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平台排行榜

醫藥新聞

意大利使用瑞士藥品大廠諾華生產的Fluad疫苗,疑似造成3人死亡,意大利藥物局也宣布,禁止使用Fluad疫苗。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8日表示,台灣用的是Agrippal,與意國不同產品,且不加佐劑,病毒些許不同,目前無使用疑慮。
國際癌症研究署公佈最新癌症研究,肥胖會導致癌症,全世界在2012年約有50萬人因為肥胖而患上癌症,女性更易受肥胖影響。
美國一項最新醫學研究表明,護膚品的「低致敏」標籤不能說明其具有防止過敏的作用。
近幾年,在台灣發生大腸癌的機會增加,一位45歲男性平日身體健康,無任何慢性疾病,生活作息也很正常,也沒有什麼不良習慣,因公司健檢發現糞便潛血,經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有一顆約1公分大小的大腸息肉,來屏東醫院消化科就診,接受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術,經病理報告發現為原位癌,半年後再次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大腸息肉,現於門診追蹤。
英國首批來自國營「國家醫療保健服務」的志願者今天啟程前往西非國家獅子山,投身對抗伊波拉(另譯:埃博拉)疫情行列。
環保署空品網指出,今天高屏地區臭氧濃度偏高,達紅色警戒範圍;中部多個地區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都較高,民眾外出應戴口罩、呼吸心血管患者少外出。
有一些簡單的發明就足以改變全人類的生活,這些發明中有些並非在科學家預期的計劃中出現,而是在機遇下意外產生的。以下5個改變世界的醫藥發明,它們分別是奎寧、X光、青黴素、胰島素以及凡士林,都是發明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發現的,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
大腸癌已連續6年蟬聯癌症發生率榜首,儼然是「癌症之王」,對台灣民眾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大腸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等到症狀加重就醫多已是第4期,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1(民國10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平均每新增5位大腸癌病人,就有一位是第4期,且多數都已轉移至肝臟。
醫美市場成長率每年倍增,氾濫不實的醫美廣告,逐漸成為醫療糾紛的大宗。台中市一名40多歲婦女,因臉上肝斑問題,在購物頻道上購買醫美體驗方案,不料療程完畢後,黑斑變花斑、臉色黯沉,想要復原更需一段時日。消基會也呼籲政府將美容醫學納入消保法,降低消費者因廣告不實而受到傷害的可能性。
一般糖尿病衛教宣導上,肩部病變較少被提及,但研究指出,有高達25.7%的糖尿病病友曾發生肩部不適,五十肩發生率是一般人的5倍之高,接受『肩關節囊擴張術』後,症狀已大幅改善。
目前,各種污染源給人們帶來各種疾苦,產生的各種醫學難題,經常令醫生束手無策。所以,當記者聽說有一種活性炭製成的膠囊——人體解毒劑「黑」能清除五臟毒素,甚至讓整個山村700戶的人家大都不用尋醫問藥,不免感到難以置信。帶著疑問,記者一行日前驅車三個多小時,專程來到生產「黑」的韓農製藥廠基地,拜訪了代表理事鄭碩東先生。
近日,記者一行有幸受韓國著名的摩可立脊椎診療醫院的邀請,參加其在地方承包的藥材基地(中藥農場)舉辦的「中藥慶典」活動,直接與大自然接觸,欣賞當地清麗的風光,瞭解中藥材的採摘和藥用,還進行了蘋果採摘。
大腸癌是台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成功大學研究發現,缺氧是誘發大腸癌細胞快速生長的關鍵因素。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所研究團隊,成功解開「PTPN3-p38γ」蛋白質複合體分子結構,可用於開發治療大腸癌、直腸癌的新藥。
代謝症候群引發的健康危機已超越癌症!根據衛福部102年台灣十大死因統計,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腦血管疾病占所有死因31.1%,已超過癌症的29%。
秋冬易中風及突發心臟病,健診機構今天表示,超音波偵測頸動脈異常,簡單又無輻射,可及早發現危險,有症狀者做進階檢查,有效防範。
粗腰圍增代謝症候群風險,民間調查發現,4成父母腰圍超標、3成學童過胖,醫師指出,家長生活型態影響孩子體位變化。
荷蘭德爾夫特科技大學研究生今天公布他設計的「救護無人機」模型,這架自動導航迷你飛機可在關鍵救命幾分鐘內把去顫器送到心臟病發患者手中,可望將患者存活率從8%提高到80%。
罹患三高民眾要特別注意了!三高患者不僅得到中風的機率很高,而且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罹患中風後,失能的風險也比非三高患者高出許多。秋冬是中風好發季節,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口訣,當有中風症狀,應在3小時黃金治療期內盡速就醫。
茅利塔尼亞官員今天表示,為防止伊波拉(另譯:埃博拉)蔓延,已關閉茅國與馬利的邊界。來自幾內亞的女童本週病故馬利後,茅國最新舉措凸顯西非在病毒擴大傳染的恐懼。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指出,全球約有3,900萬人眼盲,其中80%病例是可治癒或避免的,全球眼疾兩大主因:眼盲原因首位為白內障(51%),而視力損害原因首位則為屈光不正(42%)。為響應WSD(World Sight Day)世界視覺日,愛爾康藥廠與國內眼科界,呼籲民眾重視眼疾預防,並致力於杜絕可避免的眼盲。
許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幾乎人人都會做,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如何做,或如何做才能對身體有好處。下面介紹的「3分鐘健康法則」也許就會對你有所幫助。如能持之以恆,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桃園機場於10日檢測到1名奈及利亞籍女性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出現發燒症狀,隨即送往醫院治療,檢測血液為陰性反應,確定排除伊波拉病毒。
卵巢癌是台灣死亡率最高的婦癌。成功大學研究發現,凝溶膠蛋白表現的多寡,和卵巢癌化療的抗藥性與否具有關連性。
清大團隊研發全新癌症檢測技術,可提前從血液細胞中訊號分子的表現進行癌症前期檢測,有助於早期診斷。
流感季節期間,也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感染高峰期。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人感染此鏈球菌的風險較健康者各高出6.4倍及3.4倍,且心血管病人若受到感染,會加重心臟衰竭、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醫師呼籲,民眾應要盡早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
補充保費造成健保不公平及逃費亂象,衛福部3日公布《二代健保體檢報告》,並提出用年度結算方式改善補充保費問題,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痛批,衛福部不思根本解決健保費不公的沉痾,已經嚴重怠職;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則要求,健保署不要在補充保費上再做文章,直接回歸家戶總所得制,讓健保費用能合乎公平原則。
台灣平均每2人就1人的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台大醫院追蹤證實,根治幽門螺旋桿菌,可將胃部萎縮的發生率降低77%、至少降低25%胃癌發生率。
真「藥」命!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日公布,近15年來藥害救濟統計,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約占65%,患者多會引發如同燒燙傷般的皮膚症狀,甚至需住院治療。藥害救濟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文雯說,造成上述症狀的可疑藥品,八成以上都是降尿酸藥、抗癲癇藥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3大類。
真「藥」命!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日公布,近15年來藥害救濟統計,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約占65%,患者多會引發如同燒燙傷般的皮膚症狀,甚至需住院治療。藥害救濟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文雯說,造成上述症狀的可疑藥品,八成以上都是降尿酸藥、抗癲癇藥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3大類。
共有約 847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禁止中國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飛機及美國飛機零部件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分析師認為,如果禁令持續下去,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令國產C919飛機項目陷入停滯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