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平台 - App Store

Tony自然人文旅記

五、六月之間,是賞螢的主要季節,我認識的山友,有的跑去新竹內灣,有的遠赴新竹橫山賞螢,回來之後,發表的旅記,談起賞螢活動難忘的印象,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人多」,可見賞螢活動愈來愈流行。台灣各縣市紛紛復育螢火蟲,以「火金姑」為號召,並在每年此時,舉辦熱熱鬧鬧的賞螢活動。
深澳岬角像是曇花一現的景點,幾年前媒體曾經報導過,一時之間,深澳岬角那長得像印第安人酋長的岩壁聲名大噪,成為深澳漁港的地標,不少遊客慕名前來一窺其妙。現在呢?熱潮似乎漸漸褪去,網路上找不到幾篇深澳岬角的旅記。
~續前集 「外遇斷崖」是夫妻山最危險的路段。它的危險不在於明顯的危崖險路,而在於這些危崖險路暗藏於美麗的景色之後,使人渾然不覺而陷入險境。有時登山者雖然心裡明知這條路有危險,卻忍不住想闖進去看風景。
~續前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若挑對了登山伙伴,爬「夫妻山」就已成功了一半。但成功一半,其實距離登頂成功還很遙遠。「夫妻山」處處都是陡斜坡,攀爬時宛如逆水行舟,當你爬不上去時,就會往下滑,原來成功的一半可能都會守不住。
我爬過不少山,有人曾問我:「你認為哪一座山最迷人?哪一座山最難爬?」這問題不須思索,我的答案都是「夫妻山」。「夫妻山」,是著名的五嶽之一。「五嶽」,又稱「五崙」,是由五座獨立山頭所組成,其中以「夫妻山」最為知名,也最為熱門。「夫妻山」風景秀麗,山水奇絕,名聞遐邇,令人嚮往。
今天從萬里走北海岸,過金山、石門,以蛙跳方式,走訪了幾處精華海岸,離開麟山鼻岬角之後,繼續前進三芝。本想繞往淡水,完成北海一周,但經過三芝時,看見了「源興居」及「三芝旅遊服務中心」的標誌,臨時又改變主意,繞進了三芝市區。
鼻頭角步道是東北角國家風景區最燦爛的明珠,我慕名已久,卻未曾造訪過此地,今天親自走一回,才明白「百聞不如一見」的道理。我曾見過不少鼻頭角的照片,對岬角奇岩、海蝕平台、海溝峭壁,都有印象,但照片畢竟是框框內的景色,豈能與現場氣勢相比?瀏覽照片僅是靜態的視覺感受,身歷其境,則視覺、聽覺、嗅覺三者交互作用,心神盪漾,印象豈止深刻而已。
我記不得有多少年沒來白沙灣了。至少有十年以上,我不曾完整地走過北海岸。從淡水來,我最遠只至三芝;從基隆來,我最遠只至石門的富貴岬角;白沙灣介於三芝與富貴岬之間,剛好是我足跡空白的一段。我對白沙灣的印象竟還停留在它是一處要收門票的私人海水浴場。顯然我的記憶資料庫未經更新,不知道白沙灣早已納入「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的範圍。白沙灣已變成為國家所經營管理的沙灘...
我曾見過不少老梅石槽的攝影作品,驚訝之餘,不免會懷疑,這或許是出自攝影技巧,或許是攝影師耐心等待她一年之中最美的片刻所刻意拍出來的;總之,景色過於美麗,便會讓人覺得有些虛幻,良辰美景豈能恆存於現實之中?
