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春秋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導)港臺工會就政府空降政務官鄧忍光出任廣播處長一事舉行公投調查,結果有88%員工反對這次任命,另有兩成多人更建議工會考慮以工業行動及示威抗議等表達不滿。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亞洲電視因7月初搶報江澤民死訊而遭當局調查,大股東王征的角色備受關注。近日王征違例掌控亞視證據曝光,立法會議員要求廣管局盡快調查王征是否違例掌管亞視。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述)添馬艦新立法會大樓雖取名「門常開」,但區內採訪困難重重,不但設立了多個禁區,限制記者進入;當局還動用保安築成人牆,阻礙記者採訪官員;更以行動阻止傳媒採訪。港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港府將記者當成洪水猛獸,嚴重剝削採訪自由。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中國旺旺集團的主要股東Norwares Overseas Inc,12日向香港高等法院聲請香港亞洲電視(ATV)破產。 亞洲電視回應說,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公司的1.5億元(1,928.4萬美元)可轉債及利息,已於去年全部歸還,入稟涉及的2,300萬(295.67萬美元)可轉債,為蔡衍明公司去年自己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發行,現時以此為...
(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導)己赴港屨新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台灣著名作家張曼娟10月11日正式會見傳媒。她表示,未來希望促進中港台文化交流,且不會迴避敏感議題。
《明報》加拿大多倫多分社員工不滿薪酬待遇偏低,於上週發起罷工,其後有員工稱被解僱,罷工行動仍然持續。香港職工盟成員聯同2名多倫多工會代表,不滿管理層無理裁員及打壓工會,週一(9月26日)到《明報》總社抗議,要求該公司盡快恢復勞資談判,並將已遭停職處分員工復職。
亞洲電視搶報江死訊事件再有新發展,前高級副總裁梁家榮昨日透露,當日被消息人士一再催迫播出新聞。他不否認消息人士是亞視具有影響力人士,但質疑有更高的來源。傳媒界團體和立法會議員都促請當局徹查事件。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綜合報導)香港大學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巿民對香港新聞自由的評分大跌10%,但對傳媒的整體公信力評分明顯回升。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在7月1日晚上遭警方非法拘捕,其後自簽擔保的新唐人實習記者蔡珮雯,昨日前往監警會和投訴警察課投訴。她表示,雖然上周警方以證據不足為由,撤銷她參與非法集會的指控,但仍不足夠,必須作出公開交待和道歉以還其清白。
(大紀元記者林怡、李真香港報導)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鄧忍光「空降」香港電臺出任廣播處長9月15日正式履新,港臺員工在門口鋪黑地毯、穿黑衣恭候鄧忍光,以表達不滿政府委任政務官掌管港臺。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警方根據律政司指示,全面撤銷對新唐人電視台實習記者蔡珮雯的指控。新唐人及蔡珮雯要求警方就非法拘捕等行徑公開道歉。代表律師、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也表示,警方僅僅銷案並不足夠,日後仍會面對非法拘捕的指控。
(大紀元記者祁一一綜合報道)香港政府今日(9日)第一次任命政務官空降香港電台,出任廣播處處長,新任處長人選是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鄧忍光,下星期四上任。港台工會對此表示強烈憤慨,認為是粗暴干預港台編輯自主,形容今日是港台最黑暗的一天。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今年7月1日晚上遭警方非法拘捕的新唐人實習記者蔡珮雯於9月8日在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的陪同下會見記者,正式宣布控告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就遭到警方非法拘留及禁錮提出民事索償。何俊仁強調,民主黨將全力協助,這是香港首宗記者控告警務處長的訴訟案。
(大紀元記者曾嘉連綜合報導)香港律政司決定就陳志雲涉嫌貪案部份裁決提出上訴,指原審法官的法律觀點有錯,足以推翻裁決。如上訴成功,案件可能需要重新審訊。
(大紀元記者祁一一綜合報道)800名穿黑衣、拿著黑色雨傘的香港市民,響應由一批年輕人組織的「反鷹抗暴行動組」遊行抗議活動,批評香港警務處處長曾偉雄上台後收緊示威、言論及新聞自由,要求曾偉雄下台,並要求警方停止濫權。
