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BET365 娱乐 城

老人健康

澄清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啟光今天表示,因中風或腦傷開刀的患者,術後及時密集復健很重要。例如1名80歲的男性中風病人,到復健中心密集復健後,兩週後就可以助行器走路。
飲食中的營養構成對人類壽命的長短有極大影響。早在30年代,美國的營養學家克萊德?麥卡就做過這樣的試驗:限制一組小白鼠熱能的攝取量,但保證其他必要的營養,而另一組小白鼠則自由取食。
(據中廣新聞報導)走路慢不只會讓人比較慢抵達目的地,也有可能增加人因為心臟病死亡的機率。
(中央社記者劉光瑩台北16日電)機器人可取代家庭看護嗎?臺灣大學與交通大學團隊研發的機器人,有遠端操控與災害通知功能,還能偵測家中病人是否跌倒,將來可望運用於家庭看護。
(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隨著醫療保健的發達,人類越來越長壽,因此退而不休的老年人也就越來越多。他們或因樂於工作,或因生活負擔,或者兩者兼具,伴隨著其他族群的人,共同譜成這個忙亂繽紛的世界。
台灣北端瑞芳小鎮上,一家農會銀行3樓開辦法輪大法研習營,一群60歲以上的銀髮族100多人,有的來自土風舞社、元極舞社的,為了強身健體,掀起煉功風潮,齊聚社區大學,在法輪功學員指導下學煉五套功法。
台科大於10月26、27日,舉辦造型互動設計及語意國際研討會,今年以互動科技為主軸,展示許多生活化的互動設計。其中,設計學院設計了銀髮族居家生活照顧小幫手,阿公阿嬤有了「智慧型無線傳輸藥盒」,就不會忘記吃藥;不會使用手機和電腦的年長著,靠著「跨代空間」,簡訊、噗浪都會通。
(據中廣新聞報導)時序邁入秋冬之交,新流感和季節流感雙流夾擊是健康大威脅。根據統計,目前國內還有許多七十五歲以上老人尚未施打肺炎疫苗,醫師提醒老人們『左流右肺』可同時分不同部位接種!」
網路瀏覽或許可以在老化過程中維持你的心智能力。
由於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將抗生素作為萬能藥,不管得了什麼病,都用抗生素治療。要知道,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許多不良的後果。因此強調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視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遇到感冒或不舒服,首先就會想起服用頭孢等抗菌素類藥物,這種不科學的做法很可能會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據悉,抗菌素引起的不良反應可能佔藥物不良反應總數的41%,其中六成以上發生在10歲以下兒童和50歲以上中老年人身上。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76歲的莊老先生六月中風至今已四個月,忘了如何說話,這個月初到嘉義醫院復健科接受語言治療師程美華的治療,把他的聲音引導出來,讓他跟著唱「望春風」,果真唱起了望春天,雖然唱得不清不楚,但一旁的子女已經感動得淚流滿面,因為隔了四個月,終於又聽到爸爸的聲音。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台灣金線連在台灣素有藥王、藥虎之稱,由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林文川教授與副教授吳金濱所主導的研究團隊完成研發,並通過衛生署安全評估,為國內第一件本土中草藥的健康食品「金線連護肝膠囊」,14日下午由國科會舉辦「台灣金線連風華再現」發表會,副主委張文昌與生科發展處長郭明良博士共同主持。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老年醫學科醫師今天指出,隨著人口高齡化,老年醫學成為現代醫學重要一環,重視老年症候群是為改善老人家的生命品質,並非只為活著而苟延殘喘。
老年人聚在一起喜歡「嘮叨」一些陳年舊事。不要以為他們的做法純屬消遣,事實上,追憶往昔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5日電)季節性流感疫苗已經開打,75歲以上老人還有免費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今天有醫師建議,雙臂可同時接種兩種疫苗,47萬名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老人儘早接種,確保健康。
每逢深秋之際,我都會如慣例一樣在日曆上查詢王希文——王媽媽的壽辰。每當這時,我就會想起王媽媽那親切的面容,過百的年齡卻說起話來思維清晰、嗓門清亮。熟悉王媽媽的人都知道,她大半生命運多舛,然而她從來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熱愛,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行於世間,終於在貧病交加的83歲高齡創業「敬源」成功,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如佈道士一樣向周邊的人傳遞著對生命的關愛和健康的理...