石門洞,是老牌風景區,我再熟悉不過,不過這些年來,卻不曾來此一遊。去年七月,我曾經過此地,當時烈日酷陽,老婆孩子都不肯下車,只有我下車,遠遠眺望石門洞海岸幾眼而已,便匆匆離去,還談不上是重遊石門洞。
台北縣金山鄉有一處「神秘海岸」,就在金山地標「燭台雙嶼」的附近,海岸綿延數百公尺。既然鄰近於「燭台雙嶼」觀光景點,又為何被稱做「神秘海岸」?原因不難理解。戒嚴時期,台灣的海岸線屬於軍事管制地區,有警備總部官兵駐防,設置碉堡崗哨,並禁止遊客任意接近攝影或繪圖,因此台灣的海岸線可說是處處充滿神秘。雖然處處神秘,而金山這處海岸卻能獨享有「神秘海岸」之名。
昔日商場的好友最近打電話來問候,並問我何時有空,想約我一起爬山,我沒正面回答,倒是向他列舉了一些獨行山林的優點,掛上電話時,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心念一轉,安慰自己說,若是夠知心的朋友,應能體諒我寧願獨行的心情;若是不能體諒,恐怕是對我的認識還不夠深。
今天走陽峰古道,從頂北投泉源路的陽明淨水廠走往竹子湖,回程則改走「橫嶺古道」下山。橫嶺古道與陽峰古道約略平行,一在陽明公園(後山公園)以西,一在陽明公園以東,所以連走兩條古道,可繞一圈O型,又可順道經過陽明公園。
「陽峰古道」是清朝時,竹子湖通往士林、天母一帶的古道,陽金公路開闢後,這條古道才逐漸沒落。這條古道路線長短適中,自然風光與人文遺跡兼具,景觀豐富而多元,交通又便利,我訝異於自己這麼晚才得知陽明山國家公園有這麼一條古道,而網路上介紹這條路線的登山記錄卻又不多見。
前一陣子與山友聊天,聊到三峽滿月圓,我脫口說:「我沒有去過滿月圓。」竟惹來異樣眼光。這驚訝的表情彷彿是說:「一個專注於台北地區的旅人,怎麼可能沒有去過滿月圓?」
汐止白雲古道因「白雲」而得名。這條古道是由汐止水源路的白雲里,途經白雲寺,走往汐碇路的文山茶莊,然後通往石碇或南港舊庄。這一帶的山區,因常年多霧,所以地名又有「白雲」之稱。
這一期的旅記我該如何下筆呢?今天的登山路線,一路心情,百折千轉,宛如一幕現實人生的悲與喜,心情只能用「悲欣交集」來形容。如果我的人生路真能夠像今天的登山經歷,我一定會對上帝充滿感恩。
瓜寮坑溪步道在平溪鄉的步道系統當中,稱得上是一條經典路線,相較於許多登山步道大多鋪上堅硬的花岡石,這條步道卻以碎石子路為主,寬闊平坦,全程走於翠綠的林蔭之中,又有瓜寮坑溪淙淙的水聲相伴。稱得上是一條路程短、風景美,而又輕鬆行的路線。
「菜公坑燒炭古道」是山界陳岳前輩所探勘出來的一條古道路線。雖然這條古道與山界所熟知的「菜公坑古道」路線有所重疊,但「菜公坑燒炭古道」菁華之處,如石厝、燒炭窯遺址、菜公坑瀑布等,並未在傳統的「菜公坑古道」範圍內,我實際走過後,亦傾向於視「菜公坑燒炭古道」為另一獨立的古道路線。就人文內涵而言,「菜公坑燒炭古道」顯然的比大眾熟知的「菜公坑古道」更具有古道的特質。山...
「百六戛古道」,位於百六戛與車埕之間,這條古道與清末修築的「淡基橫斷古道」西段 「十八彎古道」路線有所重疊。「十八彎古道」經過百六戛聚落附近,因此山界亦有人將「百六戛古道」視為是淡基橫斷古道西段的一部份。
最近新得知一條桃園縣大溪鎮的古道,叫做「十一指古道」,是一條迷你型古道,大約十分鐘就可以走完了。若是遠道專程而來走這條古道,未免小題大作,但若能將附近的農村、埤塘、古厝及其它古道涵蓋於足跡範圍,則十一指古道亦有可道之處。
桃園縣大溪鎮以古道之多而聞名。我蒐尋大溪的古道,發現在台七線百吉隧道附近的古道又特別的密集,古道數量之多,可以用「古道群」來形容,令我既驚訝又好奇。什麼樣的地理位置或條件,促使這個地區出現了這麼多條歷史古道呢?
平溪線侯硐、三貂嶺車站之間的公路打通了。雖然這事已不是新聞,但這個消息我一直記在心裡。記得以前開車前往三貂嶺車站很不方便,得從侯硐開車走侯牡公路,先爬上三貂嶺,然後再繞著蜿蜒的公路下山,才能風塵僕僕地來到三貂嶺車站。「侯三公路」開通後,侯硐到三貂嶺,不必再翻山越嶺,不必辛苦的先上後下,公路直接沿者基隆河河岸而行。侯硐與三貂嶺之間的公路距離縮短為不到三公里而已...
幼坑古道在我的行程計劃裡已擺很久了。我認識的幾位山友都已走訪過這條古道,拍回不少撩人心弦的照片。這條路線所以吸引人,我想是因為它集合了許多迷人的因素。其中,光是平溪線的鐵道、基隆河的壺穴就已令人陶醉,更何況古道沿途還有小橋流水人家,竹林、幽徑、古厝、古碑,都能滿足旅人尋幽探微的渴望。
共有約 68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日方汽車進口政策的施壓,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將汽車安全標準納入雙邊關稅談判,以回應美方關切,爭取談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