(大紀元記者李明慧香港報導)香港記者協會十多名代表,9月1日與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會面個半小時,討論中共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的保安和採訪安排。記協要求警方安排合理採訪區,尊重採訪自由。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導)中國亞歐博覽會昨日於新疆烏魯木齊開幕,行政長官曾蔭權亦有到場,下午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强會晤,但拒絕香港傳媒採訪。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HKISPA)及香港互聯網協會(ISOC HK)8月25日聯合召開記者會,表示支持《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附屬有關「安全港」之建議。不過,兩會對於新草案欠缺部份條文表示關注。而有關注二次創作權益的團體就擔心,即使有安全港,網上惡搞亦同樣有機會中招。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港府新總部辦公大樓以「門常開、地常綠、天復藍、民永繫」設計為賣點,但特首搬新樓辦公首日,未見喜慶,先拘人立威。港警拘3名採訪記者,扣留近7小時。遭到媒體的嚴重抗議,對警方拘捕採訪記者表示強烈遺憾。
由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所引燃的媒體道德淪喪,並未隨《世界新聞報》停刊而火勢暫緩,反而愈演愈烈,向英國其它媒體延燒,如《每日鏡報》,甚至是當初追擊此案不遺餘力的英國《衛報》。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香港廣管局星期一表示,至今接到41宗針對亞洲電視有限公司搶先報道江死訊的投訴,決定對亞視大股東王征在亞視的角色展開調查。有立法會議員對此表示歡迎,認為調查有利於了解事件真相,保障香港的言論自由。
(大紀元記者李真綜合採訪報導)在各界關注和聲援下,新唐人電視亞太臺續約事件早前順利解決,並已經在8月1日清晨正式登上臺灣中華電信的中新二號(ST2)衛星,並正常播出。新唐人亞太臺通知亞洲觀眾,特別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收視戶,可變更下鏈接收頻率參數,以持續收看新唐人電視所傳播的自由訊息。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各界對新唐人順利續播紛紛表示祝賀,並期望新唐人能夠繼續努力...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七一大遊行當晚,警方實行武力清場,包括新唐人電視台實習記者蔡小姐遭非法拘捕,以及人權監察成員被驅趕等,令外界嘩然。星期五(29日),香港人權監察代表和警方會面,批評警方打壓人權自由,要求警方道歉。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浙江溫州「7.23」動車相撞慘劇發生後,中共非但沒有公佈撞車詳情及肇因,反而放棄救人,急急恢復通車。面對各方質疑,中共當局對媒體的採訪限制更變本加厲,中外記者採訪不斷遭驅趕,以及只准用新華社通稿等消息。代表全球60 萬記者的國際記者聯會24、25 日接連發表聲明,譴責中共在災難面前阻止媒體採訪,既嚴重壓制新聞自由,也踐踏人民的生命權...
(大紀元記者王文穎綜合報導)香港民間電台08年在行人專用區進行廣播,7名嘉賓包括多名立法會議員,早前被控非法廣播罪成,各罰款一千元,嘉賓們拒交罰款並提出上訴,案件7月21日早在高等法院開審,預料案件聆訊2日。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前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死訊紛傳,新華社星期四引用所謂權威人士否認死訊,但中共外交部一直未明確回應,國際記者聯會指出,這樣的消息應該由官方機構正式發佈,有評論員指這是中共體制問題。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記者協會星期四(7月7日)致函警務處長曾偉雄,指警方在1日晚間抗議期間,突然向記者噴射胡椒噴霧,又拘捕在場採訪的一名新唐人實習記者,質疑警方濫捕,要求合理解釋,對警員粗暴對待記者表示憤怒,要求警務處長曾偉雄調查並採取適當補救行動。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導)無線電視業務總經理陳志雲涉嫌貪污案開審,控方預計審訊需時20日,所有被告包括陳志雲、叢培崑及無線電視前市場及營業拓展主管陳永孫均否認控罪。控辯雙方將舉證205項,包括陳志雲新書發佈會的宣傳短片。同時亦會傳召58名藝人,包括多名無線高層和藝人。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針對新唐人亞太台和台灣中華電信續約受阻,孫中山先生的侄孫孫國良在香港表示,新唐人電視台是真正報導中國真相,為華人服務的電視台,他呼籲台灣政府抵制被中共赤化,重新和新唐人續約。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繼歐洲衛星事件之後,位於台灣的中華電信公司懷疑受到中共壓力,表示不再與新唐人電視台續約租用衛星,令新唐人對大陸播放的唯一窗口受阻,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多位不同政黨的香港立法會議員紛紛譴責中共踐踏新聞自由,目的是阻止大陸人民了解真相。他們先後在徵簽信上簽名,呼籲中華電信秉承良知,重新和新唐人續約。
共有約 65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二(4月15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目的是降低美國患者的處方藥價格。該命令內容包括擴大藥品進口、改善藥價談判制度、調整保險給付規則,並全面檢討現行藥價機制的運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