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开奖结果今天 - App Store

兒童健康

長期以來,兒童的藥物治療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景康藥學基金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今天於台北市玉成國小舉辦兒童用藥安全記者會,邀請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及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副教授林慧玲,講述兒童感冒和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及兒童用藥安全須知。
H1N1新型流感正流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發燒就緊張,黑豆水等民間偏方紛紛出籠。醫藥專家今天說,有時小兒發燒反而會提升免疫力,家長不要先急著退燒。
(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報導)一份刊載在最新一期《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及早給自閉症兒童提供全方面的治療,明顯地提高他們的智商、增進語言及生活自理的能力,使得他們能夠過學校生活。
研究團隊表示,某些兒童極度肥胖,是因為體中缺乏某些特定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導致飢餓感加倍飆高。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接種水痘疫苗的孩童,得到帶狀皰疹的風險可能較低。帶狀皰疹是水痘病毒引發的疼痛皮疹。
七坐、八坐、九發牙,是正常寶寶成長會有的過程,但有部分家庭卻不是這樣,為了幫助父母及早發現,早點投入治療,台中市社會處製作了「串起我家寶貝發展療育聯給本」,作為家長、老師、治療師之間的橋樑,共同記錄孩子的療育情形,幫孩子盡早克服障礙,邁出正常的步伐。
(中央社芝加哥29日美聯電)首度針對小自18個月大的自閉症孩童進行的行為治療研究發現,在經兩年治療後,大幅改善症狀、有助病情減輕。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30日電)季節交替,氣溫驟降,台中縣童醫院小兒感染主治醫師高佳慧今天表示,近來門診發現多起5歲以下幼童,因感冒引起併發症,造成中耳炎、化膿性扁桃腺炎,住院治療才改善病情。
台中縣童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潘品合今天表示,門診發現不少兒童誤吞異物的案例,大多為6個月至5歲,甚至有幼童喝下通樂粉致無法進食,一直嘔吐,緊急治療才挽回一命。
有一些小朋友講起話來口齒不清,「哥哥」說成「ㄉㄜ ㄉㄜ」,「弟弟」說成「ㄍㄧˋ ㄍㄧˋ」,「要」說成「ㄌㄧㄠˋ」……,家長以為孩子「臭乳呆」,是不是舌繫帶太緊太短
最新研究顯示,受虐兒或遭性侵孩童成年後,細胞更容易加速老化,而這個現象與較高的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相關。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中心最近發現一名12歲女童,下巴往左歪斜、牙齒無法正確咬合,診斷發現是「下顎偏斜」引起,應掌握8到12歲黃金治療期,否則長大就需開刀矯正。
(大紀元記者伊鳳、宋惠 編譯)感冒咳嗽在現在可說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飯。尤其是2歲以下的幼兒抵抗力弱,感冒咳嗽的比例比成人還高。有很多父母為了方便和經濟性,自行購買成藥給幼兒服用,有的父母甚至購買給成人吃的藥,將份量減半給孩子服用。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提出警告,除非有醫師指示,父母不要自行購買成藥給2歲以下的小孩服用。
「嘔吐、發燒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會危及生命的腦膜炎!」五歲小男孩小翔,月初發高燒、狂吐,吃了診所開的腸胃炎藥後,頭痛、嘔吐症狀卻不見改善,經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檢查,發現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細菌性腦膜炎,經治療,幸未出現腦傷後遺症。男童媽媽決定要帶孩子,補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防萬一。
