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各地分網
紐約
華府
舊金山
費城
洛杉磯
新澤西
波士頓
美西北
多倫多
美南
溫哥華
美中
台灣
聖地亞哥
香港
加國亞省
澳洲
蒙特利爾
歐洲
新西蘭
日本
更多
健康生活
衛生署:健保部分負擔調高勢在必行
衛生署副署長王秀紅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健保調高部分負擔一定會做,目前正積極和監委會協調,希望儘速通過。這波部分負擔調漲,最大漲幅為百分之七十,以後民眾到醫學中心看病,部分負擔將從現在的兩百一十元提高到三百六十元。
衛生署
2005年05月16日 1:40 PM
慢性腹瀉能預示哪些病
慢性腹瀉的原因非常復雜,不一定由腸道炎症引起。其他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現不典型,有時可只表現為慢性腹瀉。
病
2005年05月16日 10:59 AM
隱形眼鏡能反映人體血糖?
“低血糖”這個詞似乎並不陌生。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瘦弱的女孩以手扶牆,做眩暈狀——這個時候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血糖指標出了問題,但是現抽血化驗又有點不現實。如何在第一時間測出血糖水平?在未來,也許隱形眼鏡就能幫你這個忙。
血糖
2005年05月16日 10:55 AM
專家籲新移民早期診治憂鬱症
憂鬱症
2005年05月10日 9:55 PM
香港理大成功研製治肝癌新藥
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研發一項肝癌新藥,不但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亦不會殺死健康的細胞,瑪麗醫院將於本月開始給末期肝癌病人臨床使用,如果成功,預計07年可以面世。
2005年05月10日 12:20 AM
前印尼獨裁者蘇哈托腸內出血 仍在醫院醫治
印尼醫生今天說,五天前緊急送醫的前印尼總統蘇哈托,腸內出血症狀仍持續,不過整體狀況「相當良好」。國營的伯達米那醫院院長瑪尤諾告訴記者說:「他的意識清醒,能與人溝通,他的情況算是相當良好,只是內出血尚未停止。」
印尼
2005年05月09日 4:59 PM
東海岸公路車禍 1死6人輕重傷
東海岸公路今天發生一起疑似小貨車駕駛打瞌睡,衝撞民宅的車禍,造成一人死亡六人輕重傷。
車禍
2005年05月09日 1:30 PM
脊椎的保健與疾病的治療
人類為直立的動物,脊椎必須長期處於一個呈受重力的狀況之下,當我們不當的使用它時,或者它的本身有病變時就會引起一些腰酸背痛等等的症狀。脊椎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構造,在支撐身體重量的同時,並兼有造血、避震、保護脊髓神經及協同腹、背、大腿肌肉與骨盆做各種角度的活動,因此一個良好的脊椎,除了本身脊椎骨與它的聯繫關節要完好以外,腹背肌肉的柔軟度與強度也須兼顧。
脊椎
2005年05月07日 6:32 PM
5/6健康小百科:發燒
健康小百科:發燒
發燒
2005年05月06日 11:00 AM
雷射治近視 忽視保養 可能前功盡棄
(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報導) 近年國人流行用雷射手術治療近視或散光等,但是衛生署新竹醫院眼科醫師馮介凡提醒大家,雷射充其量只是把眼鏡的度數直接「打」在眼球表面,如果不注重視力保健,任由度數持續加深,原來的手術治療就可能前功盡棄。
近視
2005年05月06日 3:25 AM
CARE原則 全面控制氣喘
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氣喘死亡率近二十年間下降了五十%,但是青壯年氣喘病患的死亡率卻不曾下降。醫師表示,這很可能就是因為青壯年病患就醫習慣差所致﹔因為從健保資料可以看出,這群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年輕人,跑急診的次數竟是看門診次數的兩倍。
氣喘
2005年05月04日 2:03 AM
健康小百科:西醫也把脈
2005年04月28日 11:00 AM
梅毒後遺症 細菌潛伏可能失明
每年約有四千人罹患梅毒,如果沒有好好以抗生素治療,細菌甚至會潛伏二.三十年,造成兩眼視力減退,甚至視神經萎縮而失明。醫師估計,梅毒患者約有百分之二點五,會引發視神經炎,因此曾罹患梅毒的患者,一出現視力模糊,千萬不要延遲就醫。(黃玉芳報導)
細菌
2005年04月25日 1:30 PM
健康小百科:暈厥
健康
2005年04月25日 10:50 AM
應與醫生討論的十一件事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編譯)俗話說病不諱醫,因為醫生只有對您有充分瞭解,才能較準確地診斷您的病情。但人們往往不知道見到醫生後該說些甚麼,而且在某些情況下,要想暢所慾言可能很困難。《哈佛健康通訊》(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日前徵求一些著名醫生關於病人應與醫生討論甚麼的建議,特別是病人應該說卻總是不說的問題,總結了以下十一項病人應與醫生...
