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毒食品

(中央社台北16日電)英國「自然」雜誌刊登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張月紅投書,標題為「中國某期刊發現31%的投稿存在抄襲」。短短幾天,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海內外學術界引發熱烈議論。
中國現在是全世界假冒偽劣產品的大本營,全世界可以說99%的產品都是出自於中國,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腐敗。中國到處是假貨,假煙、假酒、假的毒品,假的藥,什麼都是假的,只要是高貴的東西全部都是造假的。所以老百姓都不敢吃,好的東西不敢用,我們回去就是怕,就是沒有安全感。這就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最壞的後果。
香精加麥牙酚加「日落黃」染料,成了燒雞的「調味料」,中國著名的廣東燒雞變味了。廣東江門市近日發現三個用死雞加工熟食的黑心加工廠,3100多隻用來加工熟食的死雞,經氯酸鈉、工業用鹽、過氧化氫等加工後走向市民餐桌。消息傳出,當地民眾坦言談「雞」色變,更不敢在街市買鹽焗雞、燒雞等熟食。
2010年8月19日,這一天,讓遼寧東坨子村的村民們永生難忘。當日下午3時許,年近50歲的東坨子村村民樊麗的家幾乎被50年一遇的狂風摧毀,但讓她更頭疼的是因為她給自家的房子上了保險,「因為那保險很可能是假的!」
「中國目前白酒市場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屬於非純糧釀造的酒精勾兌酒。」貴州醇銷售公司總經理潘寧公開抨擊了漲聲一片中的白酒行業「潛規則」。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過度營銷的中國白酒業,似乎又進入了新一輪的營銷困局。
河南鄭州市北郊的雙橋村近日發現2萬斤使用工業用鹽消毒防腐的毒蘑菇,其中大量的「毒蘑菇」已流入酒店、餐館以及民眾的餐桌了。而工業用鹽有強致癌性。
中國毒奶粉事件曝光兩週年,奶粉案相關案件無法開庭,各界繼續呼籲釋放趙連海。
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山東菏澤主治性病的華傑醫院,以免費篩查「兩癌」為名,在成武縣張樓鄉騙取617名育齡婦女進行體檢,檢查後絕大多數被告知有婦科病,其中96人在其「勸說」下接受「手術治療」,術後身體出現嚴重不適現象。
(中央社台北9日電)據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本月初深圳有2批總計13名患者因食用蛇餐而發生中毒,經衛生部門檢測,中毒者所食用的蛇肉、蛇膽汁和蛇血中含有「瘦肉精」。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唐音採訪報導)就中共官方與媒體在聖元奶粉事件上態度強硬、高調保護民企一事,本台記者近日採訪了旅居德國的著名作家、《民以何食為天》的作者周勍。
日前,南京市民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症」事件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9月6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透露,南京已有22名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症」患者。
據民視新聞報導) 外表鮮紅,看起來好像很甜美的小龍蝦,深受中國老饕們喜愛,不過最近南京接連傳出10多名患者被醫院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經過調查,這些患者在發病就醫前都吃過小龍蝦。
(中央社台北5日電)中國馳名商標「金浩茶油」日前公開承認茶籽油含致癌物超標後,大陸全國各大超市紛紛將產品下架。然而在事件爆發之初,湖南省質檢單位及廠商卻都在極力隱瞞真相事實,罔顧消費者安全。
湖南金浩茶油被曝光含致癌物質後,湖南質監局承認早在今年3月已知此事。但當地官員解釋,糧油問題關係國計民生,5個多月來向民眾隱瞞此事,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
2010年9月1日,中國一家食用油公司金浩公司在其網站上發佈《致廣大消費者致歉信》,承認自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3月17日之間,曾生產過9批次含致癌物苯並(a)芘超標的食用油。雖然金浩公司在3月和4月進行過召回,但目前仍有約9噸含致癌物苯並(a)芘超標的茶油下落不明。
