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各地分網
紐約
華府
舊金山
費城
洛杉磯
新澤西
波士頓
美西北
多倫多
美南
溫哥華
美中
台灣
聖地亞哥
香港
加國亞省
澳洲
蒙特利爾
歐洲
新西蘭
日本
更多
容乃加
你要知道的:秋分頤養生命大小事
9月23日來了!你想到什麼呢?「秋分」報到!「秋分」有一層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點,不過中華文明看秋分的內涵不僅僅如此簡單。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極為重視秋分這個節氣,而且在生活中落實了「秋分」的精神。為什麼秋分這麼受重視呢?「秋分」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秋分
養收
天人合一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9月21日 9:00 AM
你可能不清楚的中秋節民俗和故事起源
中秋節又到了!祭月賞月,登高玩月,月餅處處飄香。中秋節起源於何時?中華文化的中秋節文化傳統,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擣藥的故事到底傳承多久了呢?探索古書中的記載,它們的起源有的甚至相距二千多年……
中秋節
中秋節民俗
中秋節民間故事
中華文化300問
嫦娥奔月
2022年09月11日 9:07 AM
白露:反映節氣的詩詞展現哪般生命情懷?
白露不露身!「白露」是以天候特徵命名的節氣,夜間白露凝結,天地的暑熱退了寒氣萌生。古人詩詞中有不少對應的描寫,展現了怎樣的心境呢?
白露
節氣
二十四節氣
2022年09月07日 8:33 AM
中秋諺語:「年怕中秋月怕半」下半句更有力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節日,圍繞著中秋,有許多故事和民俗,也有不少名句和諺語。可知這一諺語「年怕中秋月怕半」的下半句是什麼呢?
中秋節
諺語
年怕中秋月怕半
2022年09月01日 3:14 PM
【神傳漢字】人生命的「存在」依靠「才」但不是才能
關於雞蛋有個迴旋不盡的問題——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考倒古今眾生的問題,可以從漢字的起源中找到答案。就來看兩個關鍵——存在。有神論與無神論結出的果實大不同。
神傳漢字
存在
三才
甲骨文
金文
2022年08月31日 7:27 PM
【神傳漢字】我們真的懂「漢字」嗎?
我們可能天天在看字、寫字、打字,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漢字內蘊的義涵嗎?來一趟甲骨文和金文之旅吧,從文字的始初意義和生命的意義接軌,這是一趟又有趣又深刻的神傳文化之旅!
甲骨文
金文
漢字
神傳文化
神傳漢字
2022年08月17日 7:33 PM
立秋節氣民俗與詩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立秋有「一葉知秋」、「七月流火」讓人警惕陰陽變化消長,睹始知終。從古以來,牛郎織女的七夕故事,更讓立秋充滿濃濃的人間情味。立秋還有一些民俗防病防疫的古老智慧。
立秋
立秋民俗
二十四節氣
七月流火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8月07日 11:24 AM
【名作故事】守節博學30年 司馬遷作史記竟兩代志業
一代良史司馬遷,繼承父親之德業,完成了記事嚴謹詳實意賅的歷史真實錄《史記》,成為「正史」的標竿。他以一生完成這本跨度二千四百一十三年,共五十二萬多字的巨作,經過一番怎樣地銘心刻骨的歷程?
史記
名作故事
司馬遷
太史公自序
2022年07月27日 7:56 PM
【人生名句】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對應的歷史大事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句話在人中流傳很廣,而它的來源也很久遠。在許多古書中都有這句話。這句人生名句所要彰顯的是什麼「寶貝」呢?它為什麼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受到非凡的重視呢?
人生名句
司馬遷
史記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2022年07月13日 1:00 PM
從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來
粽子的文化傳統已經傳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內餡也是形形色色:甜粽、鹹粽、果粽、雜粽、果仁粽、涼糕粽、養生粽,繽紛多彩。從先秦到明清各朝代的特色粽子,一文說分明。
端午節
粽子
節俗
2022年06月02日 8:30 PM
不知「道」已在道中:端午節俗對應的養生之道
端午節俗中反映了天人合一觀,以及古來的五行養生之道。人們迎節過節俗,吃粽子、吃「五紅」、吃「五黃」、掛艾草菖蒲、用午時水,可以說不知道已在道中。當我們深入知道時,更能發現節俗中蘊藏的文化智慧。
端午
養生之道
節俗
粽子
艾草菖蒲
2022年05月29日 7:33 PM
立夏養生怎麼食補 怎麼吃出美顏色?
