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im体育平台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育兒寶典

花蓮日前出現女嬰未接種卡介苗感染結核性腦膜炎的案例,經治療後已平安出院,花蓮縣衛生局呼籲家長,嬰幼兒出生24小時後應依規定接種卡介苗,以預防感染結核病。
花蓮1名8個月大的女嬰今年1月間罹患結核菌性腦膜炎,狀況危及生命,經花蓮慈濟醫院醫護人員全力治療,女嬰與死神搏鬥2個月後,終於平安出院。
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通常是因為臍帶處理不當(不清潔),導致破傷風桿菌感染引起。臨床上的典型特徵是嬰兒出生幾天(3~28天,通常6天)後,吸吮動作和哭泣情形由正常漸漸轉變為吸奶困難和哭泣微弱,同時,嬰兒呈現牙關緊閉、全身性痙攣、肌肉僵直、角弓反張,導致無法餵奶和進食。
(大紀元記者翁玲編譯)去年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報-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刊登了一篇有趣的研究報告「你是由你母親吃什麼決定的」 (You Are What Your Mother Eats),報告發表後引起很大的迴響和爭論。
(中央社華盛頓10日法新電)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a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今天發表的數項研究分析顯示,肥胖懷孕婦女產下天生缺陷嬰孩的風險些微高。
新生兒夜間哭鬧常讓父母頭痛不已,甚至有父母親形容小孩「白天像天使、晚上像魔鬼」,小兒科醫師今天指出,這有可能是腸絞痛的症狀,父母親不應忽略。
(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現在一般人都瞭解二手煙有害人體,因此家長抽煙時通常會打開窗戶或電扇,以免子女受到煙害。但是現在最新的研究發現,即便如此,嬰幼兒所受到的煙害仍難以避免,因為許多看不見的殘留物質含有重金屬、致癌與放射性物質,當幼兒在地板上攀爬時,吸收到身體裡面會造成傷害,專家將此稱之為「三手煙」。
7日公布的研究指出,孕婦最好不要在懷孕三十九週之前剖腹生產,以避免嬰兒出現嚴重併發症,尤其是呼吸方面疾病。
根據最近一項獨特的研究報告稱,在大班制學習的孩童,緊張的情緒隨著時間而日益增大,對健康將產生不良影響。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但是從來不會一覺到天亮。剛開始我還不太擔心,因為書上說等孩子三個月大,自然就會一覺到天亮了。
秋冬天氣轉冷,容易引發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家長要特別留意。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門診最近已經有5例,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嚴重支氣管肺炎的患者,而且都在兩歲以下。尤其大人感染後,通常症狀較輕,因此,照顧嬰幼兒時,應避免親吻,以及飛沫傳染的途徑,才能避免傳染。
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因為海洋污染使得食用含汞魚類不利健康,所以長期以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一直限制孕婦與幼童對海鮮的攝取量。但是,最近的一項FDA報告,鼓勵孕婦與小孩必須增加對海鮮的攝取量。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FDA將改變目前政府不鼓勵孕婦、哺乳母親、嬰兒及幼童食用海鮮的政策。但是,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自西元2000年便建議有過敏家族史的母親,餵嬰兒母奶4個月可以降低嬰幼兒發生過敏發疹及牛奶過敏;餵母奶3個月可以預防嬰幼兒喘鳴;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最新的研究確定,要預防嬰幼兒過敏,不僅母親宜哺乳3至4個月以上,更要注意在嬰幼兒4到6個月大中,最好避免餵食固體的食物。
幼兒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是中樞神經系統及各種組織器官發育的關鍵時期,科學餵養、均衡膳食至關重要。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英國懷特島(Isle of Wight)的1,456名嬰兒的10年研究發現,喝母乳的小孩長大後肺部功能發展較為健全。
在忙碌的工商社會中,很多家長除了希望自己的baby能趕快學會走路之外,認為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也方便餵食和照顧,更不必擔心學爬的孩子爬行時把手弄得髒兮兮,尤其是雙薪家庭托嬰給祖父母照顧的家庭使用學步車的頻率,更是明顯。
