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富[烦

火星探測

美國「鳳凰」號任務組科學家表示,「鳳凰」號火星登陸器可能已拍攝到火星上第一張液態水照片,在該飛船登陸期間,水珠可能濺到它的腿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經由分析由阿波羅17號採集回最古老原始的月球岩石,成功的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的難題。由這塊岩石測出的磁場證明了42億年前月球曾有過液態的核心磁場,如同今日的地核一樣,能產生強烈的磁場。
在火星上部份區域的岩石會以非常統一的奇特方式整齊有序的分佈,這種現象困擾了科學家很多年,不過現在他們也許找到了答案。
綠色地區為碳酸鹽物質
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在2004年刊登了一張由「機遇號」火星車傳回的照片,最近這張照片在互聯網上引發「火星上是否存在森林」的熱烈爭論:原來這張照片上有一根看似「爛木頭」的東西!
科學家11月20日表示,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雷達已探測到火星岩石堆下有巨大的古老冰川,這可能是先前冰河時代覆蓋火星的大冰原的殘存冰。
美國宇航局8曰5日報告說,「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土壤樣本中發現了一種對生命有害的物質。土壤中可能存在高氯酸鹽,如果確認這種物質存在,就表明火星生態環境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惡劣」得多。
(大紀元記者李天宇編譯)美國航空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7月31日星期四證實,根據對六月份由鳳凰火星登陸器在火星上發現的冰塊分析,水確實在火星上存在。在這之前,水在火星上存在的證據都是間接的。那是基於從鳳凰火星登陸器的著陸點對附近一個斑點地域拍的照片與從一壕溝中看到的樣子不同。
歐洲太空總署今天表示,歐洲太空總署發射的太空船「火星特快車號」將大膽飛越火星的衛星─福保斯,希望能一探它謎團似的表面、溫度以及它過去的地質特徵。
965年人類首次發射探測器探索火星,但沒有任何一塊岩石能值40億英鎊,但如果這塊岩石來自火星,為了能將它成功帶進地球,就絕對需要40億英鎊。
根據學者針對火星神秘海洋進行的最新研究,水覆蓋了火星南部表面數百萬年,有助於創造理論上能夠孕育生命的環境。
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體存在的證據,歐洲宇航局14日公佈了一組抓拍火星表面的高清晰照片,這是由歐洲宇航局「火星快車」拍攝火星上被稱為「艾徹斯查斯馬(Echus Chasma)」 峽谷的壯觀風貌,科學家認為,火星峽谷與美國大峽谷有著驚人的相似性。(所有圖片:歐洲宇航局(ESA)網站)
美國宇航局望遠鏡發現一個123億年前的「恆星工廠」,年產4000顆恆星的星系,科學家把它取為「嬰兒潮」星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26日公布火星探測器「鳳凰號」所蒐集到的火星土壤分析結果,發現火星北極地表的土壤呈鹼性,但非強鹼,而且富含植物所需的多種礦物養分,意即火星土質顯然相當好,甚至好到可以種蘆筍。
6月20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宣佈,「鳳凰」號火星著陸探測器在著陸地點附近挖到的發亮物質是冰凍水,這是人類通過探測器在地球以外首次獲得冰凍水樣本,也因此證實火星上確實存在水。
〔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去年8月發射,上月25日降落火星北極的探測器「鳳凰號」,19日晚間傳回影像,似乎證實當地地底下埋藏冰塊,令科學家振奮不已。這也是首次有證據顯示,一心尋找火星水的鳳凰號,5月間登陸的位置是對的。
美國太空總署指出,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機械臂所挖掘到的一小塊粒狀物,在四天之後突然消失不見,科學家認為,這肯定是冰,因蒸發而消失。
科學家昨天說,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鳳凰號」火星登陸探測器已挖起少許土壤,朝蒐集土壤樣本以尋找冰|以及探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邁出第一步。
美國航太總署的火星探測器、鳳凰號,26日在火星的北極成功降落,並傳回了第一手的畫面。
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鳳凰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北極附近,並開始傳回照片後,探查火星北極地區是否曾有微生物的具有企圖心行動今天已經展開。
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探測器Phoenix澳東時間5月26日上午登陸火星後,澳大利亞外太空跟蹤中心將扮演一個關鍵角色,負責在第一時間接收從火星發回地球的圖片,然後轉發到美國加州太空控制中心。
美國科學家們通過分析美國宇航局奧德賽火星探測器(Mars Odyssey)上的熱量輻射成像系統(THEMIS),發現火星上許多地區有鹽存在,表明這些地區曾經存在豐富的水資源,這也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提供了證據。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近日報導,火星勘測軌道器拍到的一張隕石坑的照片,看上去像一隻一眨不眨的藍色眼睛。
據美國太空網披露,美國宇航局在「火星偵察軌道器」 (MRO)上的「高分辨率圖像科學試驗」(HiRISE)拍到的最新圖片顯示,火星形成初期的一個隕石坑可能是曾經適合生命存在的湖泊。
美國宇航局的一個航天器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上,有史以來第一次拍攝到火星北極附近發生山崩的圖片。
天文學家們目前正密切觀察一個即將撞擊火星的小行星。假如小行星和火星這個紅色星球相撞的話,時間可能在一月三十號。 (w2008-01-07-voa47.cfm)
台北市立天文館今天指出,2008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將從一月一日持續至五日,國際流星組織預測極大期發生在一月四日下午二時四十分,雖然跨年夜難見流星劃過天際,火星倒是高掛天空,天文館建議民眾在跨年倒數計時,抬頭仰望天際,即可見火星如電燈泡般高掛在天空迎新。
科學家在分析檔案資料後今天說,一個足球場般大小的小行星,明年元月三十日撞上火星的機率已增至二十五分之一。
美國大空總署(NASA)研究人員說,一顆小行星正逼近火星,有機會於下月30日與火星相撞。
(大紀元記者翁玲編譯)自從10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高級工作人員約翰斯頓揭露NASA保守了近40年的秘密:月球上存在人類建築遺蹟,宇航員在當時已經用相機把它們記錄下來,但NASA要求他損毀這些照片後,再次喚起人們對NASA角色和作為的思考。
共有約 338 條記錄