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精神病患任公職研擬從寬認定,精神科醫師表示,只要病況控制得好,精神病患可以正常任職,外界不應投以異樣眼光。不過,醫師也建議,精神病患任公職應採個別認定。
「在廣大的水域中,和很多人一起游完3,300公尺,感覺好棒!那種輕鬆和愉快,就像魚在水中游一樣。」台東醫師公會理事長何活發,談起連續兩年參加日月潭萬人泳渡的感受,仍然樂在其中、陶醉不已。
躁鬱症治療新曙光。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首度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的致病基因,未來將有助於探討治療躁鬱症的情緒穩定劑藥效與副作用的遺傳機制,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俗語云,吃啥補啥,這是指在生理層面上;然而言語的力量,更不容小覷,因為它的確影響了人的心理層面。據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看到或讀到與痛苦相關的文字,會引發人對痛苦的反應。
最新研究顯示,焦慮不安或煩惱實際上有益處,有助減輕憂鬱症的不利影響。研究人類心理狀態的科學家發現,煩惱能抵消憂鬱症的不利影響,煩惱與另一種不同型態的焦慮,形成明顯對比,後者的特色是恐懼和驚慌。
(據台視新聞報導)很多民眾有失眠困擾,這其實和廣泛性焦慮症息息相關!台灣有慢性焦慮的人口達到106萬,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也有更年期婦女經常性感覺焦慮和煩躁,如果這種症狀持續六個月,就要去看醫生了!想擺脫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正面思考!
在兒童節前夕,家扶基金會今天指出,不論內政部接獲的通報案或家扶的兒保案,都顯示受虐兒人數5年增加1.3倍,受虐者主要是小學生,半數以上是無特殊原因而遭受父母不當管教。
大林慈濟醫院今天表示,癌症患者40%以上有營養不良、體重流失等問題。若治療期間能夠吃得好,心情愉快,保持體力和活力,維持體重,較能承受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9日電)鑑於自殺死亡者8 成曾就醫,病人也易久病厭世,醫院容易接觸到自殺高危險群,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天呼籲,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善用「心情溫度計」量表檢測病人,減少憾事發生。
本週出版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月刊研究指出,你笑得越開懷,眼尾皺摺越深,你就可能活得越久。
有錢能讓你快樂,但前提是你要比你的鄰居、朋友更有錢。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指出,待業者平均須花6.42個月才能找到工作,待業逾3個月者,幾乎都有自信與社會退縮、焦慮感增加等狀況,衛生局規劃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動,歡迎待業者參與。
〔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林明政,走過重度憂鬱症陰霾,希望個人經驗複製到其他病友,減輕他們會面臨的苦痛,他認為找醫師作正確醫療才是首要。
根據今天發布的研究報告,心理病態者(psychopaths)的大腦可能硬要尋求獎勵,儘管後果可能危急他人或自己的性命。
你快樂嗎?你的情緒健康與否不只與基因或生長的家庭有關,事實上,有些很有趣的因素對人們是否感到快樂,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prevention.com網站列舉9個因素如下: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台北市超過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經高達31萬人,而國外研究發現,其實50%以上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不過對於心理問題,老年人大多以腰酸、背痛等生理病痛表現,不過看了醫師之後,根本找不出病因,為了因應老年人口的心理困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特別開辦有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
在精神壓力的時代,良好的睡眠通常被認為是可靠的補救辦法,是緩解壓力的良藥。但是,現在很多人為錢而憂慮,睡眠就無法再幫人減輕壓力。牙醫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病人因為夜間磨牙而引發頭痛等症狀。自從經濟衰退以來,因為夜間過度磨牙而造成牙科疾病的人數也劇烈增長。經濟衰退的後果是,人們的工作朝不保夕。越來越多的人抱怨苦於飲食紊亂和下巴、嘴部的疼痛。
研究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家庭度假這類「經驗消費」,在一開始進行時,就能獲得高度的滿足感,這種滿意度甚至到假期結束後,還會持續增加。反觀把錢花在購買實質商品的消費者,他們只在購物的當下感到快樂,但這種滿意度會隨著時間流逝,或是完成消費行為後,而不斷的降低。
在我所遇到的病人之中,50多歲的海倫娜是一位很獨特的女性。很多時候她是憑著感覺去判斷事物的。她來看我的第一天就對我說,是她的感覺告訴她,我是一位能夠幫助她的醫生。她說,站在我身邊能感受到一種快樂與祥和的感覺,而這正是她所缺少的,所以很羨慕。她來看我的主要目的是治療她的憂鬱症。
研究指出,對於自己內在的感受(如焦慮),自我評估較正確;但對於智力相關表現(如才智及創意),朋友才是更好的評價者。即使是陌生人,對外向性的判斷,也與自己和朋友一樣準確。
在現代人所處的複雜環境中,許多生活中的因子都可能是造成憂鬱的原因,例如:情緒、用藥、環境荷爾蒙、污染、自體免疫等,多一些關懷、多一些觀念都足以消弭冷漠、自私和無知所造成的遺憾。所有憂鬱症藥物的研發方向都是模仿血清素的生化特性,這些抗憂鬱藥物多少會造成強弱不一的副作用,像是心律不整或是抽搐。
研究發現,可以某種程度決定上下班時間,維持一種比較彈性工時的人,無論是在心理還是身體上,都會比上下班時間固定的人健康,研判這是因為彈性工時給人的壓力比較小的緣故。(夏明珠報導)
壓力也許實實在在,但若能以健康積極的態度面對,也許就能體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香港大學正在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家庭人數愈多及相處時間愈長,家庭成員的快樂程度愈高,反映多與家人相處及傾談,有助個人保持正面情緒,甚至可預防疾病。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新年連續假期即將結束,不管是上班族或是學生,即使再不情願,都要準備開始上班、上課,休完長假後要回歸正常生活的壓力,導致許多人在假期結束後,出現緊張、焦慮、困倦及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收假症候群」症狀。醫師建議,最好在收假前一、兩天開始恢復正常作息,以減輕收假症候群所造成的身、心不適症狀。
〔自由時報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彰化地區接連傳出女性內褲、胸罩遭男子偷回家「欣賞」,精神科醫師指出,這種內衣賊為滿足自身性慾,到處偷竊女性內衣褲,是典型的「戀物癖」,這種性格缺陷造成的行為偏差,跟父母教育、環境影響和人格本質都有關聯,必須就醫治療。
(大紀元記者王平編譯報導)最新研究顯示,精神病高危險群的年輕人,服用魚油可以降低未來發展成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
來自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行為腦力研究期刊》,日本、美國每天喝4杯綠茶就能有效放鬆身心,消除抑鬱。
每個人的生命都珍貴,且應保有自己的尊嚴。面對病情轉危時,親人總希望醫師能夠立即搶救,但無效且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只有徒增病患痛苦,在身體插滿了管路奮戰到最後,決不是勇者的行為,也增加了家人身、心、靈的痛苦,只是大家無法坦然謙卑地面對自己及家人生命的有限。
共有約 95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30日),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尚未啟動和北京的貿易談判,但在幾週內,美國可能與一些國家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也表示,美國和日本、韓國和印度已有潛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