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聞

波蘭於2025年正式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將在未來六個月內主導歐盟議程。他強調,將優先強化「歐洲安全」、支援烏克蘭抗俄,並加強邊境管理及提升經濟競爭力。
德國法輪功學員心得交流會日前在柏林召開,眾多學員珍惜這次機會,希望通過交流會找出自己的不足,在以後做的更好,住在柏林的華人法輪功學員丁樂斌也是其中之一。
辭舊迎新之際,德國法輪大法修煉心得交流會在柏林召開,不少法輪功學員分享了自己的修煉故事。學員也藉此機會恭祝師父新年快樂,並表達他們對師父的感恩之心。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週日(12月2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格陵蘭島位於北極的入口,地理位置在未來幾年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丹麥無法捍衛格陵蘭,就應該讓美國保衛這塊土地。
週四(12月26日)早上,一輛載有58人的巴士從挪威西北部羅弗敦地區哈德瑟爾(Hadsel)的E10公路滑落,墜入湖中,造成至少三人死亡、四人重傷。
彭博社週四(12月19日)報導說,意大利正在調查電信公司Wind Tre出售34億歐元的資產稅務問題。Wind Tre是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旗下的意大利子公司。
波蘭政府週二(11月17日)宣布將從戰略儲備中釋放1,000噸黃油以抑制價格上漲。
週二(12月17日),英國改革黨領袖奈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表示,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正在「認真考慮」向他的黨提供政治捐款。
2024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德國的多個團體在柏林中共使館前舉行示威活動,抗議中共迫害人權、為禍世界,呼籲共同解體中共暴政。不少媒體在現場採訪報導,也有許多路人為參與者鼓掌支持。
在週日(12月8日)播出的採訪中,川普表示他上任後「可能」減少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川普還表示,他當選後已多次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進行了溝通,敦促中方更嚴格的打擊芬太尼走私。
步入2025年,德國住房將變得更貴,生活成本也會大幅上漲。醫療保險變貴、水電能源費上漲、垃圾處理費增加,就連郵費也漲價。雖然最低工資也有所提高,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額外成本還是難以承受,而這只是2025年即將發生的變化和價格上漲的冰山一角。
2024年11月26日起,匈牙利布達佩斯Godot當代藝術學院舉行「致遠–流放」(As Far, as Exile)藝術展,展出六位捷克藝術家Pavel Baňka、Jindra Viková、Kamila Ženatá、Pavel Opočenský、Jan Silar 和 Marie Šeborová及香港行動藝術家劉慧婷(Loretta Lau)的作品...
歐盟正為氫能生產補貼計劃增添新規,以排除中國製設備。歐盟希望避免重蹈覆轍,避免曾發生在太陽能電池板產業上的傷害。過去由於中國廠商的壟斷,導致了歐盟光伏産業衰退。
格魯吉亞(Georgia,即喬治亞)執政黨宣布推遲歐盟(EU)入盟談判後,引起大批民眾不滿,數千名抗議者連續兩天走上街頭。週六,警方出動了水砲、催淚瓦斯和胡椒噴霧,試圖驅散數千名親歐抗議者。
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的一些領導人認為,中共對俄羅斯日益增長的支持,正在損害中歐關係。他們敦促歐盟,應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防禦能力,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
羅馬尼亞最高法院週四(11月28日)下令,對第一輪總統大選重新計票。羅馬尼亞安全機構警告,本次選舉可能存在試圖干擾大選結果的敵對網絡行動。
英國國會通過一項動議,拒絕中共對台灣的主權聲索,並明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機構的權利。英國國會向聯合國施壓,要求聯合國不應在中共壓力下,將這個民主國家排除在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二(11月26日)在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結束時表示,面對中共政權及其政策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時,G7必須「共同行動」,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軍隊正在烏克蘭快速推進,進展是2022年俄烏戰爆發以來最快,在過去一個月內占領的面積相當於大倫敦地區的一半。
歐盟正計劃制裁多家中國公司,並認為這些公司幫助俄羅斯企業開發了用於烏克蘭戰場的攻擊無人機。
週日(11月24日),烏克蘭安全部門展示了俄羅斯新型實驗彈道導彈的殘骸,上週四該導彈襲擊了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的一家工廠。
英國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內閣大臣麥克法登(Pat McFadden)警告,俄羅斯準備對英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發動一系列網攻,試圖減少國際對烏克蘭的支持。他呼籲,西方國家必須在「新的人工智能(AI)軍備競賽」中保持領先。
歐盟正改變支出政策,計劃將數百億歐元轉用於國防和安全領域。
在川普(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數小時後,德國執政聯盟於週三(11月6日)宣告瓦解。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解雇了他的財政部長,這意味著德國執政三黨聯盟的已經崩潰。
立陶宛著名非政府組織「藍/黃」(Blue/Yellow)負責人奧赫曼(Jonas Ohman)表示,根據他所獲得的情報,10月25日首批援俄的朝鮮士兵已與烏克蘭軍隊接戰,朝鮮士兵幾乎被殲滅,僅1人生還。
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表示,為抗衡中共的影響力,英國將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與經濟存在,與太平洋島國進行更多的聯合巡邏,促進印太地區局勢穩定。
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週二(10月22日)表示,俄羅斯增加了對烏克蘭黑海港口基礎設施的襲擊,這可能延誤國際對巴勒斯坦人的援助,並干擾對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關鍵糧食供應。
週一(10月21日),摩爾多瓦親西方的總統馬婭‧桑杜(Maia Sandu)將在第一輪總統大選中獲得領先。不過,與大選同時舉行,決定是否加入歐盟的公投,可能將以些微差距被否決。
五角大樓表示,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戰爭中已有超過60萬人傷亡,並重申美國繼續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的侵略。
烏克蘭官員表示,週一(10月7日)俄羅斯導彈擊中了烏克蘭南部港口敖德薩的一艘船隻,造成一名烏克蘭人死亡,五名船員受傷,這已是近日第二起類似的襲擊事件。
共有約 3026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