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新移民法案
(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報導)50歲的康涅狄克州斯坦福(Stamford,Conn)居民凱瑟琳-哈拉(Catherine Haala)開發一種用計算機技術,DNA,指紋,掌紋,視網膜掃瞄,唾液或聲音鑒定來跟蹤移民情況的專利系統,並在去年8月和11月獲得批准。

(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報導)儘管去年底,眾議院的移民法案就已通過,但幾個月來,參議院的移民法案仍未有最終結果,儘管其間有部分議案得以通過,比如5月17日批准的美墨邊界修建圍牆,派遣6,000名國民警衛隊員到美墨邊境巡邏等。以下是兩院移民和邊防改革的要點。

(大紀元記者古鏡編譯報導)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最新民調,布什總統對移民這個敏感問題的處理態度,已經提升了他的支持度。大部分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支持這星期總統在全國電視演說中所概述的移民改革計劃。他們也對國會在年底將通過此法案的可能性感到樂觀。

5月12日晚,「麻州移民和難民支持聯盟」在「劍橋多元文化中心」給今年「為自由伸出幫手」的獲獎者頒獎。獲獎的四位人士都是為幫助難民移民做出多年努力有功的人士。他們有企業家、醫務人員和教師。麻州第五選區眾議員馬丁‧米翰(Martin Meehan)是四位獲獎人之一。在米翰選區的羅爾市, 三分之一的居民是柬埔寨難民。

(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伊利諾州和威斯康辛州都有日益增多的拉丁裔移民,而其中許多人是非法移民。據人口普查數據,在1990年,拉丁裔佔伊州1140萬人口中的7.9%,而到2000年,約150萬拉丁裔在林肯地區生活,佔伊州總人口的12.3%。

(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報導)美國移民法案仍在討論之中,但結果有可能更有利於亞裔,而非拉美裔。法案中在美國-墨西哥部分邊境修建圍牆的條款已於5月17日得到美參議院壓倒多數通過,同時邊境巡邏也有望加強。對非法在美打工者提出的客籍工計劃劃出時間限制,如:在美工作3年,5年或6年後返回母國呆一段時間後才可回美。但這需要強制執行。此舉將對利用邊境非法潛入美國的墨西哥和中...

(大紀元記者魏德編譯報導) 美國參議院5月17日下午以83票對16票通過了在美墨邊界再修建370英里圍牆的條款,同時還以66票對33票否決了一項取消給予在美居留2年以上的非法移民有機會成為公民的條款。

美國官方估計,目前在美國不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士至少有一千一百萬,而這些非法移民卻是美國低工資勞動力的支柱。布什總統提出的折中方案,也被批評是意圖面面俱到,效果卻難預期。

美國參議院支持布什總統提出的呼籲,全面進行移民改革,既加強邊境防衛,同時也解決已在美國境內的幾百萬非法移民的問題。在星期二的一次關鍵性表決中,議員們否定了一項修正案,因為這項修正案完全把精力集中於加強美國的邊界防衛,然後才考慮其它方面的移民法改革。 (w2006-05-17-voa18.cfm)

六名北韓人抵達美國獲得難民庇護。這是美國首次接納來自北韓的難民。這批北韓人從東南亞抵達美國,其中包括四名婦女,她們聲稱,自己是強迫婚姻下的犧牲者,因此提出難民庇護申請。

支持移民的團體﹑商業及社區領袖五月一日在麻州州政府參院閱覽室舉行集會﹐與全美其它地區的「無移民日」活動連線﹐呼籲美國政府及國會儘快通過善待非法移民的移民改革法案﹐解決日益尖銳的移民問題。

在美國人圍繞非法移民問題展開激烈爭論的同時,數百萬移民星期一縮短工作時間或者留在家裏不上班,顯示他們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許多人打算參加集會和遊行,以突顯他們反對呈交國會的一項提案,有關提案把工人無證打工視作觸犯法律,並要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修築柵欄。 (w2006-05-01-voa47.cfm)

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親移民的積極人士表示,計劃於5月1號舉行的美國全國抵制和遊行,將有數百萬拉丁裔人士湧進美國街道,訴求對非法移民大赦,試圖在美國國會討論移民法案時扭轉局面。

今年的美國五一勞動節將與以往單純的放假一日大不相同,根據美國媒體連日來的報導指出,當天各地會出現歷來規模最大的串連大遊行,抗議嚴苛的反移民法案,也就是反對HR4437法案。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提出希望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管轄範圍後,針對格陵蘭的歸屬問題成為焦點。週一(1月13日),格陵蘭總理穆特‧埃格德(Mute Egede)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格陵蘭希望與美國在國防和勘探北極島嶼礦產資源方面,建立更緊...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