五月薰風迎暑來,立夏到了,在熱天裡怎麼養生?看傳統中醫的智慧。中醫說夏天進補美顏正是時候,要怎麼作呢?立夏又有什麼民俗呢?
中華文化300問
立夏
養生食補
節氣
美顏
2022年05月04日 10:44 AM
九尾狐為何變成妖狐?
日本「殺生石」傳說故事的九尾妖狐的形象是融合天竺、中國和日本等三國文化涵化而成的。反顧中華文化中的九尾狐本是祥獸、仙獸,怎會變成附體妲己的妖獸呢?
九尾狐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
殺生石
妲己
2022年04月20日 8:18 PM
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的起源為何?你可能想不到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起源為何呢?古代的掃墓,早先和寒食有關係;「人家插柳記清明」。相傳這些習俗有一個共同的起源,來自久遠的春秋時代。
中華文化300問
清明節
掃墓
寒食節
2022年04月02日 11:33 AM
為何說「春分」一刻值千金?
「春分」是一年四季的重大節氣。中國古來有春分一刻值千金的俗諺。什麼道理呢?「春分」反映了大自然的節氣,落實到中華文化中,有哪些闡揚天人合一精神的表現嗎?
春分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3月17日 10:13 AM
元宵節俗傳承 湯圓為何叫「元宵」?
元宵節浮圓子、供圓子、吃圓子,團團圓圓。看著沸水中的圓子浮水面了,變得更大更飽滿(發福)的圓子,食指大動,心中喜樂,人們對圓子寄情:「元宵」並百福!那麼元宵節的圓子為何叫「元宵」?是巧合嗎?元宵節慶食俗的傳承歷史從何而來呢?
中華文化300問
元宵
元宵節
2022年02月16日 12:20 AM
過大年七大年俗 源流底蘊知多少?
臘月最後一天,舊歲至此日而除,舊年至此夕而盡。這一日夜匯聚了許多傳統年俗,展現十足的年味兒。七大年俗有哪些,追根究底,可知道它們的源流底蘊嗎?
中華文化300問
除夕
春聯
年俗
過大年
2022年01月30日 11:00 AM
新年招福從小年開始 古人有什麼妙法?
「小年」也稱「小年下」、「小年節」、「交年」,表示新舊之交,是哪一天?古人怎樣在小年時招福造福?當今之人怎麼學?
中華文化300問
小年
祭灶
小年下
灶神
2022年01月25日 11:00 AM
人間妙趣 :無字春聯好過年
新年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傳開新氣象,也表訴人間的心願。古人也有另類過年的應對、唱和法子,展現逗趣的過年情懷。乾隆年間治疆的賢吏和大才子的詼諧妙事逗開懷。
春聯
過年
人間妙趣
2022年01月19日 11:04 AM
臘八吃臘八粥好養生 怎樣做營養臘八粥?
臘八日吃「臘八粥」具有上千年的傳統,展現敬佛和喜捨的情懷。中醫說吃「臘八粥」可以養生。「臘八粥」的材料都是儲藏植物精華的穀、豆和堅果。它們的精華主掌生命的元氣,正好適合冬天補冬養藏補腎。如何簡單做出一碗營養豐富的臘八粥呢?臘八粥緣起於何時呢?
臘八粥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1月09日 11:36 AM
古人也跨年 古代跨年煙火是怎樣的景象?
元旦迎新,古人也跨年,古人也有跨年煙火喔!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美景,烘托新年氣氛。《詩經》中可以找到古時跨年煙火的儀式起源,稱為「庭燎」,而且古代有專門司火之人。中華民族的跨年煙火是怎樣的盛況呢?
跨年
元旦
跨年煙火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1月04日 11:00 AM
順陰陽五行之道 冬至過後怎麼養生怎麼吃?
冬至過了,冬天已經過了一半,天時人事日相催,喚醒人快快做好冬天的養生功夫,積蓄補充來春的元氣。依循中華傳統的五行智慧,怎麼養生、怎麼食補呢?
中華文化300問
五行
養生
食補
冬至
2021年12月27日 8:33 PM
中華養生之道的竅門是什麼?
