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博彩app- 线上博彩全攻略

緬甸民主示威遭鎮壓

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最近緬甸由僧侶領導的大規模示威抗議引起世界關注,緬甸的軍人獨裁政權暴政舉世皆知,究竟為什麼會是出家人們起而抗暴﹖緬甸的和尚們在社會上扮演什麼地位﹖
緬甸軍政府以武力鎮壓街頭民主示威活動,造成多人傷亡,其中包括一名日本籍人士喪生;緬甸的最大捐助國日本今天表示,日本目前仍將繼續提供援助,並考慮派遣一名特使前往緬甸。
緬甸國內的網際網路連線,今天全面斷線,據路透社報導,負責緬甸網路服務的電訊公司並沒有表示為什麼緬甸的網路服務會臨時大斷線,有消息指出,緬甸網路服務中斷,是軍政府的意思,目的是防止更多關於鎮壓的照片與影音資訊外流。
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再有約千人示威,示威者與士兵對峙期間,再傳出槍聲。
緬甸最大城市仰光,今日再有1000人分三處聚集,計劃發動一輪示威遊行。
緬甸爆發大規模民主運動,混亂情勢升高。中國大陸民運人士王丹今天發表聲明,呼籲緬甸軍政府立即停止暴力鎮壓行為,釋放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並說緬甸的暴力鎮壓就是中國政府長期支持的結果。
-----自動抓程式判斷不了這篇文章的版權,請編輯人工判斷。自由時報的原則是1.可使用範圍﹕自由時報記者報道﹑攝影的文字及圖片2.該報副刊類文﹑圖﹐作者名字前沒寫“記者”﹐屬自由時報外稿﹐不可用-----
〔自由時報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緬甸第一大城仰光爆發的流血鎮壓衝突,27日晚間傳首位外籍人士罹難消息。日本駐緬甸大使館表示,他們當天下午接獲緬甸外交部通知,仰光市中心發現數具遭流彈擊斃的遺體,其中一具男性遺體身上有日本護照。日本大使館初步確認罹難者為現年五十歲的日籍記者長井健司。
澳洲駐緬甸大使戴維斯今天說,緬甸當局針對反政府示威所採取的軍事鎮壓行動中,實際的死亡人數,遠超出當局公佈的官方數字。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英國衛報27日報導,隨著愈來愈多人透過網路部落格與手機將緬甸反政府示威的消息散佈到全世界,緬甸軍政府26日晚間急忙切斷網際網路通訊與海外電話線路。
緬甸反政府示威活動愈演愈熾,包括王丹等中國海外異議人士今天發表聲明說,緬甸軍政府對人民的暴力鎮壓是中國長期支援的結果,北京應予以施壓,促使緬甸政府立即停止一切暴力鎮壓行為。
緬甸軍政府鎮壓遊行示威的民眾與僧侶,外交部今天發布聲明譴責緬甸軍政府作為,並表示將堅決支持任何有助緬甸民主化的努力。
緬甸軍政府武力鎮壓和平示威者後,宣布將五間主要寺廟範圍列為禁區。
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大幅延長對緬甸播音的時間。
〔自由時報記者范正祥、許敏溶、劉力仁/台北報導〕緬甸軍政府以武力鎮壓和平示威的僧侶與群眾,政治緊張情勢升高。外交部昨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政府密切注意緬甸情勢,並將旅遊警示從黃色警示提高到橙色警示,呼籲國人暫時不要前往。
〔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27日外電報導〕緬甸緊張情勢持續升高,各國政府矢言要緬甸軍政權為血腥鎮壓街頭示威負責,聯合國安理會也表達關切,支持派特使赴當地調停。美國、澳洲與其他國家27日更呼籲緬甸軍方領袖與和平示威民眾進行對話,並敦促中國運用影響力,以防流血衝突擴大。歐洲議會副主席麥志德甚至建議,如果中國不干預緬甸,歐盟各國應抵制二○○八北京奧運。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仰光27日外電報導〕至少五萬緬甸群眾27日無畏前一天的流血鎮壓,仍走上第一大城仰光的街頭,持續第十天的抗爭。繼早上突襲佛寺逮捕僧侶之後,軍方接著對示威群眾發布最後通牒,威脅將採取「極端行動」驅離人潮,之後便對示威群眾鳴槍示警,並發射催淚瓦斯。據緬甸國營電視台報導,27日的衝突造成至少九人死亡,十一名示威者受傷,軍警則有三十一人受傷...