嬰兒標準體重表沒有跟上時代,讓許多父母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讓baby吃得健康,不過醫生提醒,六個月到一歲的嬰兒,應該要多多攝取紅肉補充鐵質,而且水果不要吃太多,大概三分之一個拳頭的量就夠了。
最新的一項研究給母乳餵養又增加了一項優點:母乳餵養的小孩更乖。研究發現,比起其他孩子,母乳餵養的小孩在五歲之前更少有行為問題或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更加乖巧。
瑞典的一項研究表示,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如受嚴重感染,很容易在幼年時罹患風濕性關節炎。早前的研究認為,感染可能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影響免疫系統,但是瑞典關節炎的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感染可能會改變免疫系統。
(大紀元紀者胡維真編譯報導) 大多數的媽媽都會想跟新生嬰兒一起睡覺、寸步不離。但是,美國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父母如果跟嬰兒同睡一張床,會造成嬰兒猝死的風險。
物價上漲、毒奶事件等種種因素造成媽媽們的不安與恐慌。台中醫院婦產科個案管理師劉力瑛說,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選擇,不但含抗體、可促進親子關係又可快速恢復身材,好處不計其數。
(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在兒童當中,有10%至15%的比例患有濕疹。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它能導致皮膚發癢,發紅,乾燥及破裂,嚴重者甚至成為過敏體質。 瑞典研究人員近日發現,在嬰兒九個月之前開始餵食少量的魚類能降低未來罹患濕疹的風險。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開風扇的房間睡覺可以把出現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降低72%。星期一發表在《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文獻》上的這項調查結果提供的最新證據表明,嬰兒的睡眠環境對於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是一個關鍵因素。 (w2008-10-08-voa68.cfm)
先天性「膽道閉鎖」是造成嬰兒換肝的主因,醫師表示,如果新生兒出現黃疸與淡黃、灰白便,是膽道閉鎖的明顯症狀,如果不及早在六十天內診治,肝硬化惡化相當迅速,甚至會致命,為了讓家長與醫師更容易辨識嬰兒糞便顏色是否有異,國健局將原本的六色大便卡增加三種正常糞便顏色供比對,改良發展出「九色大便卡」,今年11月起,國內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兒大便卡」將全面更換
很多新生兒父母親對於小孩哭鬧經常沒輒。其實醫生說 ,有一種方法簡單又有效,那就是「寶寶按摩」,尤其對早產兒來說,效果最為明顯。
〔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記者魏怡嘉/綜合報導〕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最新刊登的研究指出,過敏、嬰兒期就吃止痛藥「樸熱息痛」(paracetamol,常用藥物「普拿疼」學名)、小時候就哮喘,都可能引發成年期氣喘。
 出生在夏天的嬰兒,該如何克服氣溫上的劣勢,確保健康成長呢?以下三點,對夏嬰的撫育具有一定針對性———
(大紀元記者鄭秋菡編譯報導)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簡稱CDC)的統計顯示,美國每年約有7000名11歲以下孩童(包括2歲以下的1500名嬰孩),因為服用咳嗽感冒成藥,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 一項研究指出,嬰兒感冒服用成藥,有導致呼吸停止,失去意識的生命危險。
塑膠奶瓶內溶解物質「雙酚A」(BPA)疑似會危害嬰幼兒健康的議題喧騰了一陣子。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雖於數週前宣布這種化學物質對嬰幼兒並無安全上疑慮,然而政府毒理學家於本月初發表報告,重申這個物質對於嬰幼兒健康潛在影響的嚴正關切後,FDA表示,將於本月份召開會議,邀集外界專家討論並評估它的安全性。
共有約 96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根據週一(4月14日)發布在《聯邦公報》上的公告,美國商務部長已根據《232條款》對進口藥品和半導體啟動國家安全調查,為進一步加徵關稅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