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彩票平台官网-大发彩票平台开户-大发彩票平台注册

大學生就業

時入7月,大學畢業生已經到了離校最後限期,但據統計,今年將在廣東就業的20餘萬廣東本地生中,至少有一成(約2萬)至今沒找到「落腳點」。
海南大學生吃畢業飯日漸成風,老師請學生吃飯、學生請老師吃飯、畢業班球友請球友吃飯、男生請女生吃飯、老鄉為畢業生餞行、找到工作的請沒找到工作的吃飯,先離校的請沒離開的吃飯,變成一道畢業潛規則。突然多出的花費,讓畢業生大感吃不消。   海南「南國都市報」報導,海南幾所大學的畢業生臨近畢業,由於要籌備就業、畢業、餞行告別,花費明顯增加。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曉旭,高考快到了,很多學生在努力的爭取擠進大學的門檻,但是同時也有很多在校的學生在想,我能不能找到工作。大學生就業難,現在已經是普遍社會現象。
主持人:那我們現在有幾個觀眾朋友在線上等候,先接一下紐約的李女士,您請講。
最近,河南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與四川大學均發生學生校園暴動事件,升達是發放畢業文憑與招生時承諾有別,屬於欺詐;川大則是學校亂收費。但如果細究背後原因,可以發現,中國的教育敗象顯現的不是教育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向上流通管道已經嚴重梗阻。
內地傳媒報道,本港大學招取內地優秀學生,令到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面對邊緣化及二流化的威脅。
据中國《財經時報》報道,由于名牌高等學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品牌价值出現流失的現象,許多大陸的优秀學生開始轉投香港大學等香港的高校。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今年中國的大學生畢業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大約75萬,因此求職競爭更加激烈。與此同時,一些多國公司表示苦於找不到足夠的技術工人。有分析人士說,新畢業的大學生不願到重工業大型企業就職,而服務行業和中小型企業無法吸納人數眾多的大學畢業生。此外,想自己創業的大學生很難籌措到足夠的資金。中國教育部表示,在去年畢業的大學生中...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期望薪金在人民幣兩千至三千元,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為一千八百元,四成大學生希望工作五年後成為主管。
我們中國現在的社會已經是人才過剩到什麼地步就不知道了,前些日子在報紙上就看到有某地酒店打出招工牌,學歷要求是大學本科,然後月薪是600,(我們來作個假設,一個月的吃180、其它開支50元、然後偶爾的人情聯絡費70元,這樣下來一個月還能夠存下來300元,一年下來,得給家裡寄個1000元吧,這樣一年下來的純收入就是2600元。)我看了過後心裡就很是納悶,我們中國...
中國第三次就業高峰來臨,特別是青年人和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日益嚴峻。据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政治學教授蘇黛瑞(Dorothy Solinger)就中國大學生為什么過剩的問題發表評論說,中國經濟的增長不能夠創造适合大學生的就業机會。經濟的結构也不适合吸收社會上的勞動力。中國的一些學者則認為,從失業率和失業人口的絕對數量來看,中國的失業率可以...
中國第三次就業高峰的來臨使得中國的失業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青年就業特別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一些專家呼籲政府制定切實可行的青年就業政策,避免讓青年人失業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w2006-06-26-voa53.cfm)
中國教育部官員今天表示,今年將嚴加管理、打擊違規違法招生,整治重點包括體制外和計畫外招生;去年,就有將近三萬名考生不符合要求,學歷證書無法進行電子註冊。
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空前嚴峻。近日也發生多起因求職不順引發的悲劇,據評論,這凸顯中國高等教育盲目擴張政策的不當,苦果並已開始顯現。
每年六月是大學生畢業求職旺季,但中國大陸部分大專院校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率,要求畢業生必須提出就業協議書,否則不發放畢業證書,少數畢業生擔心因而拿不到畢業證書,只好找學校附近小店隨意簽約。 安徽「新安晚報」引述一名高校畢業生說,他很快就要畢業離校,但學校一直不發給他畢業證書,向老師詢問才得知,因自己沒有找到工作,交不出就業協議書,將影響學校畢業生就業率...