中華文化中的養生之道重在平日身心的調養,勝於生病時吃藥。介紹給你古人的「七養」、「四休」、「四印」等等養生之道。古人詩云:「北宅南莊不足誇,好兒好女眼前花。一朝身沒一丘土,又屬張三李四家。」你怎麼看呢?
中華文化300問
養氣
養生
2021年12月12日 7:35 PM
古人愛今人讚 「膾炙人口」的美食是哪兩味?
一首好詩、一篇好文、一種流行時尚膾炙人口,表示它們大受歡迎,大受讚賞。其實「膾炙人口」起源於古人最愛的二種美味,古往來今,依然膾炙人口!猜猜它們是什麼美味?為何令人愛戀至今、還留下不少文化重彩?
中華文化300問
膾炙人口
蓴羹魚膾
2021年12月01日 7:33 PM
「眉壽」是指幾歲高壽?典故為何和春酒有關?
以「眉壽」表示長壽,起源有多久遠了?它的來處很具有詩意,而且耐人尋「味」。說起「眉壽」在歷史上的應用到底有多深廣?,相信是超乎許多人的想像。
眉壽
中華文化300問
2021年11月17日 7:41 PM
刷牙就能讓白髮變黑 這些中醫處方為何歷久不衰?
中醫有一方「固齒神方」從清代傳到今,能固齒還能讓頭髮轉白為黑。歷代中醫類似的「神方」不少,讓人在日常刷牙漱口中,就能起到轉白髮為黑髮的功效。這些方子的配方為何?怎麼使用呢?其醫理根據為何呢?
染髮
【中華文化300問】
刷牙黑髮
漱口黑髮
天然染髮
2021年11月03日 7:33 PM
古人怎樣染髮?中醫有一染三年不變的方子?
古人怎麼染髮呢?用什麼染髮?染髮劑多嗎?我們發現古人的染髮方子,不僅琳瑯滿目,而且方法五花八門。其用材都是取自天然,而且這些染髮方子,多出自史上大名鼎鼎的中醫學家之手。
染髮
中醫
中華文化300問
2021年10月28日 7:33 PM
「腰纏萬貫」到底有多重?到底多富有?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兼得三者,可能嗎?你知道「貫」錢是怎麼來的?「腰纏萬貫」到底有多重?到底多富有呢?這和古代的幣制相關連,當然也和歷代物價的上漲連動啦。
腰纏萬貫
中華文化300問
2021年10月20日 8:54 PM
九月九日重陽節 涵容什麼文化意蘊?
九月九日重陽節,在中華文化中除了《易經》的生命哲學的含意,各種民俗的含意,還有修道成仙的修煉文化的典故,指向生命為何而來的追尋。這個節日意義,實在深厚悠遠。
中華文化300問
重陽
九月九日
天人合一
敬老節
2021年10月12日 7:33 PM
「七尺男兒」究竟有多高 「七尺」另有何意?
換算今制,「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在中國歷代,度量衡不是不變的,然而不管尺寸長度的標準幾度改變,堂堂「七尺男兒」的用法為何鮮明不變呢?身高不到六尺的晏子立德立言受人敬仰,而他八尺軀的車夫卻受妻子看輕。那麼「七尺男兒」不僅指「七尺軀」的男兒,實際指稱什麼真義、什麼內涵呢?
中華文化300問
七尺男兒
七尺軀
2021年09月30日 7:27 PM
上一頁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有約 30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川普:不解決美中貿易逆差 就不會達協議
週日(4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談到有關關稅和貿易協議的一系列問題。在針對美中貿易問題上,川普表示,除非解決美中巨額貿易逆差 否則不會和北京達成協議。
神韻丹佛爆滿落幕 觀眾:感受到巨大能量
川普祭對等關稅 美國房市六方面受影響
股市重挫 川普:關稅是解決問題「良藥」
神韻喚醒華人民族自信心 多倫多演出爆滿落幕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豐富多彩清明節 這十種民俗好有內涵!
圖
2
清明節怎樣成為掃墓節?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岳飛傳】洞庭湖一戰 岳飛八日滅楊么
圖
《富爸爸》作者:我為什麼買勞力士金錶
圖
鸚鵡救火的傳說
圖
【品讀唐詩】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圖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圖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圖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圖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我沒有鄉愁
圖
美國25州推動將黃金白銀列入法定貨幣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