(據中廣新聞報導)大陸湖南的「金浩茶油」,含致癌物質嚴重超標的事件被媒體揭發,湖南「質量技術監督局」承認,今年三月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不過他們隱瞞這起事件的原因,竟然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
8月31日,在鄭州市王寨路數十家菌類商店內看到,各種菌類產品被浸泡在消毒液中,這樣既能防止蘑菇腐爛,又能起到漂白的作用, 這些蘑菇被飯店購回後用清水一沖洗,便被做成了「美味」的菌湯或被放在了火鍋旁。專家表示,簡單的沖洗根本無法去除因長期浸泡而殘留在蘑菇身上的化學成分,食用這種蘑菇將對人體產生巨大危害。
在安徽合肥多家建築工地, 發現把攪拌好的混凝土倒入一個模板,再把削好的細竹籤一個個塞進去。這種墊塊應用於樓房鋼構裡的材料,用來固定牆體,防止房屋發生移位的。並且,這種竹籤墊塊已使用了幾年。   
「國家免檢產品」湖南省金浩公司生產的食用油,早在今年3月份即被查出致癌物嚴重超標,不過金浩公司遲至9月1日才向媒體發出《致廣大消費者致歉信》,承認該公司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並芘超標問題,並聲稱曾於2010年3月、4月進行過兩次全面排查、召回。然而,時至今日,該公司被查出問題的產品仍然在各大型連鎖超市銷售。
「國家免檢產品」湖南省金浩公司生產的食用油,早在今年3月份即被查出致癌物嚴重超標,然而時至今日,該公司被查出問題的產品仍然在各大型連鎖超市銷售。
毒奶粉、毒龍蝦沒完沒了,上海某家高檔購物中心的貨架上又發現了「毒」泳衣。
大陸三鹿毒奶粉事件到9月11日將滿2週年,換句話說,相關的2年求償期限將到期,近200名受害兒童家長為爭取後期醫療費用,紛紛向各地方法院上訴要求立案,但和過去一樣:希望渺茫。
近期聖元奶粉遭遇「激素門」,再次敲響食品安全的警鐘,衛生部的鑑定結果嬰兒性早熟與聖元奶粉無關,貴州自由學者認為此結論並不能令人信服,衛生部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或者是別有用心的對民眾一種敷衍了事。學者們還踢曝國家機關從地方至中央為保命開始自建農場。政法大學教授寄言國家領導人,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比GDP重要的多。要想方設法保人民的命,這是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
自7月以來,陸續有南京市民因食用小龍蝦出現不適症狀而到醫院就診,部份患者出現肌肉酸痛等症狀,有的尿液呈醬油色。有醫生推斷,可能清洗時使用含草酸的强酸性“洗蝦粉”,導致民衆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的病理反應,嚴重者甚至損傷腎臟功能。
在中國大陸,花錢得獎的事早就屢見不鮮,只是現在花錢評獎的買賣居然做到了國外,連聯合國的名頭都用上了。國內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樓盤滿天飛,但卻沒有幾個是真的,據悉,每個樓盤只需繳付36萬元費用即可「獲獎」,換言之,他們拿到的是「野雞獎」。而這樣的這種荒謬的景象,大陸媒體也說,只有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才會有。
(大紀元記者喬琪採訪報導) 聖元奶粉的「早熟門」事件,自中共衛生部公佈聖元奶粉與嬰兒性早熟現象無關後,原本該關門了,不過,吉林7個月大女嬰自上月開始,已經規律出現兩次類似月經的情形,女嬰父親高先生懷疑是「聖元」惹的禍。而最早發現嬰兒有性早熟現象的三名武漢市受害嬰兒家長指,原獲地方媒體邀請往當地接受訪問,但安排突然被取消,家長們相信是中共當局向媒體施壓迫令家長...
受「橫紋肌溶解症」事件的影響,南京小龍蝦銷量驟跌七成,攤商一天原本能賣出200斤,現在只能賣出50斤。
因上訪被拘留的山西疫苗受害兒童家長易文龍絕食絕水抗議,至今進入第3日。
近日,長春市7個月大的女嬰圓圓(化名)被媒體報導,從6個月開始來「月經」,已經來兩次了。醫院檢查報告中顯示,雌激素略高,其它沒有異常,雖然衛生部已證明兒童性早熟與「聖元」無關,但圓圓的爸爸仍懷疑女兒的情況與喝聖元奶粉有關。
河北承德、山西陽泉市、山西太谷縣、天津等地再發現問題奶粉,官方說,截至8月20日,共發現103.44噸,其中企業庫存的50.145噸已被控制,涉案的4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捕。這些人藏匿、銷售、使用2008年未銷毀的問題乳粉,說明一些地方還未集中徹查銷毀問題乳粉。
共有約 161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邀請了多位企業執行長與產業領袖,在白宮的十字大廳(Cross Hall)舉行「投資美國」(Invest in America)活動,共同慶祝美國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商業與製造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