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典故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有花中君子之稱。自古為無數的騷人墨客魂牽夢縈而留下不計其數的詩、書、畫、文的作品為其歌頌、讚嘆與吟詠。而在佛教中蓮花也象徵著聖潔、清淨、莊嚴、慈悲與吉祥。蓮,是當前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其花又名:荷花、芙蓉、芙渠、菡萏。也就是說荷花就是蓮花,其實兩者指的是同一種植物。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西元1716→1798年)浙江錢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著有「小倉山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當時一部系統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

所謂「九大簋」,意味著筵席極為豐富,須用九個大簋裝放菜餚食物,簋即古代放置食物的器皿,其形狀或方或圓,材質則有木製、竹製、陶製和銅製之分;它本來是古代貴族的食器或祭器,後來逐漸流傳到民間,古時祭祀,便常言「二簋」,「四簋」及「八簋」,全是用雙數,而今,粵地之穗、港、澳一帶,仍有此古風。

在我們家鄉至今還流行著一種“倒藥渣”的習俗,就是病家把煎過的藥渣,倒在過往行人的岔路口,讓千人踏、萬人踩,因為俗諺有“藥渣倒出門,疾病不纏人”和“一經他人雙腳踏,病魔就被眾人壓”之說。據說,這可以驅病出門,托人消災,或被行人帶至別處,不再作怪害人,病人能夠儘快痊癒。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慰,並沒科學依據。不過,以下幾則傳說中的故事卻耐人尋味。

位於台灣中山堂2樓的堡壘廳,藝文氣息濃厚,賦予中山堂全新的生命,氛圍沈穩內斂,悠揚樂曲緩緩在室內流洩,成功營造愜意舒適的空間,2樓西班牙露台視野開闊,夜晚在此品味美食更是極致享受,五星級飯店主廚巧手烹調出一道道美味的地中海料理,彷如精緻的藝術品,西班牙海鮮飯更令人垂涎欲滴,是非嘗不可的美食。每週六夜晚假聲男高音在現場駐唱,帶來豐富的音樂饗宴。

東方西方,飲食習慣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時從茹毛飲血逐漸進化到養生這一文明習俗。不過,中國的三餐習慣,從莊子的「適莽蒼者,三餐而返,腹猶果然」語句中,可以證實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國人已有一日三餐的習慣,南宋的大詩人陸放翁有詩曰:「疾行逾白步,健飯每三餐。」也可以說明,千百年來,一日三餐的習慣,非常普通,至於疾行逾白步之說,則相當於今日的體育鍛煉。恰如民諺所云...

科學研究表明,飲茶可減輕吸煙的危害,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等成分對香煙中所含有的各種有害物質有降解作用,邊飲茶邊吸煙,毒素可隨飲茶不斷解除,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吸煙者常飲茶,主要有四大好處:

法式時尚甜點Macaron( 瑪卡烘) 近來引領食尚風潮,成為送禮新選擇,全台灣第一家專賣店——Macaron RatafiaTaipei已在台北開設專櫃。此外,原只限定在中部清水服務站小林煎餅販賣的釣鐘燒也進駐台北商圈,兩大甜食不分國籍,各憑本事風靡台北城。

《孟子·告子上》裡面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魚而取熊掌者也。」小時候上語文課,學到這兩句時很不以為然。因為現在熊是被保護動物,熊掌的味道已不可嘗,而我小時候並不喜歡吃魚,所以也想當然不以這兩樣東西為美味。但是長大後卻漸漸愛上了吃魚。

海霸王古典名菜「魚羊雙鮮」,是20多年前即紅透半邊天的深度料理。當初為了激勵集團內主廚的創造力,海霸王董事長莊榮德舉辦內部羊肉料理大賽,這道從中國菜色演化的新台灣料理奪得冠軍,也從口袋私房料理成為海霸王禮賓的頂級菜肴。海霸王最近推出懷念料理,也順便讓這道「百饌之王」重出江湖。想一嘗美味?不妨照著主廚指導,在家動手做做看!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4月19日,紐約春光明媚,大紐約地區部分法輪功學員數千人齊聚紐約華人社區法拉盛中心區,舉行盛大集會,紀念中國萬名法輪功學員「四二五」和平大上訪26周年暨聲援4.45億中國人退出中共黨、團、隊。
在歷史的浩瀚長河中,有一些日子因其特殊的...
排行榜
TOPARTICLES
精彩推薦
EDITOR's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