(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 河南省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日前發生學生暴動,這是自1989年支持民主的學生運動後最大規模的學生抗議事件。中共官方媒體對此一事件未做任何報導,但是包括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加拿大環球郵報、路透社、美聯社等全球眾多媒體都對這一事件做了報導。
(亞洲時報記者方德豪6月23日撰文)數千名中國河南的大學生最近因為畢業証書規格不符預期而爆發騷動,學生投擲雜物、破壞校園設施。這次事件被形容為自1989似來中國最嚴重的大學生示威,可說是對中國教育部門監管民辦教育的一個警號,也可說是中國“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一個延伸,它之所以在農業大省河南爆發,可能也不是偶然。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每年高考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那麼2006年報考高考的學生一共有950萬人,而真正本科能錄取的名額只有260萬人,也就是說每3、4個人才能有一個被錄取。
當難以數計的農民工、城市下崗工人不得不長期忍受低工資的困擾之時,曾經被視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突然發現,他們的境遇甚至不如那些初中畢業就到城裡打工的民工。「一項1200家企業的調查表明:有34%大學生求職時,薪水只要求1000元人民幣。其中更有0.8%的大學生為了搶一份稍微好點的職業,不惜選擇了「零工資」。昔日社會精英已經淪為普通勞動者。
[大紀元綜合報道]最近,中國一研究中心針對全國11所綜合性大學的在校本科學生的人生觀調查問卷顯示, 66.1%信仰"實用主義",只有 1%的人說要"為共產主義而奮鬥"。參與此項課題研究的河北大學李維意教授認為,調查結果反映出 "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那就是從重理想轉向重現實。"李維意說,"從高考的競爭到專業的選擇,從為學費發愁到為求職焦慮...
今年中國大專院校的招生錄取工作已經開始。中共教育部發布消息,今年下達的高校招生規模增長幅度不超過5%,高校擴招步伐開始放緩。
每年的七月,各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將跨出校門,走入社會。但是今年,廣州的部分大學畢業生卻出現了一部分畢業生不就業的現象。據中新社報道,廣州一部分大學畢業生畢業後不急於找工作,樂於當“不就業一族”。這說明畢業取向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普遍,但他們同時也要承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各方的壓力。
“內地學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香港以巨額獎學金吸引學生,已經漸漸改變了中國大學的層級。”
6月5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公佈了最新完成的一項共有2323人參加的調查,內容是關於「讀書無用論」。調查結果令人沮喪:35.3%的受訪者認為「讀多少書找不到工作也沒用」,有42.8%的受訪者認為「光有學歷、文憑沒用」。
現在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工作越來越難找,重壓之下有些畢業生心態失衡,出現了「借」同學的實習成果爭保研名額、對用人單位說同學的壞話等等畸形競爭、道德滑坡現象。
畢業季來臨,許多社會新鮮人即將投入就業市場,104人力銀行進行一項「2006社會新鮮人起薪大調查」,研究所畢業生為31092元,大學28212元,專科25894元。總體職務平均薪資水準為28307元。
河北省石家莊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指出,隨著就業壓力的膨脹,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選擇「零工資」就業,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也是積累經驗的機會,這種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畢業生為單位做事不計報酬為交換的條件。 專家學者不鼓勵,因為一旦出現問題,不利於大學生自身權益的保護。
在“讀書改變全家命運”的感召下,中國西部貧困地區的許多農村家庭,不惜透支家庭後幾十年的收入供子女上大學。大學學費成了他們人生中最大的也是惟一的巨額投資。可“畢業即失業”的現實,打破了他們的夢,也使兩代人深陷債務泥潭。
共有約 38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4月19日,紐約春光明媚,大紐約地區部分法輪功學員數千人齊聚紐約華人社區法拉盛中心區,舉行盛大集會,紀念中國萬名法輪功學員「四二五」和平大上訪26周年暨聲援4.45億中國人退出中共黨、團、隊。 在歷史的浩瀚長河中,有一些日子因其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