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

中國的大學生今年達到了665萬,國家教委的有關人員估計只有一半的人能找到工作,那就說明有300萬人可能要失業,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
目前,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機會很少,可真正機會來了,大學生卻抓不住。招聘人員說,「不靠譜」的學生越來越多,普遍缺少與人溝通能力。即便就業後,熟悉業務,學習做人,還要靠企業來教導。
4月23日早晨,廣東省,番禺區一位20歲左右女孩從七樓窗戶跳樓,當場死亡。據悉該名女子為一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懷疑因找不到工作、壓力過大而選擇了絕路。目前警方正在調查該起跳樓事件。
2009年蘇州市區五十八座公共廁所進入投標,共有八百七十人報名,十五個人競爭一個崗位,其中不乏大學生。此現象引髮網友熱議:「大學生都去公廁當管理員了,不知道這是文明進步,還是教育的悲哀?!」
大陸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僅為8%,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很多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但專家稱,畢業生缺少資金和經驗,盲目創業隱患多。
中國大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十分嚴峻。江蘇省今年要召5010名大學生做村官,卻有近5萬人報名。其中有41名博士,3229名碩士,名牌大學報名的也很多。
(大紀元記者吳英綜合編譯)中國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去年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後,中國大學生們馬上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而今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六月即將畢業的中國大學生的失業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失業率同樣飆升,許多大學畢業生根本找不到工作,於是現在在中國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幫傭這一行,有越來越多具有高學歷的人願意投入,特別是男性也不再排斥投身這樣的工作。
武漢日前出現200名大學生爭聘6個殯葬職位火爆場面,其中包括20多名研究生。此前上海殯葬行業曾出現418個殯葬職位吸引了5000名大學生到現場諮詢的新聞。
經濟危機下,大學生就業機會更難覓。作為主角們的大學生對此心態又是如何?近日,南京市一家媒體啟動「大學生創業問卷調查」,在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展開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五成學生願賣小吃擺地攤。
目前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加大,大學中農村學生比例逐年下降。有分析認為,這顯示出中國教育的嚴重問題。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令中國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在校園網絡論壇中,如何尋找招聘信息成為熱議話題;而應屆畢業生的話題也專注在「投了幾份簡歷,工作是否有著落了」。
中國如果不做政治轉型的話,不能夠以政治轉型來保障比如智慧財產權或保證司法的公正,達到社會共同富裕的話,最後就形成權勢集團掠奪老百姓,富的越來越富,窮的越來越窮,那麼這樣一種情況,它是不可持續的。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特約記者蔡美音綜合採訪報導)以出口經濟導向為主的中國大陸,近日受到經濟衰退的嚴重衝擊,迫使數以千計的廠商關閉,更多的失業工人在領不到工資與補償金的情況下,憤怒的走上街頭抗議。此外許多大學畢業生仍然失業在家。專家表示中國大陸的失業率比中共官方公佈的還要高出2倍以上。
燕趙都市報發表一篇題為《女大學生不堪就業壓力自殺 留下10萬字日記》的文章,披露了一位大學畢業生因就業機會的嚴峻,以致於走上絕路的心態狀況。有分析人士認為,直接原因應該追溯到幾年前中共所進行的大學生的無限量擴招,也就是高校大躍進所致。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唐琪薇的採訪報導)據中國社會調查所的調查顯示,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將再創新高——達到610萬人,加上其他一百多萬沒有就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使得今年中國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面臨著不同以往的難題。分析人士認為,這一問題和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各大院校經年累月擴招造成的後果。
