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百草 

提起王安石,人們自然想到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的「王安石變法」。王安石是一位政治改革家,也是一位文學家,他為官清正廉明,人格高尚,最重名節,潔身自愛。
痢疾、腹瀉對體質較弱的老年人來說,連瀉幾天可能會大傷元氣。使用抗菌素又可能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古人在腹瀉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烏藥,又名天臺烏、白葉柴、矮樟,是樟科常綠灌木植物。關於它的藥用,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金秋菊花怒放,不僅使人賞心悅目,且具有泡茶、制食、入藥、釀酒等藥食同源的功能。
紅花,又稱紅藍花、草紅花,為菊科植物。晉代張華著《博物志》稱中原的紅花是“張騫得種于西域”,可知其為絲綢之路上的物產之一。早期紅花是用於染料的,後來才用於醫藥。
一月臘梅,欺雪傲霜。順氣止咳、解暑生津,可治肝氣鬱結、頭暈、脘痛、梅核氣。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在其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發情懷的詩:“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馬兜鈴。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這首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馬兜鈴、荊芥、茯苓、防己、竹瀝、茴香九味中草藥名,這些藥名含蓄地揭示了《西遊記...
黑醜、申紅、戊戌丸,這是兩種中藥材和一種中成藥的名稱。它們分別與牛、猴、狗有關。這樣取名,是生肖文化影響傳統藥學的例子。
800多年前,年過花甲的金代名醫劉完素有一次帶眾弟子上山採藥,遇狂風驟雨,回府後即暴病。又發高熱,又打寒顫,頻頻咳嗽,痰液濃稠。服葦莖湯、桔梗湯均不能奏效,令家人和眾弟子驚慌失措。
蔥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正式作為藥用。
研究指出,國人常做補養藥用的中藥複方「龜鹿二仙膠」,可改善更年期障礙常見的出汗現象,但易有口乾、食慾增加和體重增加等副作用;中醫師指出,民眾應該經中醫師診斷處方後服用,勿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
苦參具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名醫別錄》載其「除伏熱腸擗,止渴,醒酒……」《本草經疏》亦載苦參「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
中藥藥性「有毒、無毒」的區分,始於東漢時期。但是,直到現代,我國對有毒中藥的概念尚無統一定論,藥物有毒無毒,大多依據歷代本草學記載。我們大致可以這樣認為,凡是藥性項下記載「大毒、有毒、小毒」的,皆可視為有毒中藥,其餘可劃為無毒類。
眾所周知,中藥很苦,但服用得法就可以減少苦味。  中藥煎好後,應注意把藥湯晾一段時間。據有關專家發現,人的舌頭味感與湯藥的溫度有一定的關係。當湯藥的溫度在37℃時,味感最苦,高於或低於37℃時,則苦味就會減弱。因此,服中藥時,宜將湯藥的溫度降至37℃以下服用,這樣你會覺得苦味明顯減輕。
「七月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九月,正是吃柿子的好時節。柿子一身都是寶。
[配方] 黃芪、桂心、巴戟天、石斛、澤瀉、茯苓、拍子仁、幹薑蜀椒各90克,防風、獨活、人參各60克,天雄(制)、芍藥、附子(制)鳥頭(制)、茵芋、制半夏、細辛、白術、黃芩、栝萎根、山茱萸各30克,白酒4500毫升。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創制了行之有效的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
我國在先秦時期就有關於醫藥方面的商業活動。其後,民間醫藥代有發展。
檳榔花,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雄花蕾。夏季採集。曬乾,去梗。《中藥志》言其“為芳香健胃、清涼止渴藥”。《廣東中藥》言其“與豬肉煲湯,治療咳嗽”。
《傷寒論》厥陰被稱為“千古疑案”,細究原因不外三點:一是提綱與篇中其他內容的關係不明確;二是所出方藥與主證關係不明確;三是臨床證候不明確。加上一些條文與《金匱要略》重複,因此,不少人認為是《金匱要略》的錯抄,這實際是否認了厥陰病的存在。
電視劇《大長今》中有這樣一個劇情:因為宮廷內的「金雞」事件牽累,長今不得不離開御膳廚房,被貶到多載軒去幹活兒。在常人看來,到了多載軒,就再難有出頭之日了,整日無所事事,醉生夢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不會有人來管你。
冬蟲夏草又名蟲草、冬蟲草和夏草冬蟲
雪蓮是菊科鳳毛菊屬雪蓮亞屬的草本植物。它生長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線附近的碎石間。該亞屬的植物有20餘種,絕大部分產於我國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地區。
人參皂苷rh2的抗癌作用
取位:患處
清代的等級觀念和宮廷禮儀十分講究,在道光時期,太醫院分科中去除了針灸科,就是認為針灸需要袒胸露背,有傷大雅。所以在宮廷內,治療疾病運用按摩、針灸之類的手法是不允許的,因此清宮治病多用藥物治療,藥材的需求量也就非常龐大。
我年輕時在幫助一位朋友喬遷搬運重物時傷了腰後
小本山葡萄又稱山葡萄、細本山葡萄。為多年生藤本,葉面深綠色,葉背面紅褐色或灰色茸毛。平地或山野可見。
濃縮科學中藥是由藥廠用大型的鍋爐及現代的電腦控溫,把大量傳統中藥藥方或單一味藥,用煎煮的方法給濃縮了,濃縮之後加副型劑,例如澱粉。再經過冷凍、吹出,最後以烘乾的方式,把它變成粉狀容易服用的劑型。
共有約 59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30日),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尚未啟動和北京的貿易談判,但在幾週內,美國可能與一些國家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也表示,美國和日本、韓國和印度已有潛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