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 - App Store

《冰點》停刊事件

北京被停刊的新聞週刊《冰點》主編李大同說,所有信息表明,《冰點》遭停刊整頓是一個黨內高層某些人蓄謀已久、精心策劃的行動。 (w2006-01-27-voa42.cfm)
雞年之尾﹐中共當局不忘殺雞﹐以達“殺雞儆狗”之效﹐以便中共可以在狗年做一個“太平犬”。因為去年全國“擾亂公共秩序犯罪”的抗爭事件持續上升,多達8.7萬宗,也就是每天發生240宗左右﹐較前年增加6.6%。原來胡錦濤提出“和諧社會”後﹐中國反而越來越不和諧。因為胡錦濤所需要的和諧﹐只是中共特權集團搜刮民眾血汗的和諧﹐絕對不是中共統治集團放鬆控制和壓榨而與被壓迫民...
)《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被迫停刊後,記者電話採訪了該刊主編李大同。他就自己發出的公開信,事件發生後各界的反響,包括龍應台的文章等,發表了看法。
向來將「謊言說多了,就變成真理」奉為圭臬的中共政權,絕不敢也不願意放鬆對輿論的監控與箝制。因為從它起家到今天,所有在中國走過的歷史,無一不是建構在它編造的謊言之下,它要敢放鬆言論自由,那得等到它培養出,面對「亡黨」的勇氣才行。
《中國青年報》每週特刊《冰點》遭停刊後,引起海內外的強烈反響,《冰點》主編李大同不畏強權,發表公開信回擊,並在網上發起徵集簽名活動,此外海內外新聞輿論界也對事件發出消息及評論。
(大紀元記者高淩報導)1月25日,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遭當局停刊整頓。主編李大同被通報批評並將受經濟處罰。雖然中共當局嚴令國內媒體禁止報導,但李大同的書面抗議聲明仍通過網絡傳遍世界,激起國內外各界反響。
】(大紀元記者吳涔溪綜合報導)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26日在港、台、星、美各大中文媒體刊文點名胡錦濤,指中國多家「敢言」媒體都在胡錦濤任內野蠻關閉,要求胡用「文明」的方式向外界說明。龍發表公開信後,北京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周刊被迫停刊事件」因而受海外華人關注。
中國青年報週刊“冰點”遭勒令停刊後在海內外引起廣泛的反響。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當局接連出重拳整肅媒體已經使中國媒體進入寒冬期。 (w2006-01-26-voa61.cfm)
中國青年報專題版「冰點」周刊主編李大同今天表示,「冰點」遭到停刊,是中共中宣部少數人的報復打擊行為,他將向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控告其非法行為,如果沒有得到合理解決,再把這件事和控告書公之於眾。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指出,大陸「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被勒令停刊,顯示中共當局仍然加緊控制媒體,不肯放鬆。
大陸「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昨天被無預警勒令停刊,原因不明,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冰點」刊登了一篇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台」寫的一篇文章「你可能不瞭解的台灣」,其中指出「民主在台灣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是讓「冰點」遭到停刊的原因之一,龍應台隨即發了一篇「給胡錦濤的公開信」,譴責中共當局無預警停刊「冰點週刊」的行為。
(《中國輿論監督网》作者李新德)我的中國輿論監督网大河博客剛剛被強行關閉,接著就得到了《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被停刊的消息,心中极不平靜,作為該刊的一個“冰點人物”,也只能寫的什么了抒發一下自己心中的郁悶!
在中國頗受讀者歡迎的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遭勒令停刊,這是繼標榜負責報導一切的新京報遭整肅後,北京傳媒再遇寒流。香港評論認為,當局干預媒體運作,顯示中國媒體進入了寒冬期。
北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在创刊11年后,于1月25日起被迫停刊。中国青年报一位不愿具名的编辑说,停刊与袁伟时最近发表的的文章直接相关。
21世紀的中國人,面對的是順之者昌、逆之者困的全球化趨勢。與此同時,中國的現代化事業進入了關鍵時刻。在這個年代,決定公民和國家發展成敗的最重要條件是制度環境,但公民的心智狀態對自己乃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新聞界的同行們、知識界、法律界的朋友們: 《冰點》周刊海內外的熱心讀者們: 2006年1月24日,星期二,是《冰點》周刊的發稿日,《冰點》在京編採如往日一樣,齊集編輯部,認真校對將於1月25日出版的新的一期周刊。下午4點多,版樣全部出齊,送總編輯審閱付印。然而反常的是,遲遲沒有回音。我們聽到,報社領導層被全部召到團中央開緊急會議,沒有人看大樣了。這意味...
(編者注:24日,在大紀元刊發《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遭封殺的報道後,25日,冰點主編李大同的個人博客被刪,究竟是什麼內容令當局惱羞成怒尚,現轉發李大同文章兩篇,請讀者明析。)
在網路首要搜索器業者Google宣布將其為中國提供的新服務設限以免和中國當局對抗的同時,中國文宣主管幹部已將中國青年報的增刊「冰點」關閉。
據媒體報導,創刊11年、深受讀者歡迎的北京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專版,1月25日起被迫停刊。 (w2006-01-25-voa33.cfm)
已經創刊11年,在海內外擁有廣大讀者的北京中國青年報的冰點版,在一月二十五日起被迫停刊。據外界分析認為,停刊的原因是因為冰點敢於刊登民眾關心的社會問題、現行體制所帶來的腐敗等報道,例如, 章貽和的《往事並不如煙》,龍應台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什麼是文化》等。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持續下滑的《中國青年報》的銷售量。
北京《中國青年報》的採編人員與共青團高層的矛盾由來已久,星期二,該報《冰點》專版更被勒令停刊。評論認為,胡溫主導下的現行體制要對媒體進行新一輪的喉舌化。
(大紀元記者趙子法報道)最近一年來國內敢言媒体紛紛遭到停刊整肅,去年12月末發生的北京《新京報》總編楊斌被免職事件還記憶猶新,今天(1月24日)又傳來聞名的《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再遭停刊處分的消息。
《冰點》走過的不尋常的十年,對于編輯李大同來說,無疑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現在,他把《冰點》十年的成功与失敗、妥協与抗爭如實地寫了出來,這是一位出色的新聞人以他獨特的風格講述新聞背后的故事,這樣的書當然會引起讀者的關注。出現在《冰點故事》中的有些人物是我熟悉的,比如《中國青年報》的老總編、晚年創辦了《東方》雜志的鐘沛璋先生,比如最早在《北京文學》批評中學語文...
最近網上又揭露出一起學術醜聞。據曾為北京大學教師、現是自由撰稿人的王天成在《「博導」還是「博盜」》一文裏揭露,在武漢大學教授周葉中和他的研究生戴激濤合著的《共和主義憲政解讀》(以下簡稱《解讀》)一書中,有36處抄襲了他的《論共和國》,每處抄襲文字少則二三十字,多者二三百字。接著,北大教授賀衛方也在網上發文,指出《解讀》不僅抄襲了王天成的文章,而且還剽竊了其他...
北京時間12月6日傍晚,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座。我的聽眾是新聞學院的研究生。主人給我定的題目是《以人民的名義》,是我1993年發表的一篇報告文學的標題。
(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綜合報導)上個月底,以敢言而著稱的《新京報》與《百姓》雜誌同時遭到中共當局整肅。
共有約 17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指控中共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之際,基輔週五(4月18日)對三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