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文化專欄)

明清時期的各種文人筆記中記載了許多關於黃公望羽化登仙的逸聞。如周亮工《書影》記載明代的書畫家、收藏家李日華說黃公望某天與人同游杭州虎跑寺,忽然間只見四周雲霧擁溢,黃公望被團團圍住,仿佛仙人一般駕雲而去。孫承澤《庚子銷夏記》也有「人傳子久於武林虎跑石上飛昇」的記載。而清代畫家方熏《山靜居畫論》,更稱在黃公望辭世多年後,有人在塞外見他悠然地吹奏著笛子,是為「蟬蛻...
「科舉廢,世族子弟孤潔秀拔,率從釋老游」。(釋老:釋迦牟尼和老子的並稱)科舉重開,取士的只是聊勝於無的萬分之一,還時斷時續的。當年丘處機一言止殺,成吉思汗給了道士免稅免役的優待,全真教發展至鼎盛。其離俗出世的思想,對於飽受兵役戰亂之苦(對外擴張侵略、對內鎮壓起義)的宋朝遺民,尤其處於「九儒十丐」地位的知識份子頗具吸引力,吸納了大量人才。
命運最坎坷的中國傳世名畫,一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八百多年裡幾經戰火,顛沛流離,五度入宮,四度出宮;另一個是元朝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歷經巧取豪奪之紛擾,於清初竟遭火焚毀容之災,從此身首異處,輾轉漂泊,現分別藏於台北和浙江博物館。
共有約 63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