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平台

「五十年不變」

香港大學公佈的調查顯示,市民對整體傳媒公信力評分較5個月前下跌,顯示港人認為傳媒濫用自由。另外,不超過三分之一的被訪者認爲傳媒批評特區政府時有顧忌,而超過半數被訪者則認為傳媒批評中央政府時有顧忌。
大紀元記者吳雪兒香港報導/為支持北京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已經持續第10輪每週三進行24小時絕食的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表示,感到這種維權方式「很好」。他說:「每週不食一天讓我很清醒。」
香港人的平均壽命相當長。男人平均活到七十六歲,女人還要高兩歲到七十八,這個記錄僅次於日本,排全亞洲第二。
台灣遊客劉根正為了要延期他的香港簽證,在過去4個月以來,他都會每14天便出境一次,從香港出境到澳門,每次過程順利。但當天劉根正於3月30日再從澳門回香港時,被香港入境處拒絕入境,入境處不理會他的機票和行李仍在香港,即時遣送他到澳門。第2天(3月31日)劉根正再次買船票到香港,卻被香港入境處盤問了3個多小時。期間,當局嘗試把他抬走,但抬不動,劉根正堅持不離開...
大紀元記者浦慧恩香港報導/昨日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說,內地的十一五規劃,加快發展服務業,可能影響本港金融服務業的優勢。而廣州增加大型基建,將成為地區交通樞紐,本港亦要正視因此可能被邊緣化的問題。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指出,內地城市難以取代香港的優勢,香港不會因內地發展而被邊緣化。有法律學者指國內沒有司法獨立,恐怕百年都追不上香港。
香港民主黨決定成立調查小組,檢視黨員跟中國大陸人士接觸的情況及匯報制度,以及研究改善黨員入黨方式,防止不明人士滲透。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星期二就(秘密監察)事宜向法庭提出上訴,港府提交的文件中顯示,在去年的三個月中共進行了348宗截取通訊和秘密監察。
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香港政改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香港特首曾蔭權最近表示,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香港政改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香港特首曾蔭權最近表示,他為制定政改方案花費了很多心思。香港一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說,香港行政長官有責任把特區的政改引向普選,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幾位聽眾對香港政改問題發表看法。
台港法輪功學員控告港府入境處非法遣返案的主要協調人的主要協調人朱婉琪律師,今日(10日)上午在下榻的香港灣仔皇悅酒店接到騷擾電話。
隨著中國大陸愈來愈開放,長期有可能會削弱香港的優勢,港府今天在一份報告中評估,如果香港定位不準,可能喪生中介角色,被大陸其他大城市邊緣化。
(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前總編輯黃國華1月27日撰文)原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近日接受中國中央媒體訪問,憶述了他執政的日子,也間接透露了香港的自由法治曾經一度面臨嚴峻威脅。
中電國際總經理李小琳中國電力總經理李小琳表示,將在香港自行建電網,並計劃今年上半年向港九小部分非住宅用戶供電。
美國政府回應香港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強調支援香港市民尋求普選,又認爲愈快有普選時間表愈好。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星期五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希望行政長官曾蔭權12月27日上京述職時,反映市民對普選的訴求。
在香港泛民主派成功阻止港府就2007、2008年立法會及特首選舉產生辦法後,中聯辦和國務院港澳辦先後就政制方案遭否決發表聲明,指結果不符合香港社會主流民意。有評論認為,北京不肯開放普選給香港,才是真正漠視港人的意願。
曾慶紅日前(九月初)訪港三日,令香港升斗市民大開了眼界,受益匪淺。先是他兩腳還沒踏入香港呢,就在落馬洲實行了四十五分鐘的「封關」,令所有出入境的港人和國內外旅客都被長時間拒於關內關外,確實讓人領略了他的「和諧之道」,竟是如此擾民,竟是如此視民同水火。
政府發言人回應美國務院就香港政制的言論稱,對有關言論感到失望,希望外國政府不要干預香港事務。
由於泛民主派25位議員除劉千石棄權外一致投票反對,令催谷多時的港府政改方案未能獲得3分2議員支持而被否決。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在會上指泛民主派「成功捆綁」一些有可能「轉軚」的議員,民主黨議員何俊仁反駁說,這只不過是政府分化利誘失敗而已。
本港自2003年7月以「個人遊」來港旅遊的措施實施以來,共有1,100多名「個人遊」旅客在港因觸犯不同罪行而被警方拘捕。去年約有470人被捕,而今年首11個月被捕的已增至約有600人,其中35%涉及雜項或店舖盜竊。
位處香港國際機場的全港最大型展覽及活動場館:亞洲國際博覽館,於今日揭幕。
港大民意網站最新調查顯示,市民對現時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滿意程度均為33%;對政治環境的滿意程度則為23%。其中政治與社會環境的滿意程度都較3個月前大幅下跌逾1成,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認為,滿意度下跌可能是由於政改爭拗的關係。
香港立法會審議政改報告前夕,泛民主派連同民間人權陣線舉行聯合記者會,反對政府星期一修訂的政改報告,呼籲市民參加星期三晚上的爭普選燭光集會。對於近日關於部份議員轉軚的傳聞,被傳「高危轉軚族」的街工梁耀忠就力陳輿論報道不實,並表明會投反對票的立場。有民主派議員相信,25名泛民主派議員都會在表決中投反對票。
立法會下星期三將會就港府政改方案進行表決,45條關注組的湯家驊議員表明不會支持。他指出,政府的政改5號報告書違反國際人權公約內確保人人享有普及和公平權利的原則。
《開放》雜誌是香港爲數不多的政論雜誌。記者林迪就《開放》雜誌今年12月號的內容採訪了主編金鍾先生。在訪談的最後一部分,談到香港民衆爲什麽在回歸之後,特別強調要通過遊行示威爭取普選權,以及北京當局、香港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民衆的民主訴求的反應等問題。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馬維騄說,對於中午示威者的行動表示失望,他強調今日不拘捕不代表警方沒有行動。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熱點互動》節目時間,我是林雲。我們在上次節目中邀請了著名政論家凌峰先生來跟大家談12月3號台灣舉行的三合一大選和台灣的民主政治,今天我們將繼續這個話題,並且一起來看看12月4日香港民眾所舉行爭取普選的25萬人大遊行。
香港民主派人士李柱銘等人星期三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次座談會上,介紹了民主在香港遭遇的阻力,並呼籲國際社會關心香港民主。
來自67個團體的100多人,昨日下午在中環遮打行人專區舉行爭取普選誓師大會,多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到場支持,並呼籲市民參加12月4日的爭取普選大遊行──「124,維園見!」
大紀元記者陳漢生香港報導/10多名綠色學生聯會成員於銅鑼灣行人專用區舉行一連串街頭活動,促請政府儘快落實膠袋收費。聯會成員打扮成「膠袋人」、「濫膠大仙」等虛構形象,一同於銅鑼灣鬧市巡遊,諷刺政府未有任何行動制止膠袋污染,並向市民宣揚減少使用膠袋訊息。45條關注組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更到場聲援,要求政府盡快落實膠袋收費,不應該再拖延。
共有約 142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據警方消息,紐約王后區公共圖書館總館(Queens Public Library)及法拉盛分館( Flushing Branch)以及貝賽(Bayside)196街的分館,在4月20日(週日)晚上均收到了炸彈威脅的郵件,威脅不能允許法輪功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