緬甸反政府示威事件愈演愈熾,中國境內各媒體對相關抗議活動的報導大多低調回應。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比較相關新聞後,認為中國大陸媒體對緬甸事態報導甚少且措辭謹慎。
9月27日星期四,紐約股市3大股指小幅上揚。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新屋的銷售量下降到7年來的新低。投資人正在斟酌利率是否會進一步下降。
在緬甸安全部隊27日繼續在仰光街上,對示威群眾開槍,有九個人死亡,世界各國紛紛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暴力鎮壓行為。但是緬甸主要的盟友--中共並沒有作出直接的批評,到目前為止中共只是呼籲克制。
東南亞國家今天對緬甸提出罕見的嚴厲指責,在已經有九人不幸死亡後,緬甸軍政府應立即停止以暴力對付民主示威人士。
緬甸軍警昨天繼續在仰光街上,對示威群眾開槍,有九個人死亡。這是緬甸軍政府連續第二天,對抗議活動進行武力鎮壓,目擊者說,軍警勒令街道上的群眾,在十分鐘內離開,十分鐘之後,他們就開始動武。
緬甸政治亂局一觸即發,軍政府向示威群眾進行武力鎮壓造成了傷亡。今次示威由僧人帶領,導火線是政府大幅提高燃料價格,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的成員也有參與。然而經歷近20年軍政府的高壓統治後,緬甸的反對力量幾乎分崩離析,在強弱懸殊的形勢下,他們是否有能力迫使軍政府分權?又若軍政府因國際壓力倒台,反對力量是否有能力接掌政權?
美國財政部今天下令,凍結緬甸軍事執政團領導人丹瑞和十三名高級官員在美資產,以制裁緬甸當局對異議人士採取的暴力鎮壓行動。
(亞洲時報 Pepe Escobar撰文 / 楊柳編譯) 在被摧殘得筋疲力盡的人民的支持下,言行謹慎的、赤腳的、身著深紅色和紫褐色僧袍的緬甸僧侶們公開申明他們的最高道德權威和正義感,強烈反對執政45年的軍政府的殘暴卑劣行徑。這種場面何等壯觀!
由於物價飛漲,民生苦困,緬甸爆發十九年來最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企圖推翻軍政府的獨裁統治,軍方則威脅再次進行武力鎮壓。而作為緬甸軍政府主要盟友的中國,十八年前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民運,最後也是以武力鎮壓收場,在今次的緬甸政治危機中,中國該學懂甚麼,以避免重蹈覆轍呢?
(亞洲時報 Brian McCartan撰文 / 章強編譯) 泰國桑卡拉武裡---面對規模越來越龐大的遊行隊伍,緬甸軍方終於失去克制力,選擇了向示威群眾開槍。這一情形,讓人再次想起了1988年8月8日的那場慘劇:緬甸軍隊血腥鎮壓了不滿經濟惡化與反對獨裁統治的民眾,造成約三千人死亡,成為當時全球民主化浪潮中最血腥的一頁。
(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報導)聯合國安理會昨天(9月26日)敦促緬甸軍政權立即接受聯合國高級使節的訪問,美國和27個歐盟成員國要求安理會考慮懲罰措施,並要求緬甸政府與被拘留的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姬和少數族裔展開對話,但是中國和俄國阻攔聯合國制裁及譴責緬甸軍政權鎮壓抗議者。
共有約 36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中關稅戰對中國外貿製造業企業造成巨大衝擊。廣東東莞一家有18年歷史的老牌出口製造企業近日發出通知,表示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生產訂單暫停,工廠自4月11日起放假一個月。多方報導顯示,美中貿易目前已處於事實停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