每個人都想得到健康的身體並延年益壽。如能掌握正確的養生知識,實施正確的鍛練與保養,就可以延緩生理性衰老的進程,從而獲得年輕的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則因人而異,多愁善感、心胸狹隘、生活挫折使心理衰老加速;心胸寬闊、處事不驚、生活規律、積極上進則使人永保心理年輕。
(大紀元記者鍾孟倫編譯報道)根據研究,社交生活的品質對於身心健康的作用,比飲食控制、運動等其它因素更為影響深遠。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參與社會團體的成員,可以大大降低罹患中風、癡呆症與普通感冒的風險。
行政院衛生署今天公布調查指出,54歲以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約有1/4仍在職場工作,這些人知道保養身體要控制體重、少菸酒,但不到一半的人能做到。
(中央社華盛頓21日路透電)根據今天公布的一份報告,2010年全球將有超過350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失智症,其中僅有少數患者獲得治療。
一名75歲因腦中風右半邊癱瘓的老先生,長期臥病染上疥瘡,擦藥也不見好轉,診療後才發現腳縫內有像大片結痂的角化型疥瘡,有大量疥蟲寄生,塗藥滅蟲後才好轉。
銀髮族的身體狀況往往因為早年日常生活保養的不同,使得年老時身體狀態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長期攝取高油高鹽的飲食,往往造成許多危害健康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與肥胖等;其中,肥胖與許多慢性病幾乎都有關聯,其對健康的危害不可不慎!因此,銀髮族對於肥胖的體認及預防更應瞭解及重視。
銀髮族要注意,有研究發現,有部分讓民眾保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服用超過兩年以後,可能引起顎骨壞死,因為裡頭含有雙磷酸鹽成分,會過度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有這種症狀的患者呈現倍數成長,提醒高齡民眾要小心。
因為老化的現象,老人家本就毛病多,常常要吃很多藥,也因此帶來很多用藥的問題,像是重複用藥、忘記吃藥、吃錯藥、吃錯時間,而複雜的用藥問題也增加了老人家藥品副作用的發生率。
王太太是一位75歲的婦女,每天晚上會起床小便4-5次,使得睡眠品質不好,早上變得沒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愛打瞌睡。2個星期前,還因為晚上起床小便結果在浴室跌倒造成骨折而就醫。所以找上泌尿科醫師希望能幫她解決夜尿的問題。
澳洲一所醫學研究中心發表了一個長達六十五年的研究顯示,小孩子攝取較多量的鈣質和乳酪製品,將來可以避免中風與活的較久。但是專家也提醒:有些日常飲食,如全脂牛奶、奶油與乳酪,因為富含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過量反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大紀元記者林秀璟綜合編譯)身體上的任何異狀可能是病變的前兆,正視身體細微的變化可以防微杜漸,讓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根據醫學文獻,跌倒對於老人健康的危害相當大,不僅再發生率非常高,醫療負擔也相當昂貴,如果因跌倒造成其骨折而臥床者,身體的衰退、衰老會很快,尤其是髖關節骨折者的老人,1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三成左右。因此,防「跌」是照顧老人健康的重要功課。
台中市一名八十歲的退休牙醫,因為攝護腺肥大,苦不堪言,尤其是夜裡頻尿,幾乎每小時要小解,難以成眠,在兒女建議下,最近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接受綠光雷射氣化術,第二天就拔掉導尿管出院,兩週後,小解正常,終於可以趴趴走,享受退休後的自在生活。
共有約 61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禁止中國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飛機及美國飛機零部件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分析師認為,如果禁令持續下去,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令國產C919飛機項目陷入停滯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