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制

近期的暴雨導致東湖水位暴漲,凌波門天然游泳池內的泳池棧道被湖水淹沒,武漢大學的畢業生苦中作樂,站在湖面上擺出各種造型拍畢業照,遠看上去好似在湖面行走,猶如「凌波微步」。
由於巴伐利亞州將高級中學的九年制縮短了一年,使得今年第一批八年制G8(achtjähriges Gymnasium)考生的備考時間尤為緊張,通過率也令人擔憂。為此州基社盟(CSU)文化部長施拜勒(Ludwig Spaenle)決定降低分數線,以便更多的學生能夠順利拿到高等中學畢業文憑(Abitur)。
】南京東南大學今年有一位很特別的畢業生:腦損打「補丁」的「半腦男孩」王亦愷,4年來,他沒缺過一堂課,順利完成30門課,拿到英語四級證書,並以最高票(共500票,他得到456票)當選「2011東大最有影響力十大畢業生」,還收穫了最美的愛情。
2004年從武漢市外語學校畢業的高三(2)班才女夏婧,近日與當年全班公認最聰明的學生賈兆寅共結連理,這場同窗間的婚禮,牽出了一個「最牛班級」。當年班上共有53名同學,有41人在世界名校攻讀碩、博學位,其中34人在哈佛、耶魯、康奈爾等國外名校,7人在北大、清華等國內頂級學府,專業涉及經濟、生物、電子等數十領域。其餘12名同學則分散於北京、首爾等地,進入寶潔、三...
目前中國大陸有越來越多的兒童才藝,通過選秀和造星的方式加以展現。這種競爭越來越帶有功利色彩,不少孩子成了家長和經紀公司操控的道具。一旦成了小童星,部分孩子四處趕場,連學業都耽誤了。專家提醒,不宜讓孩子過早介入具有商業性質的才藝競爭。
雲南大學副教授尹曉冰日前出席研討會時直言,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平時開價值50多萬元的寶馬(BMW)去上課,手機號碼有7個8,他甚至「善意提醒」在場同行,熱情教學是「毀滅自己」。尹曉冰的驚人言論引發爭議,網友板磚連連。
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 )和拉普蘭塔理工大學( Lappeenrant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計劃今秋開始對非來自歐洲經濟區(EEA)的學生試徵收學費。另外,約有6個高職院校也將收取學習費用。
近日,河南漯河一所小學發生老師暴打學生事件,一名8歲女童因為沒有完成作業,在課堂上被老師下令全班同學打了320棍,整個臀部腫脹發紫,事發後至今,校方知道事件後並未有任何處理。
由於外來移民比例高,而且移民德語水平不如人意,所以柏林小學生的平均德語水平也一直是柏林教育局的一塊心病,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德語水平,柏林教育局於日前推出基礎詞彙表,規定小學生在哪個階段要掌握哪些詞彙。
今年對於巴伐利亞的文理中學畢業生來說,是相當特殊的一年,中學的12、13年級一起參加畢業考試。這就意味著上大學人數會比往年多出一倍。這對12年級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生活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同時對高校、中學和整個社會來說,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中國媒體報導指出,教育公平被稱為中國的「世紀難題」,《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報告(2005~2006)》指出,中國教育公平性存在嚴重問題,城鄉教育差距極大。針對這個難題,「劍橋沙龍」五月初邀請兩位年輕的社會公益實踐家、海外學子歐潔瑜與楊臨風主講《愛心苦旅——尋訪教育公平之路》,分享他們促進中國教育公平的探尋之路。
湖北武漢「五道槓少年」黃藝博事件引發網友熱議,其父母也被各方批評的聲音推到風口浪尖上。近日,此事又出了新看點,幾張黃藝博在課堂上的圖片上,其側後一名男同學,卻做出撇嘴不屑的表情看著他。這張截自東方衛視播出的一段關於黃藝博的新聞的視頻的照片,迅即在微博上瘋傳,並被PS成各種形象進行調侃和惡搞。「亮了,不屑弟亮了!」網友力挺這名男同學,封他為「最真實少年」。
學中文近幾年來己成為西方國家的一種流行趨勢,但是中國自從實施開放政策以來,英文一直是大陸眾學子趨之若騖的語言,雖然一遇事件,中國大陸就叫囂著美帝國主義,但許多人都削尖了頭要成為美帝國主義或敵對勢力的一份子。
佛州議會將大幅擴展網絡學校,更多學生將可以通過電腦舒適地在自家的臥室裡學習。在這個信息時代,黑莓手機,iPods , iPad隨處可見,教育體系可能是唯一沒有完全接受該技術的領域。
近日,一篇題為「北京幼升小中間人開價參考價目表」的帖子在家長論壇引起熱議。帖子中明確標出了京城近20所小學的「中間人開價」,錢數從3萬元至12萬元不等。而在家長跟帖中,更有人曝出25萬元的擇校「天價」。專家提醒家長,對於小孩的教育統籌規劃,不要盲目跟風。
(大紀元記者陳怡蓮採訪報導)與「精忠報國」一字之差的「精忠報黨」,最近,成為清華大學宣傳部的講座主題。對此,民眾普遍感覺,現在提這樣的口號是想要大學生為黨竭盡忠誠,犧牲一切,想把年輕一代引入歧途。如同當年提出的,「要做黨的馴服工具」、「把一切獻給黨啊」、「黨的需要就是我的自願」等如同一轍,只能適得其反,最終成為歷史的笑料。
