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在等待盼望一些事情的結果。無論是一場精彩的足球賽,還是一次重要的考試,或者是正在談判中的一筆大生意,你都會提心吊膽地等待它們的結果。我想這種懸念心理大家都有親身體驗。所以描繪等待企盼心理狀態的習慣用語也不少。我們今天專門介紹這些習慣用語。第一個是: 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 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這個短語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是: 等另一只鞋子掉下來。
我們上次講了兩個以fight為關鍵詞的習慣用語:fight tooth and nail意思是全力拚搏;fight to the bitter end,解釋堅持鬥爭到底。我們今天再講兩個。第一個是: you can't fight city hall。City hall意思是市政府。在這個習慣用語裡city hall就代表地方官僚機構,或者泛指層次較低的行政機構。
我想大家都熟悉fight個詞。它的意思是鬥爭、搏鬥或者奮鬥。你也許還聽過這樣一個諺語: he who fights and runs away will live to fight another day。這個諺語顯然是說:生活中鬥爭是無可避免的。既然人生本是一場搏鬥,fight這個詞組成的習慣用語當然就特別多。我們從今天開始要選幾個常用的一一介紹。第一個是:fight tooth and nail。Fight tooth and nail其實是fight with teeth and nails這個習慣用語的簡略形式。大家可能已經知道tooth是牙齒,nail是指甲。要是打架的時候又咬又抓的,那可真是使盡渾身解數的一場惡鬥。
我們上次講了兩個由rope這個詞組成的習慣用語:learn the rope和know the rope。我們今天還要講兩個以rope為關鍵詞的習慣用語。你已經知道rope作名詞意思是「繩索」,但你知不知道rope也可以當動詞,解釋「用繩子捆綁束縛」呢? 例如在下面這個習慣用語裡rope就是個動詞: rope someone in。
美國很多人都喜歡狗,還說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人和狗在日常生活中相處密切,也因而形成了好多以「狗」也就是dog這個詞為主的習慣用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dog tired。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不論周圍環境多嘈雜吵鬧也吵不醒一只沉沉酣睡的狗。狗為甚麼睡得那麼熟呢? 也許狗是累得筋疲力盡才睡著的。這就是dog tired這個習慣用語的出典。讓我們來聽個例子,說話的人是個開夜車的學生。
我們今天要講的習慣用語都有rope這個詞。你可能知道rope是又粗又結實的繩索。我們要講兩個習慣用語。它們是: learn the ropes。一般人認為learn the ropes和know the ropes這兩個習慣用語都出自水手,因為他們成天得和桅繩打交道。以前航船上的新手要成為合格的水手首先得學會怎樣擺弄好幾十根桅繩,把船帆升上桅桿,並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在新手終於學會操作那一大堆桅繩後,也就是說,after he learns the ropes,那麼他就是熟知桅繩操縱的老手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的關鍵詞是pot。我想大家都熟悉pot這個詞。它可以解釋煮東西的鍋子。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go to pot。Go to pot這個習慣用語來自牧場。牧場上的牲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每況欲下,最後在老得不中用的時候就難逃被屠宰的命運,然後人們會把它們切成小塊扔進鍋裡煮了吃。這就是go to pot這個習慣用語的出典,當然現在它通用的意思和描述的對象已經有所轉化。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都有air這個詞。大家都知道air是「空氣」。早在十七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空氣似乎沒有實質卻有重量。後來人們進一步發現高山頂上的空氣要比海平面上的空氣輕,於是人們就說高處的空氣稀薄,也就是thin air。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由thin air發展而來的。它是: pull something out of thin air。
我們今天要學的習慣用語都有buy這個詞。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Buy a pig in a poke。Poke在這兒解釋口袋。Buy a pig in a poke是個很古老的習慣用語,至少有五百年的歷史了。它來自一個滑頭的人耍弄別人的一個故事。這個人說他的口袋裡有一頭小肥豬要出賣,而買主居然笨得不看一眼就買下了,回到家打開袋子,才發現原來裡面裝的是隻貓。他的盲目不僅讓他白花錢,還使他不得不承擔養貓的責任。像這種騙人上勾的買賣現在還有。比方說,不時有人會打電話來向你推銷產品,甚至房地產。他會把你沒親眼目睹的東西說得天花亂墜。例如下面這個例子講的是房地產經紀人推銷在佛羅里達州的地產。
我們今天學的習慣用語都有這個詞: barrel。 Barrel是大桶,用來載運啤酒、威士忌、食糖、汽油等各種貨品。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scrape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Scrape是「刮」的意思。 Scrape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從字面上看,意思是刮桶底。它的出處可能是酒桶裡僅僅剩下桶底那一丁點兒的酒了,實在要喝就只能刮桶底。刮桶底取上來的酒有沉澱甚至還混著木屑,會好喝嗎? 想必不行,所以刮桶底是百般無奈才出此下策的。
我們上次講了兩個由nest組成的習慣用語, foul your own nest有破壞自己的名譽,家醜外揚等意思, stir up a hornet's nest意思是樹敵招怨,自找麻煩。今天我們還要講兩個以 nest 為關鍵詞的習慣用語。第一個是: Feather your own nest。Feather這個詞作動詞的時候可以解釋鋪墊羽毛。那麼feather your own nest就是在自己的窩裡鋪上羽毛了。想像一下墊上鬆軟羽毛的小窩該是多麼舒服啊。這可真是為自己的安樂考慮周到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詞語都包括這樣一個詞,button。大家也許已經知道button是紐扣,但是button也可以作動,意思你也一定猜得到,就是扣上紐扣。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button your lip。Button your lip意思難道是用紐扣扣上嘴唇嗎?當然不是。像許多習慣用語一樣,這是比喻的說法。讓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体會它的含義,說話的人是在跟同事議論辦公室里發生的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裡有一個共同的詞ace。打撲克的人都知道,最大的牌就是ace。有了ace,你就勝券在握,你輕易不會出ace,而是備而不用,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樣就產生了下面我們要講的兩個習慣用語。第一個是:ace in the hole。Ace in the hole這個習慣用語來自一種撲克遊戲。每人發五張牌,四張攤在桌面上。一張是暗牌,只有得牌的人才可以瞄一眼。這張暗牌就叫做the hole card。如果你的hole card是ace,那就意味著你有了秘密的殺手鑭,要到一決勝負的最後關頭才出。Ace in the hole雖然來自撲克牌遊戲,卻被沿用到生活的各方面,包括政界。我們馬上就要聽這樣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