台東日前發生一名嬰兒噎奶窒息死亡的意外,醫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小孩喝奶動作慢時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噎奶問題,及時的防範可避免悲劇發生。
很多孩子一到週末就愛睡懶覺,不願起床。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週末睡懶覺有益無害,睡懶覺會有助於小孩控制體重及保持身體健康。在這項調查中,英國科學家們對年齡在5歲至15歲之間的孩子進行了研究,發現那些習慣在週六和周日睡懶覺的孩子,較少有體重問題;相反,那些不利用週末或者節假日補覺的孩子更容易肥胖。報告中說:“肥胖或者超重的孩子,在工作日和週末比其他孩子起床早,睡...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莊立民今天表示,近年肥胖人口增加,糖尿病患者年輕化,肥胖兒童患有第2型 (非遺傳性)糖尿病機率比一般學童多18倍,民眾應重視防治。
董氏基金會今天表示,國小學童有「橫著長」的趨勢,體重明顯增加,卻長不高。攝取足夠鈣質長高要素之一,家長應讓孩子每天喝480cc牛奶,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少喝含糖飲料。
家裡有養寵物的人要注意了,一位五歲女童因為被家中的貓咪抓傷,感染一種叫做貓抓熱的疾病,這種貓抓熱透過貓蚤傳播病源,嚴重可能侵犯視神經導致失明,特別是小朋友跟免疫系統不全的民眾,千萬要避免被貓舔或抓傷咬傷。
澳洲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那些食用更多脂肪類、糖類及精加工食品的兒童,會造成他們更多的情緒和行為方面的問題。在學校和家裏,他們會更加的調皮搗蛋、更加的活動過度以及更容易悶悶不樂。
秋冬是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季節,醫師表示,幼兒在感染輪狀病毒後,會出現水瀉、嘔吐症狀,甚至嚴重脫水住院,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以保護幼兒免受威脅。
聯合國今天表示,肺炎是導致幼童死亡的頭號殺手,但投資390億美元或每個孩童只要12.9美元,到2015年前,可望挽救開發中國家約530萬條生命。
嬰幼兒在3歲以前,每天都少不了奶瓶,家長稍不注意,就會讓幼兒含著奶瓶睡覺,造成乳醣長期滯留在牙齒表面,成為細菌溫床,導致牙齒脫鈣形成「奶瓶性蛀牙」。
隨著秋冬季節的變換,氣候漸漸轉涼,感冒又開始肆虐,總是令家中有小孩的父母深為擔憂。美國健康網站WebMD的博客上,兒童健康專欄作家Janelle Sorensen女士提供10種實用的方法,讓你的家人輕鬆度過流感季節。
一名三歲男童感冒後,腳部出現瘀青,經送醫才發現是「過敏性紫斑症」。醫師指出,「過敏性紫斑症」屬免疫機制過度反應,若置之不理,少數孩童可能出現腎衰竭而須終生洗腎。
還記得「大象男孩」祥祥嗎?祥祥經治療已可自己吃粥,還學會唱歌,每天快樂學習。幫助祥祥重新站起來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20週年慶,祥祥特別唱歌謝謝羅慧夫醫師。
科學家今天興奮地宣布,藉由基因療法,罕見遺傳性盲童得以重見光明。
放學後關鍵三小時,成為學童接觸不良飲食的大黑洞!一項調查發現,有五成二國小、國中學生,習慣在放學返家途中,購買食物解嘴饞,其中又以高熱量的炸雞排、鹹酥雞或珍珠奶茶為最愛,父母大多蒙在鼓裡,學童健康成隱憂,可能引發腸胃道疾病、營養不均、肥胖等問題,醫師建議,家長可為孩子準備蔬果當課後點心、降低孩子亂吃外食的機會。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去年全球兒童接種疫苗率創下歷史新高,但貧窮國家仍有成百上千萬的孩童無法接種,生命仍受威脅。
(大紀元記者顧星雨日本報道)踏入十月,日本全國各大中小學都會籍這秋高氣爽的好日子舉辦運動會。而10月第二個週一則被定為「體育日」是日本全國法定假期。今年文部科學省於11日發表了2008年度體力及運動能力的調查結果。
共有約 85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4月7日)表示,已有近70個國家與美方接洽,盼就川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展開談判。他透露,川普總統將親自參與磋商,為美國爭取最大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