(大紀元記者鍾元、特約記者熊斌台灣採訪報導)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編寫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1)》近期發布。藍皮書稱,國內35個被調查城市中,入園難、入園貴北京高居「榜首」。北京幼兒園老闆陳女士表示,所謂入園難、入園貴的是指正規的幼兒園,但大部分幼兒園都是山寨的幼兒園。
(大紀元記者陳怡蓮報導)近日在「兩會」上,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哀歎「入園難」、「入園貴」,引起人們的關注。他說,自己一個名牌大學的校長,現在來找他的竟然大多是要他幫助解決「入幼兒園難」的問題,並痛斥政府對教育投入欠債巨大,禍害子孫。並指出當下教育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教育公平,二是教育質量。
4日上午,位於南湖遊樂園旁的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開園並接受家長諮詢報名。據悉,該幼兒園號稱廣州最大的寄宿幼兒園,走的是貴價路線,全托一年的收費高達6萬元。雖然四周秀麗的風景和園區內高端的硬件設施吸引了不少家長帶上孩子來參觀,但不少家長都表示,不太能接受相當於大學10年學費。
最近在大陸網上瘋傳一段8分鐘的視頻:「我今年二十七八歲」,裡面有這樣的句子:「我今年二十七八歲,煩惱的時候不再發牢騷,我靜靜的看著聽著,這很現實又很虛偽的世界;我今年二十七八歲,明明很想哭,卻還在笑,明明很在乎,卻裝作無所謂。」這段視頻生動的表述了現在在中國大陸生活的80後們的無奈、迷茫和苦難,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也觸動了各個年齡層的人。
河南唯一的佛學院報考火熱,剛招生畢業生已被預定。2月25日~27日,這所河南唯一的佛教學院首次進行招生考試。有專家指出,佛教修行主要是修「戒、定、慧」,守戒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今大陸寺廟很多戒律都被廢除,著名寺廟少林寺四大皆控制,唯有修行是空 。
(自由亞洲電台)據香港《明報》報導,中國一些小學存在校園腐敗現象:一些學生為了當選班官賄賂同學。評論界人士表示,加強對年輕人和整個社會的道德教育是中國的當務之急。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
近日中國不少媒體都在報導或轉載深圳部份幼兒園漲價超三成,孩子家長大喊吃不消,因為有許多幼兒園一個學期的收費竟然超過萬元,收費之高大有趕超美國之勢。
2010年年底,中國大陸一家大型留學教育集團發佈的抽樣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出國留學的高中以下學歷(包括高中)學生所佔比例已達19.75%。這些學生大多未滿18週歲,還有個別的甚至是小學生。消息一出,業界驚呼:幼童留學潮,已經從趨勢轉變為現實!
上海剛公佈的去年中小學生安全事故報告指,2010年上海共有中小學生146萬人,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732起,比上年增加15起;非正常死亡學生79人,比上年增加11人。其中,在社會和家庭中非正常死亡72人,比上年增加8人,占學生死亡總數的91%;而過度的保護導致青少年兒童的防範意識差,「骨脆脆」的體質堪憂。
華裔教授蔡美兒日前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題為:「為什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的文章,引起了一場中、美媽媽的論戰。美國的主流媒體像《時代雜誌》、《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也都加入了這場論戰。
近日,一則《性格孤僻奶奶獨自撫養,留守兒童逐漸變得怪異》的報導,揭示了農村留守少年兒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
(大紀元記者唐明採訪報導)貴州省大方縣有130多名「民辦教師」沒有得到合理安置,他們多次去當地政府各級部門上訪,得到的只是含糊其詞和搪塞,讓他們回去耐心等待。無論是「民轉公」,還是「同工同酬」、「老有所養」都與他們擦肩而過,致使他們生活處境艱難,前景堪憂。
如何阻攔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喬喬看書,現在成了上海作家葉開頭痛的一件事。為了能逮著機會看書,在家裏的沙發、鋼琴凳,甚至自己的枕頭下面,喬喬都藏了她愛看的書。
近期,由英孚教育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進行的國外頂尖高中大學留學調查結果顯示,86%的受訪家長表示有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想法,其中最大的動力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條件和拓展眼界。在留學目的地國家中,美國最受中國家長青睞,
共有約 48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個跨黨派委員會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們還敦促英偉達公司交出可能用於開發DeepSeek聊天機器人模型的相關芯片銷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