2月23日,威縣固獻鄉劉河北寨村的劉尚雲家,凌亂而冷清。全家每個人的臉上都佈滿愁容,而劉尚雲的愛人因為哀傷過度已病倒在床上,不時發出撕心裂肺的呻吟。
(中央社台北21日電)在世界金融風暴影響下,中國今年大學應屆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市場。據統計,今年應屆畢業大學生有611萬,加上去年沒有找到工作的100萬待業大學生,共有711萬大學生要找飯碗。
在世界金融風暴的影響下,中國今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市場。據中國官方媒體公佈的數字,今年應屆畢業的大學生有611萬,加上去年沒有找到工作的100萬待業大學生,共有711萬大學生要找飯碗。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引起中國政府有關方面的重視。 (w2009-02-20-voa36.cfm)
北京一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兩天來吸引了近6萬應聘者,凸顯出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中國2009年就業形勢所面臨的嚴峻局面。 (w2009-02-08-voa24.cfm)
(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綜合編譯)中國國務院甫於上月宣佈,為畢業生解決就業問題是當前的工作重點。受全球金融危機及中國經濟結構不健全,內需不振的影響,中國此刻仍有一百五十多萬名大學畢業生面臨失業的窘境。據當局統計,近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為12%,幾乎是去年的三倍,創五年來的新高。中共當局乃採取刺激消費的作法,協助他們就業,其中包括讓這些畢業生到鄉村工作。
最近中國大陸的媒體,官員和御用文人又給愛國一詞加入新的內涵,叫做「消費就是愛國」、「買房就是愛國」。有人甚至建議要發動一場愛國消費運動來促內需、救中國。
(中央社台北25日電)因為節省回家的旅費等各種原因,黃曆過年北京市高校(大學)留校學生約14700名,其中4800名為貧困學生。
中國官方星期二公佈的城市失業率5年來首次上揚。官員們表示,隨著出口下降和經濟放緩逐漸加深,2009年城市失業率可能會達到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 (w2009-01-21-voa6.cfm)
我們工廠也有一些師傅出去辦廠,就發現在中國辦廠根本就是非常非常的黑暗。就算我這麼多年存了十幾二十萬,然後出來辦一個廠,十幾二十萬蓋一個工廠我也可以蓋得起來,設備我也買得起,但是請這群當官的吃飯那就請不起了。這群當官的吃飯呢,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在中國你連請別人抽香煙你都請不起,就是這麼困難。
中共為什麼喜歡讓外資進來養活人民呢?就是因為它覺得外資安全,外資不會覬覦共產黨的政權,外資只要「利」,我把錢給你就完了,富的雖然是你,但是你把我的人養活了,這筆錢我就讓你賺,因為賺了以後你也不想要我的政權。可是呢如果我把這筆錢讓老百姓賺了,老百姓就會要更多的政治自主權,那麼我的統治就會受到威脅。
中共利用最好的工作和商業機會,收買年輕一代的忠誠,使其在政治問題上讓步,而這些都市精英是否支持中共,取決於經濟繁榮和機會。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中共顯然擔心失去對這些精英的控制。
大陸就業難沖擊著九十後一代,就業市場前景日益黯淡,許多大學畢業生開始參與競爭富人家的保姆職業。
昨天是2008年最後一天,一場重慶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打洋工現場招聘會在江北觀音橋步行街舉行。這場以招聘返鄉農民工為主的招聘會,卻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前來。據重慶晨報報導,這次招聘會拋出的8514個崗位包括建築、縫紉、餐飲、酒店服務、機械修理、護理等45個工種,工作地點則遍佈日本、新加坡、德國、阿聯酋、阿爾及利亞等35個國家,其中對建築工的需求量最大。
「我花錢買的飯菜,愛吃不吃,你管得著嗎?」江蘇省南京市3名大學生,經過層層筆試面試後,成功考進當地一家知名外資企業。卻在吃午餐時因為食堂飯菜不合口味把飯菜倒掉,違反該公司《員工守則》裡規定「禁止一切的浪費行為」而被公司辭退了。
共有約 38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二(4月15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宣讀了總統川普(特朗普)在對華關稅上的最新聲明,強調美方不著急達貿易協議,而中方卻需要這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