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慶食俗
節能減碳也能從飲食做起,衛生署基隆醫院配合中秋佳節,昨天教導民眾如何調製柚子醬、喝柚子茶,營養師指出,柚子富含維生素、纖維,可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天然又健康。

為帶動花蓮縣觀光產業商機,由花連縣政府優良觀光旅遊業者評審委員會,評審出四十家優良觀光商店,推薦給旅遊業者及消費者參考。並鼓勵相關觀光產業的發展,以提供「高品質、高價值、高滿意」的服務品質。花蓮縣政府也將主動協助優良觀光飯店行銷推廣。

-----自動抓程式判斷不了這篇文章的版權,請編輯人工判斷。自由時報的原則是1.可使用範圍﹕自由時報記者報道﹑攝影的文字及圖片2.該報副刊類文﹑圖﹐作者名字前沒寫“記者”﹐屬自由時報外稿﹐不可用-----

位於北方大道的同樂軒今年的母親節,特別推出數款魚翅、鮑翅海鮮套餐,正可以為母親好好滋補一番。同樂軒港式名廚奉上正宗粵菜、游水海鮮、及鹹甜美點。

「清明」在中國黃曆的日期因沒有固定而被稱為「活節」。又《歷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故2008年的清明是在西元曆的4月4日而在黃曆的2月28日。

煮元宵時要多放些水,水燒開後將火調小,見水面有輕微的滾動時,便可將元宵下到鍋裡,文火煮10分鐘後,鬆軟了即可起鍋食用。

西洋情人節起源的一種說法: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羅馬帝國暴君克勞多斯二世(Claudius II)認為單身男子比有家室的人更能專心打戰,為了使更多男人無所牽掛的走上戰場,以滿足其好戰的慾望,便下令男人禁止結婚,甚至已訂婚的也要立即解除婚約。



台灣資方在黃曆的每月初二和十六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佳餚來祭拜土地公,以求財納福,這種祭拜儀式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土地公的生日,也是一年中第一次做牙,所以稱為「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後一次的做牙,所以稱為「尾牙」。

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 ,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 ,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

周六就是冬至,除了吃湯圓,也要了解一下這個節氣的意義,冬至指的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因此古代也流傳從冬至開始,陽氣就會回升的說法;另外除了吃湯圓,像是中國其他各族的冬至應節食品也有不同,像北方人不吃湯圓而是吃餛飩,陜西地區則是吃紅豆粥,相當有趣。(李書璇報導)


中秋佳節烹製一道芋頭菜餚,不僅營養而且美味。

又要到中秋節了,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餅、螃蟹和水果歷來在中秋節裡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每年中秋節,因飲食不當引發的疾病都不少,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過中秋,千萬別因美食忘了健康。

如果月餅吃多了覺得悶,不妨玩玩新意思,把家中月餅稍稍「加工」一下,做成新口味的月餅來吃: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中關稅戰持續升級,中共表態強硬,但正在面對獨自對抗美國的困境。中國網絡傳出的視頻顯示,外貿工廠停工停產,未能出倉的貨物堆積如山,內卷的恐慌正向做內銷的廠家蔓延。專家認為,關稅戰衝擊下,中國工廠倒閉,失業潮加劇,恐釀民變。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