醫生
2005年04月22日 11:38 AM
氣喘病患 勿忘自量尖峰呼氣流量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氣喘
2005年04月20日 5:43 AM
健康小百科:心臟繞道手術
健康小百科:心臟繞道手術⊙林青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在台灣心臟血管疾病一向是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僅次於癌症和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死亡原因的第3位,其中因冠狀動脈阻塞而引發心肌梗塞,若不即時搶救
心臟
2005年04月08日 4:01 PM
壓力大 職業婦女罹患便秘性腸躁症是男性兩倍
長期便秘、腹脹的民眾,如果壓力一來,症狀就會變得更嚴重,可能已罹患「便秘性腸躁症」;馬偕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朱正心表示,由於承受較多的社會壓力,女性上班族罹患「便秘性腸躁症」約為男性的兩倍。
便秘
2005年04月06日 5:50 PM
認識幼兒傳染性腸胃炎
幼兒的急性腸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主要的致病原包含了細菌和病毒兩大類,臨床上常見的又以病毒所引起的占絕大多數。
腸胃炎
2005年04月05日 9:40 PM
「懷孕的女人最美」
「懷孕」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也是一個關卡。隨著醫學的進步,懷孕及生產的危險性降低許多,因此大部分女人也不再把懷孕視為畏途,都能以喜悅的心情來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懷孕
2005年04月03日 5:25 PM
味精和防腐劑 傷肝
味精和防腐劑是現代食品中常添加的物質,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胡乃文中醫師提醒您要注意。
傷肝
2005年01月13日 6:52 PM
活得好健康系列﹕長壽的七個方法
喜馬拉雅山麓有個罕薩村,是世界出名的長壽國度,他們從不患病,沒有退休,八、九十歲仍精神奕奕在田裡工作,常能健康活過百壽。反觀現代人,五、六十歲,或者四、五十歲就已逐漸老化,失去身體的能力。這之間的差別在哪裡?英國醫師羅伯特.麥卡森發現了答案,關鍵就在飲食。罕薩人的主食包括:蔬菜、玉米、大麥、豆子、新鮮的杏桃,只有節日裡才偶爾食點奶製品;他把罕薩人的食物與印度...
2002年12月31日 9:18 AM
活得好健康系列﹕活出健康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使人多活十年,你做不做? 你不做,我做。 如果有一種菜餚,吃了便健康,你吃不吃? 你不吃,我吃。 我猜,只要無病無痛,生活滿足,每個人都想長壽一點。 我也不例外,好死不如賴活嘛。 如何讓自己長壽一些:圖
2002年12月28日 11:38 PM
營養學家:城市儿童肥胖趨勢亟待扭轉
肥胖對于儿童的危害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認識清楚的,有的甚至認為胖比瘦好。儿童肥胖病不僅是一种人體外觀形象,它對儿童的近期影響表現在,因體重的增加而身體笨重,行動遲緩,動作不靈活,容易發生意外。肥胖儿童體內脂肪過多,可使氧气消耗量增加,表現出沒精打采、昏昏欲睡,影響學習效果。由于肥胖,活動量減少,稍微活動就會出汗,易疲勞乏力。由于腹腔內脂肪過多,膈肌抬高,妨礙呼吸...
儿童
城市
肥胖
2002年12月27日 7:13 PM
有害健康的習慣
睡眠過多會加重腦睡眠中樞的負擔,使各种生理代謝活動降到最低水平,而且還會使人的各种感受功能減退。而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一系列疾病,特別是血液循環緩慢會造成心臟病突然發作或中風。
健康
有害
習慣
2002年12月21日 1:17 AM
活得好健康系列﹕營養保健五招
活著的人都知道營養很重要?其實並不盡然! 多數人的營養學分並不及格。並非花了錢買了山珍海味,吃進肚子,就算有營養了;也不是四菜一湯,有菜有肉,就達到保健的目的。如何吃得有味、吃得健康,是有學問的。
2002年12月13日 12:35 PM
活得好健康系列﹕感受靜坐能量
有人根據我的演講一直認定我是佛教徒,其實我不是,基本上只算是一個喜歡談佛論禪說基督的人。但新世紀初,我皈依了,在清靜的梵音聲中,我成了習佛的一員,學清心,學自在,學如來。圖
靜坐
2002年12月12日 12:16 PM
女性腰痛的元凶——高跟鞋
腰肌勞損使負重最多、活動量最大的下位腰椎受害最大,會加速骨質增生,使韌帶彈性降低等退化性改變提前出現或程度加重,成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的前奏。而且穿高跟鞋后,站立、行走都不能隨心所欲,長期如此,整個身體的反應、協同能力會下降,也容易發生腰扭傷。扭傷時肌肉、韌帶發生程度不等的撕裂和微量出血,出現腫脹以致淤血青紫,可表現為急性腰痛,也可加重...
2002年12月10日 9:29 PM
活得好健康系列﹕生機養生
你醒了嗎?我的意思是說,早上醒來後,你覺得自己是醒的,卻還是睡眼惺忪;忙碌的現代人,要保持清醒,似乎愈來愈不容易,就像某個電視廣告--瞇著雙眼,把衣服放進馬桶,在烘乾機上廁所,誇張的手法,其實很接近事實。
2002年12月08日 12:27 AM
1
2
3
共有約 8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白宮:逾50國聯繫川普 尋求展開貿易談判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週日(4月6日)表示,已有五十多個國家針對關稅問題,與川普(特朗普)總統取得聯繫,以展開貿易談判。
神韻波士頓票房售罄 純淨之美折服商界精英
沈舟:中共在台海軍演露五大破綻
想延長iPhone電池使用壽命?充電時設限
南蘇丹未接收遣返公民 美國撤銷其所有簽證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從克林頓的心臟手術談冠心病
2
導致肥胖的常見內分泌疾病
3
認識肛門廔管
4
泌尿結石 醫師建議:少喝啤酒!多喝檸檬水!
5
什麼是敏感性肌膚?
6
衰老與微循環
7
台一壯男心跳暴衝二百 心臟多一條電路
8
10/6健百:眼瞼下垂
9
頭暈、聽力受損別輕忽 可能是「腦膜炎」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鸚鵡救火的傳說
圖
【品讀唐詩】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圖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圖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圖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圖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我沒有鄉愁
圖
美國25州推動將黃金白銀列入法定貨幣
圖
想要財富長期增長?養成這8個簡單習慣
圖
不用太白粉 這5種天然食材勾芡更安心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