自北京。最近,這位財大氣粗的老闆,竟把中時當作私器,用廣告和存證信函,威嚇不同意見的學者和記者。此舉引起廣泛抗議,迄今台灣已有四百位媒體、文化工作者連署公開信,要求旺旺中時集團改正傷害新聞及言論自由精神的作法。
最近,歐洲議會舉行了五年一次的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的議會。這次選舉結果,不僅對這個歐洲最大議會組織的走向產生影響,從中也可以看出來來,參加選舉的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法國,德國,這三個大國的政治走向。
曾震驚世界的六四屠殺,已經整整20週年了,經過這樣長的時間段,中國不要說根本沒有走向民主,甚至連當年到底殺害了多少平民,政府都拒絕公佈,並繼續進行六四屠殺式的暴力統治。
六四屠殺事件,已整整二十年了。今天回首這場運動,如果說它失敗的話,至少有兩個層次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共產黨的殘暴鎮壓,中共調動了野戰部隊,屠殺平民。另一個原因,由於中國知識份子沒有傳播個人權利、個體自由、結束共產統治的根本價值,所以學生運動的主調還是愛國主義等,因而沒能留下自由主義的精神遺產。
中國有一套相當健全的行政體制,目前全是靠這個行政體制在運作。所謂共產黨垮臺,只是黨的系統退出行政,一切照常運轉。
六四屠殺二十週年了,理性回顧這場運動,我們可以看出,它並不是由於激進、理念太清晰、訴求太高而引來鎮壓,恰恰是由於對共產黨本質不清,才導致那麼多人被殺害。
湖北巴東一名21歲的女子鄧玉嬌,因為刺殺一名政府官員事件,成為海內外媒體和網絡上一條熱門的新聞,各種跟貼、評論簡直數不勝數,而且幾乎全部都是同情鄧玉嬌。因為那幾名官員,強行要求鄧玉嬌提供「特殊服務」,在爭執和強迫中,鄧玉嬌用刀刺死了一名政府官員,刺傷另一名同行官員。
美國《時代》週刊最近評選出「2009年全球百名最有影響力人物」,在「領導人與革命家」這個選欄中,中國有兩人上榜。《時代》週刊近年一直進行這種所謂的「評選」,但這不是來自全球選票,也不是公開的專家評定,而是這家刊物自己的閉門造車,硬生生地給自己製造一個「權威」。在這家刊物影響力江河日下的情況下,要用這種自己加冕的權力,增加刊物的影響力。但他們從不列出,「影響力...
前一陣子從新華網上看到報導說,北京有警車開道,萬人送行,百家媒體採訪,但離開的不是國家領導人,而是八隻「大熊貓」,從動物園去機場,乘飛機回老家四川。
五四運動90週年了,我在「應從否定五四運動開始」 一文中說,從五四的領導者、口號、結果這三方面來看,就應否定五四,因它明顯是一場煽動集體主義,走向集權主義的運動。另外,從五四的標誌性事件「火燒趙家樓」 來看,也應否定這場運動。因為這個以愛國的名義燒燬民宅、群毆嗜血的行為,正是後來共產黨以群體的名義剝奪個體權利,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寫照。五四暴力的第一把火,點燃...
在五四運動九十週年之際,回首那場運動,實感頗有必要對那場運動重新評價。一篇短文難以詳論,這裡只談幾個要點。不用從別的角度,僅從共產黨、國民黨都歌頌、推崇五四這一點,這個運動就值得質疑。如果用西方文明的基本價值「個人自由,個體權利」來衡量,應該說,這是一場煽動集體主義,走向集權主義的運動,它為國共兩黨的專制,奠定了基礎。這裡只從運動的領導者、口號、結果這三方面...
從網上讀到北京作家章詒和揭露老畫家黃苗子文革時「告密」,導致他的詩人朋友聶紺弩被政治迫害的文章,隨後也讀到對章文的質疑聲音,更有支持叫好的文章。對於黃苗子到底是不是告密者,畢竟讀到的資料有限,還難以定論。但對以李銳和于浩成為代表的一些人,強調不要糾纏歷史舊賬的觀點,我認為很值得討論。
週六上午正伏案寫作,妻子過來給我一個網址說,「這支歌你應該聽一下,我都聽哭了。」我不僅自己天生沒有唱歌的本事,也對現在無處不在的流行音樂、以及搖滾歌星傑克遜、麥當娜、史東什麼的毫無興趣,尤其反感那些純為宣洩情緒而做的誇張動作,所以極少聽歌。但妻子這麼感動、推薦,一定有特別之處,於是放下手頭的工作,上了Youtube的網頁。
奧巴馬成為白宮主人,他的自傳,當然就會是暢銷書。不僅在美國,即使在中國最大的網路書店噹噹網,奧巴馬的《無畏的希望》中譯本至今還排在「自傳類暢銷榜 」。首位黑人總統的故事,本身就令大眾關注,再加上左翼媒體對奧巴馬的偏愛和宣傳,可想而知,對其著作的促銷作用有多大。
在奧巴馬的龐大救市資金已創人類歷史記錄之際,美國的失業率也升至25年來最高,由此折射出美國經濟危機的程度。而奧巴馬動用巨額國家資金救助私人企業,並傾向銀行國有化的一攬子方案,則被經濟學家視為「飲鴆止渴」,將把美國經濟「毒化」。
美國加州女子蘇爾曼(Nadya Suleman)生了八胞胎,成為熱門新聞,也在美國引起爭議,因為蘇爾曼是單身母親,又無工作,誰來養活這些孩子?隨著媒體對八胞胎的報導,人們從這個極端的例子中,更看清了美國福利制度的弊端。
最近在華盛頓參觀剛建立不久的「勞改博物館」時,得到了一本勞改基金會的黑色文庫叢書剛出版的楊子立文集《沉思錄》。在回家途中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再一次被中共的殘暴、中國政府的荒謬而震撼。
共有約 87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與伊朗週六(4月19日)將在羅馬舉行第二輪核談判。會前,伊朗拋出「三階段核協議」,聲稱願限制濃縮鈾活動,但拒拆先進離心機與核設施。美國智庫警告,伊朗若保留現有設施,最快25天即可製出足量武器級鈾,對全球安全構成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